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英伦(一)伦敦
102619
2169
[130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4 21:31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25
《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Oedipus and the Sphinx)》,17.5 x 13.7 cm,约1826年。 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要了解这幅画,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希腊的神话故事。 有个预言家警告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说:由于他和他的表妹结了婚,他可能会被他儿子杀了。为了避免杀身之祸,他命令忠实的牧羊人把自己刚出生的婴儿杀死。然而,这个好心的牧羊人下不了毒手,把婴儿托给他的一个同伴照看,他的这个同伴恰好是科林斯国王的仆人。这个孩子就是俄狄浦斯。无儿无女的国王夫妇把他当作儿子和继承人抚养成人。王子从没有怀疑过国王是他亲生父亲直到有一天他听到别人在谈论他的身事。他听到这些大惑不解,便动身到希腊圣地特尔斐(Delphi)去询问他的身事。在那儿阿波罗警告他不要回他的故土,因为如果他要这样做,他就会杀了他的父亲并且和他母亲结婚。得到这个忠告,俄狄浦斯转向与科林斯相反的方向,并下定决心在他以为是生身父亲的科林斯国王在世时决不踏上故土。 俄狄浦斯在通往底比斯的路上没走多远就看见一辆马车朝他驶来。坐在马车上的人对挡道的年轻人怒不可遏,一边咒骂一边用鞭子抽打着年轻人的脸。俄狄浦斯一气之下跳上马车杀了那人。俄狄浦斯根本没想到坐在马车里的人就是国王拉伊俄斯,他的父亲。这个年轻人很快到达了底比斯王国。 就在这个时候,底比斯人正被一个长着女人头的名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困扰着,斯芬克斯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体,背上有着鸟的翅膀。她蹲在悬崖上,拦路让人猜谜,猜出的放行,猜不出的则被她撕碎吃掉,忒拜城国王的儿子也因此被她撕碎吃了。忒拜城的民众人人害怕,谁也不敢离城出行。国王发出告示,无论谁能斩除这个恶怪,就可以获得王位并娶他的姐姐为妻。斯芬克斯给出的谜语是:“什么动物在早晨用四条腿走路,在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在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俄狄浦斯接受挑战,勇敢地爬上悬崖,找斯芬克斯解答隐谜。他回答到:“是人,在婴幼儿时期他爬行,长大后他直立行走,老年时他柱着拐棍。”就这样,斯芬克斯跳下了悬崖。俄狄浦斯成了底比斯的国王和他母亲的丈夫。 这个奇异的婚姻给他带来了四个奇异的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接着悲惨的事情发生了。瘟疫席卷了整个国土,每一天都要死很多人。一个预言家告诉世人说:只有将杀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赶出这个国家,这场灾难才能结束。一个年老眼瞎名叫泰瑞西斯的预言家被带到国王面前。国王粗鲁的言语激怒了他,他宣称俄狄浦斯自己就是凶手,国王大吃一惊。预言家叫来底比斯的和科林斯族牧羊人来证明这个事实,真相终于搞清楚了,王后上吊自缢了。俄狄浦斯用针挖出了自己的双眼,使自己再也看不见明亮的阳光。他被赶出了王国,在宙斯的一次霹雷中,他神秘地结束了自己贫穷短暂的一生。 安格尔所描绘的是俄狄浦斯正在回答斯芬克斯的谜题。 安格尔这个主题的第一个版本完成于1808年(巴黎,卢浮宫)。这幅完成于1826–1827年。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6-14 21:32 编辑 ![]() |
[130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4 18:5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24
《鲁杰罗拯救安杰莉卡(Angelica saved by Ruggiero)》,47.6 x 39.4 cm,1819-1839年。 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 这幅画的主题取材于16世纪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托的史诗《疯狂的罗兰》(Orlando Furioso)所描绘的情节:※※女王安杰莉卡被囚禁在泪之岛上,她被当着海神奥鲁克的祭品,她在等待自己的末日到来。正在这危难之时,勇士鲁杰罗驾驭着自己半鹰半马的座骑,赶来杀死了海里的神兽奥鲁克,营救了安吉莉卡。 在这幅画中,安格尔的古典主义倾向十分鲜明,安杰莉卡的裸体被描绘得十分优美,画家不是表现她临危的情态而是着意在表现人体完美,英雄鲁杰罗勇敢相救毫无临危救人的激情,只是将长矛放在怪兽的嘴里而已,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平静而庄重,这正符合古典主义所追求的意境,重理性轻情感,重类型轻个性,造型符合雕刻效果。 这幅画是画家1819年为法王路易十八绘的,原画存于卢浮宫,画廊这幅是画幅较小的版本。 不知为什么,国内把这幅画叫做《鲁杰罗拯救阿尔西娜》 ![]() |
[130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3 18:54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23
《诺万先生(Monsieur de Norvins)》,97.2 x 78.7 cm,1811-1812年。 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17岁的安格尔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画家了。当时,大卫正担任拿破仑的首席画师。1834—1841年,他再度赴罗马,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桑西。经过大卫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当达维特流亡比利时之后,他便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 作为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形成尖锐的学派斗争。安格尔并不是生硬地照搬古代大师的样式,他善于把古典艺术的造型美融化在自然之中。他的绘画吸收了15世纪意大利绘画、古希腊陶器装饰绘画等遗风,画法工致,重视线条造型,尤其擅长肖像画。 Jacques Marquet de Montbreton de Norvins(1769 - 1854)有一个多样的职业生涯,曾是※※官员、士兵和外交官,他还发表了拿破仑传。画这幅画时他是罗马拿破仑※※的警察局长。 ![]() |
[130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3 18:50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22
《维兰伯爵夫人和女儿肖像(Portrait of the Comtesse Vilain XIIII and her Daughter)》,95 x 76 cm ,1816年。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1748 - 1825),又译:雅克-路易·达维德,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 此画绘于拿破仑下台后,大卫流亡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第一年。像大卫一样,这位第十四代维兰伯爵夫人(Comtesse Vilain XIIII 1780 - 1853)与拿破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的丈夫菲利普.维兰十四(Philippe Vilain XIIII)在1811年被拿破仑授予爵位,她曾是玛丽.露易丝皇后(Empress Marie-Louise)的侍女,在拿破仑的儿子(罗马国王,the King of Rome)洗礼时掌管设备(可能是船)。 ![]() |
[130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3 18:47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21
《雅克伯斯.布劳肖像(Portrait of Jacobus Blauw)》,92 x 73 cm ,1795年。 作者: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1748 - 1825),又译:雅克-路易·达维德,是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反革命颠覆,经过五年的混乱,拿破仑掌握政权后,大卫做了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 1795年荷兰被法国拿破仑占领,荷兰※※※灭亡,在荷兰建立了法兰西第一※※※的傀儡※※巴达维亚※※※(the Batavian Republic in Holland),雅克伯斯.布劳(1756 - 1829)作为巴达维亚※※※驻巴黎全权公使到法国谈判,这幅肖像可能是为纪念完成使命而作。 引人瞩目的是在画像中艺术家表达了对布劳的同情,肖像直率而真诚。右手拿着鹅毛笔的严肃表情强调其对国家服务的认真。画中人在灰色背景下,穿着蓝色衣服,红色的椅子,明亮的蓝绿色的桌布辅以粉色布,形成微妙和谐的色彩。 ![]() |
[130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3 18:44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20
《马背上的弗雷德里克·瑞尔肖像(Portrait of Frederick Rihel on Horseback)》,294.5 x 241 cm ,1663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弗雷德里克·瑞尔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1681年去世。1660年作为公民警卫队的官员,他参加了欢迎奥兰治亲王(the Prince of Orange)访问阿姆斯特丹的活动。在这种场合弗雷德里克穿着华丽衣服骑在马上,隐约看到他身后蜿蜒的队伍。弗雷德里克穿着一件浅黄色短上衣,袖口装饰着金线,很宽的白色腰带,身佩剑。前肢扬起的马画的有些僵硬,这是因为伦勃朗很少画马 ![]() |
[130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3 18:42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9 《雅各·屈普的妻子玛格丽塔·格尔肖像(Portrait of Margaretha de Geer, Wife of Jacob Trip)》,75.3 x 63.8 cm,1661年。 作者:可能是伦勃朗。 ![]() |
[130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2 19:29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8
《在河里洗澡的亨德里克(Hendrickje bathing in a river)》,木板油画47x61.8cm,1654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亨德里克在河中洗浴》所画是画家伦勃朗原先的女仆亨德里克,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画家伦勃朗以十分富有激情的笔触描绘了这位女仆缓慢涉水时的生动倩影。艺术语言精练概括性强,脱出了一般浴女的俗套。伦勃朗晚年穷困潦倒,在极度窘迫的情况下搬到了一所破烂的小房子里。在这位女仆的供养下才不至于是完全悲惨的结局。伦勃朗后来又画了几副伟大的作品,对这位女仆,他充满了柔情。1662年,这位女仆在伦勃朗去世之前就去世了。那时候伦勃朗的儿子也已经去世了。伦勃朗变成了一位彻底孤独的人。伦勃朗死的时候只有女儿陪伴在身旁,除了简单破烂的衣物就是圣经。而留给我们的却是无与伦比的作品。 ![]() |
[129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2 19:24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7
《亨德里克·施托费尔斯肖像(Portrait of Hendrickje Stoffels)》,101.9 x 83.7 cm,约 1654-1656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1649年,在画家的妻子莎士基娅(Saskia)去世七年后,亨德里克进入伦勃朗家作为管家和他的儿子提图斯(Titus)的保姆。亨德里克成了伦勃朗的情妇,在1654年,她生下了他们的女儿科妮莉亚(Cornelia),为此受到教会的正式谴责为“罪恶的生活”。亨德里克死于1663年。 ![]() |
[129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2 19:21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6
《扶手椅内的老人肖像(An Old Man in an Armchair)》,111×88cm,1650年。 作者:伦勃朗的追随者。 此画描述一位穿着毛皮长袍的老人坐在扶手椅里,向下凝视在沉思。构图和技法让人想起威尼斯画派的肖像,尤其是丁托列托。 1957年画廊买这幅画时,认为是伦勃朗晚期作品。可是后来发现,几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在这幅画里很明显。头和手尤其是缺※※勃朗的技法。 ![]() |
[129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2 19:18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5
《戴帽子的胡须男(A Bearded Man in a Cap)》,78 x 66.7 cm,1650年以后。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画家以不同的表面纹理来刻画特定的面部表情,面前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 ![]() |
[129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2 19:15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4
《玩纸牌的青年男子和女孩(A Young Man and a Girl playing Cards)》,123.5 x 104 cm,1645-1650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此画作者仅为推测,尚未定论。 ![]() |
[129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1 21:26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3
《伯沙撒王的盛宴(Belshazzar's Feast)》,167.6 x 209.2 cm ,1636-1638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这是一个※※典故:据《圣经》记载,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年-前539年)鼎盛时期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前605-前562)在灭亡以色列的时候,从耶路撒冷的犹太圣殿(第一圣殿)里掠走了很多金银制作的圣器。他后来的继承者,新巴比伦王国的末代国王伯沙撒,竟然拿着这些来自犹太圣殿的圣器祭奠和赞美“金银铜铁木石的神”,并且在盛宴上大吃大喝,酩酊大醉。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不具备身体的人的手指”在墙上写下警示文字 “预言了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伯沙撒仅仅统治了七年,波斯帝国就攻陷了巴比伦,伯沙撒也被杀死了。50年前,被尼布甲尼撒二世俘虏到巴比伦的犹太人,被波斯帝国的居鲁士※※放回耶路撒冷,所有圣器也归还以色列,重建圣殿。后来,“写在墙上的文字”,就成为一句西方的成语。伦勃朗的这幅作品,抓住了末代国王伯沙撒看到来自上帝的警告文字时,大惊失色的情景。 ![]() |
[129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1 21:21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2 《一个83岁老妇人的肖像》,71.1 x 55.9 cm ,1634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作品显示了画家敏锐的观察力,洞察画中人的情绪并表现在画布上。这个老妇人最近被确认为是Aechje Claesdr。鹿特丹的寡妇,其丈夫是啤酒商,他的儿子与伦勃朗同年。所以画廊把这幅画称作《(Portrait of Aechje Claesdr)》。 阿姆斯特丹在那个时代,椭圆形格式画像是时尚。 ![]() |
[129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1 12:49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1
《63岁自画像(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63)》,86 x 70.5 cm,1668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画家生命最后一年的自画像,穿着深红色的大衣,头戴贝雷帽,双手紧握凝视面前的观众。此画原来手拿画笔和调色板,为使观众更注意面部表情,最后将之取消了。 ![]() |
[129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1 12:47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10
《34岁自画像(Self Portrait at the Age of 34)》,102 x 80 cm ,1640年。 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荷兰※※上最伟大的画家。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伦勃朗在绘画史——不独是荷兰的而是全欧的绘画史上所占的地位,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诸巨匠不相上下的。他所代表的是北欧的民族性与民族天才。造成伦勃朗的伟大的面目的,是表现他的特殊心魂的一种特殊技术-明暗法,即采用黑褐色或浅橄榄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部分。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法国十九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Fromentin)称他为“夜光虫”。又有人说他以黑暗来绘成光明。 这幅肖像正是伦勃朗在他职业生涯的高峰时期,穿着一套精心准备的16世纪最时尚的外衣,充满了自信。 ![]() |
[129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1 12:4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9 《铜蛇(The Brazen Serpent)》,186.4 x 264.5 cm,约 1635-1640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旧约民数记: 21:5(以色列人)就怨讟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 21:6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 21:7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讟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 21:8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 21:9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 画中摩西(Moses)在左边,旁边带头巾的是以利亚撒(以色列大祭司,Eleazar),呼吁因抱怨耶和华而被蛇咬的以色列人看铜蛇。 这件作品可能鲁本斯工作室的助手在鲁本斯草图基础上开始绘制,由大师最后完成。 有人认为人群中穿黑色衣服的女人是根据艺术家的第二任妻子海伦.芙尔曼(Hélène Fourment)。 ![]() |
[129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0 19:15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8 《有牧羊人和羊群的风景画(A Landscape with a Shepherd and his Flock)》,49.4 x 83.5 cm,约1638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此画可能是描绘安特卫普斯腾城堡(Het Steen)周边乡村日落的景色。鲁本斯着迷于自然的景色和细节,如水中的倒影和天空中变化的云。 ![]() |
[128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0 19:1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7 《斯腾城堡清晨(A View of Het Steen in the Early Morning)》,131.2 x 229.2 cm,约1636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1635年鲁本斯买了距安特卫普不远的斯腾城堡附近的庄园主住宅, ,在这里他享受着拥有土地的贵族的乐趣,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五年。 他的画显示了庄园和周围北方清晨秋天的场景,。升起的太阳照亮秋季开花植物以及前面的房子,一辆马车正要去往市场,而最前面的猎人在捕捉松鸡。 晚年鲁本斯患有痛风,很难拿起画笔,但还是完成了这幅画。尽管拿笔的手不可避免地摇晃,这也是17世纪伟大的风景画之一。 ![]() |
[128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0 19:10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6
《四轮马车涉水渡过溪流(A Wagon fording a Stream)》,47 x 70.5 cm,约 1625-1640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这幅画尚未完成,尤其是树叶部分。 ![]() |
[128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0 19:07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5 《密涅瓦保护和平远离战争(战争与和平)(Minerva protects Pax from Mars ('Peace and War'))》,203.5 x 298 cm ,1629-1630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这幅画可能是鲁本斯担任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Philip IV)的特使,于1629-1630年间到英国斡旋,希望英国和西班牙之间进行和平谈判,特意送给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的礼物。 画面的中心是谷类女神克瑞斯代表和平,将物品分送给周围的人群。这些孩子们画家是按照自己孩子的模样画的。和平女神的右面是智慧女神密涅瓦,她身披盔甲赶走了战神马尔斯(Mars)、复仇女神阿勒克图(Alecto)。有翅膀的丘比特引导孩子们来到装满水果的聚宝盆,象征着富饶幸福。酒神巴克斯是另一个象征丰产和生育的神。左侧的两个宁芙仙女一个带来了财富,另一个舞蹈手鼓庆祝。上部的小天使一手拿橄榄花环,一手拿众神使者墨丘利(Mercury)节杖(医学标志),祝愿和平。 国内都把这幅画名为《战争与和平》。 ![]() |
[128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10 19:03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4 《托马斯.霍华德,第二阿伦德尔伯爵肖像(Portrait of Thomas Howard, 2nd Earl of Arundel)》,67 x 54 cm,,1629-1630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托马斯.霍华德,第二阿伦德尔和萨里伯爵(Thomas Howard, 2nd Earl of Arundel and Surrey 1585 - 1646),1621年成为王室典礼大臣,英国最著名的鉴赏家。画像的蓝丝带挂着嘉德勋章。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17-6-10 19:04 编辑 ![]() |
[128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9 20:29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3
《卢多维克斯.诺尼尔司肖像(Portrait of Ludovicus Nonnius)》,124.4 x 92.2 cm,约1627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卢多维克斯.诺尼尔司(1553 - 1645)是鲁本斯的朋友,他是一个医生和古文物收藏家,葡萄牙人,生活在安特卫普。他手中拿的这本书和后面的都是他的著作。其中他最著名的是安特卫普1627年出版的“Diaeteticon sive de recibaria, Libri IV”,被视为将饮食视为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一本书。 国内将这幅画称为《拿着厚厚书本的老人》。 ![]() |
[128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9 20:25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2
《尊奉白金汉公爵为神(The Apotheosis of the Duke of Buckingham)》,64 x 63.7 cm, 1625年以前。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乔治·维利尔斯(George Villiers)1623年获得白金汉公爵的封号,是最受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青睐的重臣。这是一幅准备绘制在公爵伦敦住所天花板上的草图,这所房屋1949年毁于一场大火。公爵1625年在巴黎第一次与鲁本斯相遇,委托了这项工作。 这幅画隐喻了公爵的政治目标,和妨碍他的势力。 ![]() |
[128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9 20:20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1
《苏珊娜.芙尔曼肖像(Portrait of Susanna Lunden(?) ('Le Chapeau de Paille'))》,约 1622-1625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此画的名称国内都作“苏珊娜.芙尔曼”,而画廊称作“苏珊娜.兰登”,此女子父姓“芙尔曼”,结婚后丈夫姓“兰登”,这是结婚时的画像。 这是一幅鲁本斯的油画杰作,也是17 世纪最神秘的肖像画之一。这幅肖像是用丰富而生动的色彩笔触来描绘的,线条十分流畅。在这里画家还刻画了形象的性格特征:她的眼神流露出一种乐观幸福的样子,构图严谨,色彩对比强烈,华丽的服饰显示了她的贵族身份。画中少女可能是鲁本斯第二个夫人的妹妹苏珊娜·芙尔曼。 上面一段是国内“金品书画城”的评论,需指出的是苏珊娜.芙尔曼是鲁本斯第二个夫人海伦娜(Helena)的姐姐。 附原文: The portrait is probably of Susanna Lunden, born Susanna Fourment, third daughter of Daniel Fourment, an Antwerp tapestry and silk merchant. Her younger sister Helena became Rubens's second wife in 1630. ![]() |
[128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9 20:14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100 《下网打※※神迹出现(The 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55 x 85 cm,1618-1619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在V&A博物馆有拉斐尔相同内容的油画。(路加福音5:1–11)耶稣使用西门彼得的船布道,然后导致渔民神奇捕获到丰盛的鱼。 ![]() |
[128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9 18:40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99
《饮水池(The Watering Place)》,99.4 x 135 cm,约1615-1622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画家将上一幅画的构图稍作改变,减小了水面。 ![]() |
[128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8 20:31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98
《牧羊人和他的羊群(A Shepherd with his Flock in a Woody Landscape)》, 64.3 x 94.3 cm,约1615-1622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 |
[127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8 20:29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97
《克洛泰尔国王和达戈贝尔与传令官争论(Kings Clothar and Dagobert dispute with a Herald)》107.6 x 41.1 cm,1611-1612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这是三联祭坛画右侧的的一幅。 克洛泰尔国王(Kings Clothar)和他的儿子达戈贝尔(Dagobert)支持巴夫的决定,在与皇帝的传令官争论。皇帝刚刚颁布了不准骑士成为修道士的法令。 ![]() |
[127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17-6-8 20:26
特拉法尔加广场与伦敦国家画廊—096 《三个女证人(Three Female Witnesses)》,107.6 x 41.1 cm,1611-1612年。 作者: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 这是三联祭坛画左侧的的一幅。 在现场观看的圣格特鲁德(Saints Gertrude)和巴夫的姐妹,她们也以巴夫为榜样,随后成为修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