挎着双反去旅行(阳朔,婺源,黔东南......)
21804 399
[16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4 11:14
说到肉摊,得先提一下各村早上的临时集市,由于婺源当地村民都自己种植蔬菜,清晨的集市一般都是以肉类为主,猪都是当天杀当天卖完,而鸡鸭鱼类都是由饲养户骑着摩托走街串巷叫卖:
[16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4 11:07
清晨,廊桥上的店主照旧摆开了肉摊,最先光顾的是闻味而来的两条狗:
[15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22:41
平常桥上的烟杂店总是吸引着不少孩子们的光顾:
[15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22:37
从桥廊向外望,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重重叠叠,远处的青山连绵延长,白墙黑瓦下是绿油油的田园,桥的一侧成船头状上面立有一根石雕佛柱,河水沿着船头向前流淌:
[15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22:26
“通济桥”是座※※悠久的古桥,曾经被大水损毁了一部分,桥廊顶上星光点点的是漏洞,桥身用水泥修复后用木板贴在两侧维持原有的风貌:
[15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22:08
在思溪延村的这几天大部分都是阴雨连绵,廊桥成了俺主要的活动中心,这是思溪村最为精彩的地方。廊桥的全名是“通济桥”位于思溪村的入口,既是村民进出的主要通道,也是平时大家聚在一起闲聊晒太阳的地方,清晨的廊桥则成了临时的菜场:
[15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15:59
此时再细看村里的狗,怎么都有一点狐相: 本帖最后由 摇头 于 2012-12-23 16:00 编辑

[15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15:56
穿过湿漉漉的走廊举步跨入厅堂,一股难闻的霉味扑鼻而来,细看房屋墙体的底部长着一层绿绿的霉斑,看来这间房子许久没有住人了,一个人在屋里走了一圈里面阴气袭人,忽然想起这个村子曾经拍过聊斋,顿时后背一阵发凉:
[15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15:45
雨天的延村透骨地阴冷,街道上空无一人,走进一所有着长长过道的老宅,风格与传统徽居略有不同,更似江南的庭院:
[15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00:21
而有些则完全坍塌,仅剩残垣断壁:
[15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00:20
在四个古村中思溪延村的参观路线标记是最为规范的,只要沿着指示牌走一定不会迷路,因为住在思溪有着足够的时间到处闲逛,可以在角落中看到一些还未修复的破损房屋:
[15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00:10
在思溪延村除了留存的明清建筑,还可以看到一栋※※时期的老宅,由于时间久远厅堂里的地板已嘎吱作响,老宅主人很健谈会主动介绍宅内各种木雕的寓义,也会演示并告诉你老玻璃和现在玻璃的区别:
[14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3 00:01
村里除了对外开放供人参观的老宅外,还有一些私宅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对外开放,其中有些私宅的“三雕”工艺异常精美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俺付了一元给老宅主人才得以入内参观所拍:
[14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2 23:52
思溪延村虽然没有列在行程计划中,但心里一直纠着,问了当地一些村民似乎大家对思溪延村的评价尚可,至少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平淡,于是提前在李坑退了房直奔思溪延村,结果在那里一住就是七天。
思溪和延村相距近两公里,两村之间是成片的田地,潺潺的溪水穿越而过,连接两村的还有一条新修的公路,公路两旁树木成荫风景宜人。两个村虽然不大,但可参观的古宅不少,在到访的四个古村中古宅数量仅次于理坑,也曾经是“聊斋”的拍摄基地,且风景秀美仅次于上晓起,白墙黑瓦之间一派田园牧歌的美景。可以说思溪延村的特点是介于理坑和上晓起之间,是徽派古居和自然环境的完美平衡:
[14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23:06
忍了三天,打定主意明天必须要离开这个地方,因为已没有一丝继续按快门的冲动,此次婺源之行李坑是最令俺失望的地方,就像一张轻飘的明信片:
[14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22:59
中午照旧是老人们晒太阳闲聊的时间:
[14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7:27
间或装满水泥砖瓦的推车从声旁匆匆而过,可以看到一些正在翻建老屋的工地:
[14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7:19
太阳升了起来,出来活动的村民们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村民和游客交织着游动在李坑的大街小巷: 本帖最后由 摇头 于 2012-12-21 17:20 编辑

[14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7:10
李坑的孩子对相机的敏感度远远高于其它几个村,最夸张的一次我端起相机还没看取景器,对面的小男孩已伸出五指叫道“拍照五元”:
[14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7:02
apwang 发表于 2012-12-21 16:43
拍的不错!


谢谢
[14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7:01
长廊里坐着不少写生的学生,古戏台是孩子们常来玩耍的地方:
[14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6:58
前面不远处的长廊、古戏台、蜿蜒小巷和斑驳的墙面倒也相映成趣:
[139 楼] apwang [老坛泡菜]
12-12-21 16:43
拍的不错!
[13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6:40
如果不走主道,可以在“申明厅”过石桥沿着小溪向前走,这条支道要安静得多,游人相对少一些: 本帖最后由 摇头 于 2012-12-21 16:41 编辑

[13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6:34
游览李坑一般都会到“申明厅”继续沿主道往下走,这条主道也是李坑的旅游商业街,商铺林立热闹繁杂,除了在婺源都能看到的樟木制品、砚台、茶叶和旅游工艺品,不同寻常的是整条街都在吆喝卖治脚气的中药,还有一样也很特别,可以看到不少店的门口都横着一段树干,店老板把树干锯成一片片的薄片以每片一元的价格卖给游客,店老板自豪地说这樟木片非常好卖,2.5米的树干可以锯成400片左右四天卖完,于是好奇买了一片,用手一摸湿湿的,再一闻一股樟木香精的味道,曾在晓起听客栈老板说过在婺源有人用香精加工普通木料冒充樟木,果然如此:
[13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6:06
此时也是当地村民升火做早饭的时间,一般都是做面条或饭,很少看到有吃稀饭馒头的:
[13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5:55
李坑苏醒得特别早,可能是由于离县城较近,每天早上七点旅游团开始陆续进村,导游的小喇叭在小巷里此起彼伏:
[13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1 14:32
wacqdx 发表于 2012-12-21 00:10
摇头的片子色彩太棒了,尤其喜欢这张。。。


谢谢,那是胶片的功劳
[133 楼] wacqdx [泡菜]
12-12-21 00:10
摇头 发表于 2012-12-18 15:31
客观地讲,上晓起可以观瞻的老宅所剩无几,很多※※性建筑损毁严重,在村里溜达一圈发现很多住户正在大兴土木翻建原有住房,当地※※似乎也没有对老宅的翻建有所规范,这一点要比理坑差得多。


摇头的片子色彩太棒了,尤其喜欢这张。。。
[13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2-12-20 23:22
不过大煞风景的是窗口正对着正在修建的高铁,每天傍晚都会有难闻的沥青气味飘散过来,晨雾里背景中的高铁建筑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