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着双反去旅行(阳朔,婺源,黔东南......)
21804 399
[31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2:07
这里的女人大都不会汉语,与村长老婆沟通只能靠猜,老人家虽然性子急但心底善良,几天相处下来倒也融洽。当地的服饰很有特色:棱角分明的头巾形如大檐帽用彩带扎在头上,上身是高腰的紧身衣配以一字金属扣,很像紧身的军服,腰里围着略微撑起的短裙,整体色彩搭配艳而不俗,是我在黔东南见过最帅气的。
[31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2:06
回到村长家看到门口插着几支花,村长老婆特别爱花,时不时会从地里采些花插在门口。
[31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2:05
沿着水泥路下坡遇到一个老人家,老人指着自家的白马告诉我,不忍心让马在雨天干活,准备回家去,马在山里是主要的驮物工具,也是家里的成员之一。
[30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2:04
重新回到湿漉漉的平台,村子已湮没在浓雾中。
[30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2:02
雨开始下大了不得不往回走。
[30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2:01
一问才知道他们是邻居,小男孩明年就要上学,门外的杂物堆是两个孩子平时玩耍的地方。
[30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2:00
从平台往下走有一间破旧的楼房,常看到一个男孩带着妹妹在门口玩耍。
[30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1:59
村子呈扇形沿山而建,村道早在几年前改成了水泥坡路,阴雨天非常湿滑。房屋也是典型的苗族木板房,依山靠建在石块垒成的地基上。
[30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1:57
来到村尾沿着坡道向下走就是一片梯田,翻过前面的山再下到半山腰就是另外一个村。
[30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1:55
早晨天空下着毛毛细雨,站在二楼可以看到村长家的菜院子。
[30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21:54
小谈和我继续前行,丹寨比我想象的要大的多,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一个位于山顶的村子,在村民的帮助下找到村长家住下,那几天阴雨连绵大部分时间都是云雾缭绕。
[30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7 13:17
bushnicon 发表于 2013-12-26 21:35
好拍。好记实!
可惜的是没有用数码机同时拍下比较比较。
注意到很多细节都表现得相当的好!


谢谢鼓励!

个人认为数码后期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创作空间也更大,应该不会比胶片差。
[300 楼] bushnicon [资深泡菜]
13-12-26 21:35
好拍。好记实!
可惜的是没有用数码机同时拍下比较比较。
注意到很多细节都表现得相当的好!
[29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6 20:58
老男瓜 发表于 2013-12-26 08:44
是不是海南黄花梨啊?

是的话--你们知道怎么办啊----------------


哈哈,如果是黄花梨早用铁笼子圈起来了

黔东南的木楼都是用的衫木,当地对树木砍伐管理得很严,一般只能砍自家林子里的树,砍之前还得上报。当地的好树种还是有的,如金丝楠和红豆衫,在岜沙的山上可以看到一颗巨大的金丝楠树根,树干当年被砍下运往北京用于※※的纪念堂。
[29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6 20:48
颖川 发表于 2013-12-25 23:02
哦~其实我只是想探讨如何更高质高效得将胶片数码化,据我所知,要么是拿到冲印店去电分,要么用底片扫描仪自己扫。但是,前提都是要先把胶卷冲出来,唉,就算是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没几家冲印店了,电分的成本也是狠高昂的。
楼主应该是自己购置了扫描仪吧?


玩胶片还是自己扫描比较放心,普通店扫最大的问题就是影像品质的不可控,120我用平板扫V700、135用底扫SS4000,现在通过网络和快递冲洗胶片也方便。

不过,如果没有胶片情节大可不必纠结于胶片,数码是趋势一样可以拍出好照片,我用胶片一是因为习惯和情节,二是基于成本的考虑,以我现有的器材、设备和拍摄量,胶片的成本比数码低。
[297 楼] 老男瓜 [陈年泡菜]
13-12-26 08:44
摇头 发表于 2013-12-24 17:21
按照当地习俗,两根大梁用红布包裹着悬挂在主人家的门口。


是不是海南黄花梨啊?

是的话--你们知道怎么办啊----------------
[296 楼] 老男瓜 [陈年泡菜]
13-12-26 08:43
摇头 发表于 2013-12-25 20:41
最后几桌的酒菜终于来了,整条街成了一个大食堂。


这端菜的姑娘蛮时髦呀
[295 楼] 颖川 [泡菜]
13-12-25 23:02
摇头 发表于 2013-12-25 22:26
谢谢鼓励

底片扫描后我会在PS里作适当调整:用色阶调整明暗反差-适度加饱和接近底片-根据胶片偏色规律调整色彩平衡-缩小到上图尺寸-锐化。


哦~其实我只是想探讨如何更高质高效得将胶片数码化,据我所知,要么是拿到冲印店去电分,要么用底片扫描仪自己扫。但是,前提都是要先把胶卷冲出来,唉,就算是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没几家冲印店了,电分的成本也是狠高昂的。
楼主应该是自己购置了扫描仪吧?
[29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2:26
颖川 发表于 2013-12-25 20:52
非常非常出色的质感表现!
只是上传的图片太小,不过瘾啊!
楼主可否说说把胶片数码化的流程?


谢谢鼓励

底片扫描后我会在PS里作适当调整:用色阶调整明暗反差-适度加饱和接近底片-根据胶片偏色规律调整色彩平衡-缩小到上图尺寸-锐化。
[292 楼] 颖川 [泡菜]
13-12-25 20:52
非常非常出色的质感表现!
只是上传的图片太小,不过瘾啊!
楼主可否说说把胶片数码化的流程?
[29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41
最后几桌的酒菜终于来了,整条街成了一个大食堂。
[29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40
饭桌一直延伸到主街另一头,由于吃饭的人太多只能一批批地上菜,有些桌子上还空着。
[28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39
听客栈老板说,被邀请来的村民都会送礼,有送钱也有送物的。
[28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38
宴请终于开始了,帮工的女人们端着酒菜穿梭于桌子中间。
[28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36
从工地上回来的村民们陆续坐了下来,除了街上的饭桌外,主人家里也摆放着圆桌用来接待自家亲戚和贵客。
[28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35
晚饭还没开始,孩子们已早早坐在了板凳上。
[28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34
一大框黄豆芽满满地堆放在主人家门口。
[28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33
锅子也擦洗干净堆放在一角。
[28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32
等回到镇上,炉灶和板凳已沿街摆开。
[28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5 20:29
等往工地赶时,看到成群结队的村民们已在回来的路上,天色也暗了下来,一对姐妹扛着篮子擦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