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着双反去旅行(阳朔,婺源,黔东南......)
21804 399
[25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20 16:59
lancelot365 发表于 2013-12-20 10:02
摇资拍的非常好,风格一致,中正平和,很符合66跟双反的特点,非常喜欢。扫的也不错。
我现在有个问题就是负片很难扫出一样的色调,一张张调整很费力,还是多拍反转好啊。


多谢365兄鼓励,负片扫描确实不易,关键是缺乏参照标准。说到扫描调整,其实翻转片扫描后也要调,RDP3 120我用V700扫后调整规律是加饱和20-30%,加青5%,加黄5-15%;RDP3 135我用SS4000扫后调整规律是加饱和10%,加黄15%。

玩负片建议先只拍一种胶卷并在同一个地方冲洗,用小DC拍几张相同的场景,然后通过比照把偏色的规律找出来,当然负片宽容度大,后期天马行空也是一种创作手段,仅供参考。
[250 楼] lancelot365 [泡菜]
13-12-20 10:02
摇头 发表于 2013-12-19 21:06
hahaer2015:谢谢!

lancelot365:很好的组合,旅行带这套足够了!


摇资拍的非常好,风格一致,中正平和,很符合66跟双反的特点,非常喜欢。扫的也不错。
我现在有个问题就是负片很难扫出一样的色调,一张张调整很费力,还是多拍反转好啊。
[24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3:02
万里瞻天 发表于 2013-12-19 21:38
二三线城市可能找不到冲洗胶卷的地方了。


即使在上海我也会通过网络、快递购买和冲洗胶卷,这样更省时省力。
[248 楼] 万里瞻天 [泡菜]
13-12-19 21:38
二三线城市可能找不到冲洗胶卷的地方了。
[24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7
另一侧是偃旗息鼓的落败者,据说一头牛如果连续失利或临阵脱逃,回到寨子就被宰杀,牛肉会分给寨子里的村民。
[24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6
喜形于色的村民们牵着获胜的水牛走出场地。
[24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5
一场比赛结束后,获胜的一方会在场子里放鞭炮进行庆贺。
[24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4
由于是非正式比赛,一般水牛在分出胜负后都会被双方的村民拉开,但也有例外,这头获胜的水牛杀得性起撵着落败者一路狂追,竟然冲出场地满山遍野地跑开了,沿路撞翻了不少围观的村民,其中一个人被踩断了腿骨,按当地风俗大家会用鞭子在断腿者背上抽一鞭子,算是驱祸降福。
[24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3
入场后双方的村民都会一边吆喝一边牵着牛绕场一圈以示助威。
[24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2
三声炮响,村民们旌旗招展簇拥着本寨的水牛进入场地。
[24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1
火炮炸起来声响极大简直是山摇地动,还未点火人群已躲得老远。
[24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20
双方在进场前,除了芦笙鼓乐护送还要在前面放火炮开路,这样的火炮我还是头一次见,三个铁圪塔一字排开里面塞满了黑火药。
[23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19
巨洞的斗牛赛比较频繁几乎每月一次,与其说是比赛还不如说是一场斗牛活动,因为不设任何奖项也没有奖品,准确地说是几个寨子聚在一起“玩”,每头牛的牛角都用铁皮保护且顶端用塑料包裹,以防牛在角斗中受伤。
[23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19
还未到赛场就看到沿路已停满了摩托和汽车,越往里越不好开,三个人索性下车步行,赶到赛场已是中午时分。赛场是个四面环山的谷地,山坡上早已坐满了从各地赶来的村民,四周小吃摊、小商贩和来往行人熙熙攘攘,简直比赶庙会还热闹。

正午时分斗牛正式开始,看来我们是赶巧了,三个人绕了一圈找不到理想的落脚点,只能在外围踮着脚向里张望。
[23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18
(巨洞)
去巨洞看斗牛纯属偶然,记得是离开岜沙前一天的上午,寨子里突然来了很多警察和警车,一打听原来今天巨洞有斗牛比赛,这些警察是专查※※载客的,因为以前曾发生游客为看斗牛搭私车翻下悬崖的事故。与客栈里的两个驴友一商量决定去巨洞看看,可等了近一个小时竟没有一辆去巨洞的车,最后只得包了一辆其它线路的班车。
[23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21:06
hahaer2015:谢谢!

lancelot365:很好的组合,旅行带这套足够了!
[235 楼] lancelot365 [泡菜]
13-12-19 13:32
我自己出去玩也只带双反
不过是一机三“镜”(两个Mutar)
[23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11:56
古风寨的人气很旺,即使在淡季也人来人往,期间结识了不少有意思的驴友。小吴是个徒步行者,刚从军队转业计划花两年时间徒步行走中国。一天晚上大家闲着没事,一帮驴友聚在楼下一边喝酒一边听小六哥摆龙门,小吴说要去占里看看,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还说到一个什么“换花草”,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寨子有点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这个寨子在黔东南很有些名气,因为寨子里的男女比例很平衡,每家每户几乎都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这得益于寨子里的“换花草”,这种草药只有寨里的药师识得,药师可根据需要给寨子里的女人食用换花草的根,根须竖直向下的会生男孩,横向生长的生女孩。

我不确定这种传说的真假,倒是对当地的各种风俗习惯产生了兴趣,聊得话题也杂了起来,还谈到各种鬼神传说。据小六哥说苗族少男少女喜欢串寨子,晚上小伙们会去邻近的寨子找姑娘们聊天,少男少女们围着火堂唱歌喝酒聊天非常热闹,男孩若是遇到心仪的女孩则会去摸人家的手,如果摸到女孩的手臂只有一根圆圆的骨头,那可不得了,一定是碰到了山魈赶紧跑。

喝至深夜半缸米酒见了底,于是大家伙纷纷回房休息,听了这么多神鬼故事总睡得不踏实,迷迷糊糊半夜三点左右,听到对面房间传来敲击房板的“砰砰”声,还夹杂这女人的呼叫声,声音像是南京来的女驴友,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楼梯踏步声,随后听到小六哥在问“怎么了。。。别怕别怕。。。我的客栈没事的。。。它们不会来的”。第二天一早大家问小六哥啥事,他说那女驴友晚上被子盖多了可能鬼压身,问到她时竟一脸严肃死不承认,只说看到了不干净的东西,至于是什么东西却不肯说,接下来的几天倒也平安无事。按小六哥的说法,他在建客栈时在木板上涂了桐油,桐油有驱鬼的作用。

又是阴雨天,一个农夫挑着稻谷从门口匆匆而过。
[23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11:56
二楼窗台也是一个极好的观景台,放眼望去,木楼、谷仓、禾晾、群山、云雾交织成一幅奇幻的景象美不胜收。
[23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11:55
客栈的二楼有一角休息区,阴雨天我喜欢坐在二楼的窗台,喝着茶抽着斗消磨一下午。
[231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11:54
如果你现在去古风寨一定会看到客栈门口有一幅满墙的油画,那是杨明老师的作品。我到岜沙的时候老杨已在那里待了一个星期,他住在对面小江的枪手部落,初见老杨是在一处木房的屋檐下,他来自武汉早年科班绘画出身,毕业后因种种原因南下经商,三年前他又重拾衷爱的画笔。我不懂绘画但很敬佩老杨的勤奋,在黔东南旅行期间他每天至少要画2幅,三年间已积累了一千多幅作品,如果没有对绘画的热爱和那份执着,一般人是很难做得到的。

说来古风寨与老杨有缘,那天老杨来客栈找我商量去丹寨的事,正值晚饭时间于是一起坐下喝酒,老杨是个酒仙偏爱高度酒,每天晚上要喝尽兴才能上床睡觉,按他的说法酒是他的创作动力。一番推杯换盏大家伙已酒足饭饱,不知谁提议去观摩一下老杨的作品,于是一行人摇晃着来到老杨住的客栈,进门一看,好家伙满满一墙的油画,乘着酒兴小六哥央老杨给古风寨画一幅满墙的油画,在大家的起哄下老杨竟也答应了,于是就有了客栈门口的那幅画。
[230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11:53
与小六哥八面玲珑的外相性格不同,贤惠能干的老板娘显得更为内向和低调。
[229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9 11:52
在岜沙待了10天,一直住在小六哥的“古风寨”,这是我此次黔东南之行食宿条件最好的一个客栈。古风寨位于表演平台左侧廊桥的下面,老板赵江是从江侗族人,因排行老六喜欢别人叫他小六哥。小六哥从小喜欢绘画很有艺术天分,因家境原因没能继续习画深造,很早就独自出外谋生,走南闯北交游极广,曾经学过表演、做过导游也烧得一手好菜,古风寨是他在岜沙的第二个客栈。客栈温馨闲适的情调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一楼的公共休息区有一丝西江998的影子,二楼的客房条件则要比998舒适得多,房间里有独立的一体式卫浴,窗帘是小六哥亲手制作的蜡染。从客栈的布置可以看出小六哥的勤快和细腻,客栈的家具和装饰物都是他从各处收集来的老物件,我戏称他是捡破烂的。
[228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8 21:42
而稍大一点的孩子已开始帮着干活了。
[227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8 21:41
工地上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玩具。
[226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8 21:40
盖房子的工地常常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225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8 21:38
大人们在忙活的时候就顾不得孩子太多,饿了就吃,有什么吃什么。
[224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8 21:37
男孩们从小在工地耳濡目染,长大了也自然成了建屋立房的行家里手。
[223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8 21:36
我发现在黔东南男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就是盖房子,或许建屋立房本来就是男人们的专利,岜沙男人也不例外,盖起一座房子就等于有了一个家,也就能装载满满的幸福和香火的延续。
[222 楼] 摇头 [老坛泡菜]
13-12-18 21:35
与女人相比现代的岜沙男人悠闲得多,即使无猎可打,男人们也会身佩腰刀肩扛火药枪在寨子里转悠,旅游业的发展正影响着传统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