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显影(滚冲)与全浸式显影(盆冲、罐冲)的优势与不足 ---讨论专题
12667
213
[65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3-2-28 22:42
|
[64 楼] kicvincent
[资深泡菜]
13-2-28 21:51
这方形显影罐应该是“全浸式显影”吧,不需要搅拌。本来想添置这款吊架式显影罐,感觉设计不错,但有点小贵.....
后来添置了另外一款国产方箱显影罐,用习惯了感觉还行。 你这款药水倒进倒出的速度怎样?快吗? 小孔的问题不清楚,没用过不敢乱讲 ![]() 山区人 发表于 2013-2-27 20:53 |
[63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3-2-27 20:53
cndby 发表于 2013-1-4 14:33 刚淘了个吊挂显影罐,也找不到说明书什么的,有两个问题请教各位大大: 1.怎么搅拌:用水试了下,挂架在槽里是可以前后晃动的,是否应该沿罐体短边方向晃动来搅拌,搅拌频率如何掌握? 2.挂架边缘一边有小孔,显然是为了让显影液流动的,另一边没有,是否意味着装片也不能随意?是药膜面朝小孔方向呢还是反过来? 先谢过。 ![]() |
[62 楼] 游子之心
[资深泡菜]
13-2-26 22:54
格物 发表于 2013-2-26 17:22 水平控制如此重要,以前没在意!以后试试,谢谢您啊! |
[61 楼] 格物
[陈年泡菜]
13-2-26 17:22
显影不均匀一般是冲洗时间过短或者药力不足。显影时间不要少于5分钟,否则换药品或稀释使用。 用JOBO冲洗机,十分强调水浴槽的水平,尤其是左右的水平,保持冲洗机水平在保证冲洗质量和一致性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另外水位也非常重要,确认设定足够高的水平面刻度供已装好的冲洗罐浸泡在水中(3至6毫米,在罐底之上),不要把水面调整过高,否则没连接马达的冲洗罐尾端会浮起来。影响冲洗质量。 掌握好药力、水平、冲罐浮力,估计会有改善。 JOBO CPP-2 和CPA-2冲洗机建议的黑白胶片冲洗设置是这样的(我不知道CPE-2是否也如此): 用1500或2500系列冲罐,设在P档;3000系列冲罐,设在4档。 设置正反转。温度 20℃。 建议你以此为参照进行测试。 |
[60 楼] 房前屋后种点菜
[资深泡菜]
13-2-26 14:30
格物 发表于 2013-2-26 13:06 ![]() ![]() |
[59 楼] 格物
[陈年泡菜]
13-2-26 13:06
好不好玩其实跟机器无关,比如JOBO的用户手册这样说:
“这本手册包含的冲洗方法推荐仅仅是推荐,它们源于多年以来的试验和数不胜数的用户,但是没有一间实验室的环境,或者个人的尝试是一样的。如果愿意,进行测试,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 许多人通过“调整”或“微调”找到满意的冲洗方式,发表了对他们自己而言最合理的设定。如果你是其中一员,用我们的推荐作为出发点,调整和记录下您的改变(每次只改变一件事情),测试您的想法。 不要期待在使用冲洗机的第一周内您就成为专家,放松和享受它,专业技巧就随之而来。 您是冲洗新手吗?您不喜欢搞试验吗?那么按推荐操作,它会帮助您获得稳定高质量的冲洗效果。” 所以这样说:有一台好的冲洗机,可以提供一个玩的出发点。 |
[58 楼] extrag
[泡菜]
13-2-26 12:41
冲洗机滚动的就是为了省药、安全、稳定,但是最没意思,最不好玩的~~~~
|
[57 楼] carnotaur
[陈年泡菜]
13-2-25 21:43
|
[56 楼] 游子之心
[资深泡菜]
13-2-25 20:44
|
[55 楼] 游子之心
[资深泡菜]
13-2-25 20:42
|
[54 楼] cdada
[资深泡菜]
13-2-25 14:33
|
[53 楼] laole0211
[泡菜]
13-2-25 13:34
|
[52 楼] cdada
[资深泡菜]
13-2-25 12:08
|
[51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3-2-25 09:0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
[50 楼] 游子之心
[资深泡菜]
13-2-24 22:49
|
[49 楼] 游子之心
[资深泡菜]
13-2-24 22:43
黑白第一室 发表于 2013-1-10 00:04 现在正为各种胶卷的显影时间测定发愁,可否告知测量显影时间的好方法! |
[48 楼] cdada
[资深泡菜]
13-2-24 22:17
正好这两天开始冲45,JOBO的2521罐子,全浸和滚动两样都在试,很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滚动的比全浸的厚。当然,全浸的摇罐子较少。这么看来,起码有一点--得到同样的结果显影时间两个方法不一样。
|
[47 楼] 标准十八度
[资深泡菜]
13-2-24 21:45
|
[46 楼] 标准十八度
[资深泡菜]
13-2-24 21:43
|
[45 楼] anthonio07
[泡菜]
13-2-20 21:36
黑白第一室 发表于 2013-1-10 00:04 确实,要是哪位大侠能明确用片子来说明,就更好了。各种效应到底是怎么样的,对锐度的影响同时是不是对颗粒和层次的均衡到一个什么程度,还有感光度。期待! |
[44 楼] laole0211
[泡菜]
13-2-20 20:42
紫飞鱼918 : 关于8X10的冲洗,用罐和转机冲的确容易出现显影不均匀,特别是大面积天空的地方。 我现在改用盘显,一个盘一张,一次控制两个盘 。 盘显还是质量高 2013-02-20 15:53《他山之石》 摘自大画幅相机论坛 《关于大画幅胶片冲洗的讨论》 |
[43 楼] laotie
[资深泡菜]
13-1-26 00:45
也要自己冲洗玩儿玩儿,进来学习。
|
[42 楼] laole0211
[泡菜]
13-1-25 20:05
cndby 发表于 2013-1-4 14:33 老乐也有几十个这个挂架,但是主要挂晾片子用,没有发挥应有效用。呵呵! |
[41 楼] laole0211
[泡菜]
13-1-25 11:10
laotie 发表于 2013-1-14 23:16
请问山水老师,1、jobo2520不是一次只冲6张吗?您说的是15张分批次吗?2、绿影室老师说“原厂的架子”和“jobo的机器”,是和标准十八的冲机一样吗?“原厂的架子”和“jobo的机器”哪个方便好用,价格分别多少?不好意思,一下问了这么多,谢谢先。 --------------------------------------------------------------------------------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3-01-25 08:54 替随意老哥回答一下哈。 架子是6个格子,一边三个。可放单张6张片子。但是背靠背就是12张。贴壁又可以放三张。加起来15张了。 但是这个时候贴壁的片子有可能划伤。主要是和架子的摩擦所致。俺贴壁用的时候是不放架子的。就放中轴。这个时候药量可以用的很少了。大概也就100MM了。贴壁的片子要硬,有弹性。要不就掉下来了。那个航空片就薄,软。基本不敢贴着。一般不推荐贴壁用法。那个壁筋上可不带固定卡头的。还是在架子上保险。一直到最后的润湿过程完毕。才好下架子挂起晾干,中间应该全程不下架子的操作。这个过程规范的要求就是6张。背靠背的弄法是解决不了接触紧密的背背防光晕层洗掉的问题。有大片的残留。不得不在水洗的过程中下架子单独泡。这个过程还是有操作不慎划片子的可能。国产玩意基本药膜都嫩,坚膜药大家也不怎么用。划伤很容易的。 罐子滚冲片,一般都是少药。时间放长一些,药浓度低一些,加上前水浴,更有利于控制均匀度。检查均与度的方法最好是照一张无云的天空。冲完了 看看就明白了。 2013.01.25《他山之石》 摘自大画幅相机论坛 《请教一个关于jobo2520显影罐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laole0211 于 2013-1-25 11:12 编辑 |
[40 楼] laole0211
[泡菜]
13-1-20 19:51
绿影室 说胶片冲洗----
弄黑白当然是自己动手最好 我刚自己开始鼓弄就是没有找到一家对黑白有认识的商家。但是有几个条件。 胶片冲洗: 不管是自己冲洗还是送交店家,问一问自己或他们是如何控制以下问题的; 1)冲洗药液的选择。当然首先是确定自己常用的胶片类型。在这个前提下使用一种最适合的显影液。没有一种显影药液是万能的。专药专冲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常听有人提到某某胶片好,某某胶片不好。以Kodak为例T-max用D76还凑乎,Tri-X要是用D76的话就没有用HC110好。要是 TP也用D76的话,那将是毁灭性的。所谓是吃面包抹黄油,炒菜用花生油。要是调过来的话,结果也就不用说了。 2)药液的新鲜程度。一般药液在兑成工作液后就算在密封罐里也不要超过一个月。有些显影液如阿米多应该是马上使用没有保质期的。大家常用的D76在储藏一段时间后药理本身就会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到显影时间。 3)冲洗时的温度控制。这是必需的。大部分的冲洗温度是要严格控制在摄氏20度+/-0.2。如果达不到这个条件纯属于玩。在不可控温度下做加减冲洗控制反差也属无讫之谈。 4)水源的控制。这包括温度与水质。常看到很多人对无酸底片袋的追求,但对水洗时的水质及PH值不闻不问。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在大自然中只看到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胶片没有这个功能。我所举例的水质问题只是一个对于无酸底片袋的思考。正如我之前提到过。胶片冲洗是一个系统化的程序。单独追求某一个环节是没有意义的。假如您非常在意底片袋是否无酸与否,那您就要讲究冲洗时水质的数据,另外装载底片的无酸口袋是否还要放在一个无酸的盒子当中保存。而这个盒子又是否放在一个恒温恒湿及无酸的环境中。 5)停显液的使用。有人说用水也行,但是对显影的抑制没有太大作用。而且对下一道定影也有影响。 6)水洗时间。这与4)相互影响。首先是流动水里冲洗的时间要达到30分钟以上。另外就是水的温度。低于20度(冬天)不管多长时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7)晾干的环境。首先是Photo-Flo/wetting的使用,记住一定要用黑白专用的滑水剂。底片用高温烘干对日后的保存有直接的影响。见帖子:/showthread.php?threadid=333004 《他山之石》 摘自绿影室《闲聊大画幅拍摄,冲洗,制作》 |
[39 楼] laole0211
[泡菜]
13-1-18 22:30
绿影室 说滚筒冲洗----
这滚筒冲洗我自己从开始就时不长的出点“印”。我想说的是冲出来的胶片就像小孩流哈喇子似的。后来积极找原因。下列是可以引致“哈喇子”的原因(我能发现的,谁要是还有新鲜的请发上来说说): 1)显影罐之前定影残留没洗干净。 解决办法,就是拿稍微热一点的温水把桶还有盖彻底清洗干净。 我用了这方法后“哈喇子”少多了,但偶尔还有。开始觉的水温不够高化不开残留药。就用烫鸡毛的水温来,还是有。只能再找。 2)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显影时间4分钟以下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显影时间短。进入的药还没有完全均匀的产生药力就停显/定影了。做过黑白暗房都应该有这个经历,那就是纸到了药盆里开始出影的时候影像是不均匀的等到一分钟后就没事了。 解决办法当然不可以说增加显影时间(这与本意相反)。我的做法是把预洗时间延长到2分钟,让胶片在显影前充分湿润。但是用某种氧化快的药的时候还有“哈喇子”。 3)对于那些高氧化的药延长预洗时间好像作用不大还是有“哈喇子”。 解决办法。把显影液稀释到千分之五后用它做为预洗两分钟。这是要像显影那样转动的。 4)要是以3点全试过还有“哈喇子”的化话。那有可能是停显的问题了。我觉得显影液从罐里倒出后肯定还有一小部分残留在罐里这时候如果直接定影的话,那倒进去的定影在没有“及时”产生作用前残留的“哈喇子显影”还在发生作用。 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显影后使用停显药。我一直在用kodak indicated stop bath。灰常好用。 5)这种”哈喇子“的原因不多见。要是我自己是肯定一辈子也碰不上的。这可是”血哈喇子“。这是一个朋友的经历。他在北京买了三盒45胶片,到香港拍了一个接的活。回来后自己冲片子。冲了几张后带着哭音给我打电话说底片全是哈喇子。我问了他冲洗的步骤,也搞不明白。我说这样吧你把底片拿来我帮你冲。他基本眼含泪光的到了我的工作室。我拿着底片进暗房拿手一摸,底片有点相互粘连肯定是之前受过潮。拿出来说没招了。这朋友说为了节省3块钱/盒到一家买的底片。 6)如果还有不同的“哈喇子”。还请大家说说具体情况。 《他山之石》 摘自绿影室《闲聊大画幅拍摄,冲洗,制作》 2013-1-18 |
[38 楼] laole0211
[泡菜]
13-1-14 21:25
绿影室说滚筒冲洗
滚筒这个概念来源于显影罐的显影方式。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一但把胶片装到罐里后就可以明室操作了。自己动手冲过黑白的都应该熟悉那不锈钢的胶卷显影罐。这种罐的好处就不说了。坏处是耗费不少药液,也就是说必须把罐子灌满,否则胶片无法全部显影。这对缠绕式卷片来讲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大画幅(尤其是更大的画幅),可以想像把显影罐完全泡满的情况下要多少药液。因此衍生出把显影罐放倒(平躺)只灌相对少的药来进行冲洗的方式。举个例子。以Jobo45(6张罐2820)为例,要几乎1000毫升药才能满罐。如果采用平躺滚动冲洗厂方建议只需要270毫升药。 这种平躺式滚筒冲洗实际就像滚筒洗衣机那样转动(jobo机器还有正反转功能),也就是说只有在罐的底部有少量药液,随着滚筒的来回转动胶片经过有药液的地方来产生冲洗的功效。从物理角度来看这里面的胶片并不是长期浸泡在药液里而是随着转动而过一下药(当然在离开药液那一刹那胶片上还是带有残留的药液的),因此显影罐转动的速度与药量是应该相互配合的。(JOBO 机器是有着根据不同的显影罐来调整转速的功能)。这种药量及转速的配合我觉得不是随便决定的(我对此做过计算,发觉是有一定规律的。但这不在讨论的范围)。 关于滚筒冲洗的药液:正因为这种搅拌转动方式的原因,使得药液在冲洗过程中大量的与罐内的空气接触因此对于那些氧化极快的药液这种冲洗方式就有问题了。举个例子(主席别抱怨我也要说Pyro了,呵呵)。先说一下这个Pyro显影药的种类。这个药目前为止有几个不同的方子:Burki's 双液配方,Focal双液配方,Gordon Hutching's PMK 配方,Kodak D-1 ABC 配方,Kodak SD-1 配方,这几个方子基本都是为了盘显或缸显的,但正因为氧化极快的问题在滚筒冲洗时问题来了。有鉴于此针对罐显又发明了Rollo Pyro(顾名思义,滚动的Pyro)。这种药我自己及身边的朋友曾经痴迷过一阵子但后来明白其基本作用后就放弃了(这是后话,容后再说)。 正因为使用很少的药液就可以用滚筒冲洗了,因此药液没有重复使用的必要。这也基本上省却了重复使用药液的问题。 《他山之石》 摘自绿影室《闲聊大画幅拍摄,冲洗,制作》 2013-1-14 本帖最后由 laole0211 于 2013-1-14 21:25 编辑 |
[37 楼] laole0211
[泡菜]
13-1-14 19:51
冲卷时的搅拌和翻转很重要,所有的学习材料上都会介绍一些搅拌和翻罐的方法,有的胶卷包装上也会注有比如,前十秒连续搅拌,然后每分钟搅拌5秒之类的。
但是我发现,如果迫冲或者使用D76 1:1来冲洗的时候,显影时间延长,如果再按照之前翻罐方法的话,颗粒和反差会非常高(也许有人会喜欢这种效果,但反差太高的话很多细节都没有了)。 所以我觉得在延长显影时间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减少翻转和搅拌的次数和频率,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我目前还没有试验过,但是之前有一卷迫冲到400,用的D76 1:1,显影时间达到了20分钟,没分钟翻转一次,出来的片子反差巨高颗粒巨大。 《他山之石》----薄荷茶 发表于2009-11-14 本帖最后由 laole0211 于 2013-1-14 19:52 编辑 |
[36 楼] sk2266
[资深泡菜]
13-1-11 20:21
很好的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