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板块被数码水烂了
34567 1053
[365 楼] 乘涛载雪 [陈年泡菜]
16-7-13 10:37
这么说吧,其实这里留言的对错我一般先去他的【个人图文集】瞅瞅,如果照片一般的我都会下意识认为他的留言没啥参考价值
[364 楼] HPPCNS [泡菜]
16-7-13 10:01
感觉贴主是心态不够好,看人家玩数码开心交流自己失落不平衡。
[363 楼] kk-qd [泡菜]
16-7-13 10:01
黯淡里的光辉 发表于 2016-7-1 13:28
心态要放平和。


请光辉兄发表一下看法。我知道胶片是你的最爱,数码只是个乐子而已,你可能怕说多了,得罪数码的朋友。求真求本源,不要管他们的看法。
[362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3 05:58
laopai 发表于 2016-7-13 05:20
别动不动就代表“老玩家”。最烦这种不经同意就随便代表别人的。。。

如果从第一次按快门算起,俺玩相机快50年了。如果从自己冲片,印片,放大(设备都是自制的)算起,也有40年了。算是“老玩家”么?

如今%90用数码。胶片还用么?用!不过一卷220反转片能拍一年。喜欢么?还是很喜欢!

数码后期的“焦头烂额”,远远比不上暗房布置,药水配制,相纸选择。。。这些麻烦。冲片时操心厚薄,放大时摇黑卡。。。虽然有乐趣,难道这些就不累?

更不用说那些有了胶片自己欣赏还不满足,还得扫描数码化后再贴到论坛上来的,你扫描过程难道就不需要考虑曲线、色温、锐度么?所以一样容易累着!

还是那句话:喜欢胶片就别数码化。要耐得住寂寞,自己欣赏就好。把胶片数码化再上网交流的,纯属吃饱了撑的!

精辟  强烈建议无忌关闭胶片论坛  突然大雾  花了几十万  输出几百噪的数码大片  自己享受还不够   压到几百K差不多废片的画质  再上网交流  有点吃的更饱撑曝的意思啦....!
[361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3 05:20
kk-qd 发表于 2016-7-12 10:46
胶片的老玩家们,你们辛苦了,是你们还坚持的着摄影的真谛,引领着摄影走在艺术的大道上。

只有老玩家们才能理解到胶片色彩的丰富,和层次丰富无比的光感。

数码后背的焦头烂额的后期,我们也能理解,不是我们不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但在这里必须要面对现实,必须正面的指出你们的浮夸的状态,完全不在点上,你们在怎么努力,绕来绕去,也是电脑制作,成为不了艺术,但数码具有摄影的通性就是记录,记录需要这么笨重吗?

眼睛和镜头一样坏了不可逆,看到某数码大师调片调的老眼昏花,满脑子曲线,色温,锐度,我想告诫玩数码的朋友别累着

别动不动就代表“老玩家”。最烦这种不经同意就随便代表别人的。。。

如果从第一次按快门算起,俺玩相机快50年了。如果从自己冲片,印片,放大(设备都是自制的)算起,也有40年了。算是“老玩家”么?

如今%90用数码。胶片还用么?用!不过一卷220反转片能拍一年。喜欢么?还是很喜欢!

数码后期的“焦头烂额”,远远比不上暗房布置,药水配制,相纸选择。。。这些麻烦。冲片时操心厚薄,放大时摇黑卡。。。虽然有乐趣,难道这些就不累?

更不用说那些有了胶片自己欣赏还不满足,还得扫描数码化后再贴到论坛上来的,你扫描过程难道就不需要考虑曲线、色温、锐度么?所以一样容易累着!

还是那句话:喜欢胶片就别数码化。要耐得住寂寞,自己欣赏就好。把胶片数码化再上网交流的,纯属吃饱了撑的!
[360 楼] 123kacha [资深泡菜]
16-7-12 14:28
kk-qd 发表于 2016-7-12 10:46
胶片的老玩家们,你们辛苦了,是你们还坚持的着摄影的真谛,引领着摄影走在艺术的大道上。

只有老玩家们才能理解到胶片色彩的丰富,和层次丰富无比的光感。

数码后背的焦头烂额的后期,我们也能理解,不是我们不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但在这里必须要面对现实,必须正面的指出你们的浮夸的状态,完全不在点上,你们在怎么努力,绕来绕去,也是电脑制作,成为不了艺术,但数码具有摄影的通性就是记录,记录需要这么笨重吗?

眼睛和镜头一样坏了不可逆,看到某数码大师调片调的老眼昏花,满脑子曲线,色温,锐度,我想告诫玩数码的朋友别累着


细想想好象是这么回事
[359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6-7-12 14:12
用户已注销,历史内容不予显示
[358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6-7-12 13:50
张咕噜 发表于 2016-7-12 13:40
这个真的见仁见智。为什么人为创作就是浮夸?胶片摄影就不是人为的创作?镜头设计、胶片材料不断完善,不就是为了不断地提升效果么?拍摄的前期采用的各种灯光、滤镜、道具,不也是创作么?无论是数码还是胶片,都只是利用不同的手段来将镜头投射出来的成像记录下来然后再现出来,甚至人眼也只不过是大脑把视网膜记录到的投影记录下来罢了。这本身有什么真假高低之分呢?至于哪个记录得更好?什么是好的定义?真实?如果论真实恐怕胶片比不上数码。艺术效果?艺术效果无穷无尽,胶片有胶片的味道,数码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味道,这又怎么分高低呢?胶片拍不好了也是烂片一张,数码也有大神可以拍出精美绝伦的照片。再往深层次了说,摄影艺术,远远不止成像那么简单,底片是胶片还是数码就更加无足轻重。


100个赞
[357 楼] 张咕噜 [资深泡菜]
16-7-12 13:40
kk-qd 发表于 2016-7-12 10:13
没什么意思,一切的人为创作都是浮夸


这个真的见仁见智。为什么人为创作就是浮夸?胶片摄影就不是人为的创作?镜头设计、胶片材料不断完善,不就是为了不断地提升效果么?拍摄的前期采用的各种灯光、滤镜、道具,不也是创作么?无论是数码还是胶片,都只是利用不同的手段来将镜头投射出来的成像记录下来然后再现出来,甚至人眼也只不过是大脑把视网膜记录到的投影记录下来罢了。这本身有什么真假高低之分呢?至于哪个记录得更好?什么是好的定义?真实?如果论真实恐怕胶片比不上数码。艺术效果?艺术效果无穷无尽,胶片有胶片的味道,数码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味道,这又怎么分高低呢?胶片拍不好了也是烂片一张,数码也有大神可以拍出精美绝伦的照片。再往深层次了说,摄影艺术,远远不止成像那么简单,底片是胶片还是数码就更加无足轻重。
[356 楼] dmy0407 [泡菜]
16-7-12 12:53
kk-qd 发表于 2016-7-12 11:15
怎么不自在?

讲了一百句,不如这一句!
[355 楼] kk-qd [泡菜]
16-7-12 11:15
ckey 发表于 2016-7-12 10:55
这个评价...被你夸的人听到应该都浑身不自在了.....


怎么不自在?
[354 楼] ckey [泡菜]
16-7-12 10:55
kk-qd 发表于 2016-7-12 10:26
大师级的人物,你的负片※※,无人超越,胶片曾经带给你的快乐和成就,舍得放弃胶片吗?
这个评价...被你夸的人听到应该都浑身不自在了.....
[353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46
胶片的老玩家们,你们辛苦了,是你们还坚持的着摄影的真谛,引领着摄影走在艺术的大道上。

只有老玩家们才能理解到胶片色彩的丰富,和层次丰富无比的光感。

数码后背的焦头烂额的后期,我们也能理解,不是我们不尊重你的劳动成果,但在这里必须要面对现实,必须正面的指出你们的浮夸的状态,完全不在点上,你们在怎么努力,绕来绕去,也是电脑制作,成为不了艺术,但数码具有摄影的通性就是记录,记录需要这么笨重吗?

眼睛和镜头一样坏了不可逆,看到某数码大师调片调的老眼昏花,满脑子曲线,色温,锐度,我想告诫玩数码的朋友别累着
[352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28
sss333 发表于 2016-7-1 22:28
过了温饱才会品味,不是有人说过,品味是贵族的生活方式。
品茶,品酒,玩个古董,吃个鱼头啃个鸭脖,看本与生计无关的闲书
玩胶片不就是为了那个品那个味?
这东西就像不爱喝茶的人理解不了爱茶的人


是的,像和田玉一样,一个是玩籽料,一个是玩俄料, 不在一个层次上
[351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27
zhyuch 发表于 2016-7-1 13:29
都是吃饱了。。。。


这话到位,不能让那些数码人吃饱了撑的,毁坏中画幅摄影的魅力
[350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26
黯淡里的光辉 发表于 2016-7-1 13:28
心态要放平和。


大师级的人物,你的负片※※,无人超越,胶片曾经带给你的快乐和成就,舍得放弃胶片吗?
[349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22
赵公好龙 发表于 2016-6-28 13:25
如果你直接用数码相机,就没有这纠结了和感叹了,相机只是工具,各有所长
当你记忆中的家乡被城市化了,确实令人难受


难以接受的是,数码确实不是那个味,还一帮玩数码的人嘚瑟
[348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17
645Z 发表于 2016-6-27 09:43
支持!

都是从胶片时代过来的,T-MAX、伊尔福、克罗姆拍摄完了自己用伊尔福相纸冲洗放大,巨幅照片常跑图片社。

现在依然喜欢玩胶片的纯属个人爱好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个人喜欢吃臭豆腐就让大家每人必须怀揣一碗。

用一张135底片和一个135数字文件同样放大40寸照片,对比一下负片放大的会比数码放大的好看吗。

每个人拍照片的目的不一样、方向不一样、追求不一样,有的是为了旅游纪念,有的就是为了一个玩儿,有的是发烧,有的是职业。手机和机背取景相机都能解决上面的拍摄,具体是用手机还是机背就看你的拍摄目的。

常见到论坛里很多朋友嚷嚷着1千万像素足矣够用太大啦电脑冒烟啦等等,你够用了不代表所有人够用了。

儿时研读过的一篇文章《小马过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这里建议大家再认真朗读几遍。


小故事大道理
[347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13
张咕噜 发表于 2016-6-26 12:18
胶片有自己的味道,有些人会很喜欢那种味道,但是由于味道已经被确定(估计多数人是不会对胶片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吧),所以创作是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的。数码可能很难获得胶片的味道(后期大神除外),但是创作空间非常大,可以根据艺术创作目的调整出想要的色调和效果,这是胶片难以比拟的优势。至于画质,从分辨率和对色彩的忠实还原度来看,胶片对比现在的数码并无优势。至于浮躁不浮躁,这是拍摄的人的问题,不是用什么拍的问题。至于喜欢用哪个,这个就仁者见仁了,没必要分个高低。


没什么意思,一切的人为创作都是浮夸
[346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12
zhyuch 发表于 2016-6-26 11:47
数码除了像素高的可以数毛外其他的还真不是我的喜欢的味道。用数码因为方便也就是拍拍到此一游的片子。真要创作,那还是胶片。数码有强大的后期软件。能把不同场景合成到一张照片里。我不知道这是拍照片还是做照片。他们出去拍照片。都是随便按按快门。一个下午能拍几百张。回来倒片倒到吐。是的,LZ说的对,数码,不是那个味儿。另外去开一个数码天地。还这里一片玩胶片影友的一片乐土。别把这里水烂了。


说的好,拍的也好                                               
[345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02
hanshan911 发表于 2016-6-26 11:08
只要能发到网上的图片就已经数字化了,到哪里看原汁原味的胶片?只要到图片社扫描,无论是印刷还是扩印,都已经数字化,哪来胶片


原始介质不同,决定着最终的高度不同。--------------------追求本源
[344 楼] kk-qd [泡菜]
16-7-12 10:01
wfokkd1 发表于 2016-6-26 10:22
残幅+套机头拍的~


这种是废片
[343 楼] kk-qd [泡菜]
16-7-12 09:59
zkh96 发表于 2016-6-26 09:18
彩色反转片只要拍摄好了冲洗过关,电分后是可以还原胶片的味道的。但代价也是大了一点。


只有老玩家才能体会到如此丰富的光感,赞一个
[342 楼] kk-qd [泡菜]
16-7-12 09:58
zzz1 发表于 2016-6-25 23:07
说的是,我也一直观察数码背,但是这价格估计很难降下来。想想自己业余玩,怎么也不会拍到10000张反转的,柯达停产那会留了100个120,现在还有一半多呢,不就是玩吗。花那么多的代价真是不值得。另外,其他人说的,数码的hdr真是弄得太恶俗了。
我也讨厌那些在计算机上不断的使劲的调整的办法。
记得有个加拿大的※※摄影师,用佳能的单反拍摄 了原图,再转成黑白出了本书,想想就令人恶心,你有本事拍摄黑白不就得了,搞那么复杂干什么。

要说用胶卷的麻烦,唯一的就是出门久了要带很多的胶卷,真是麻烦。其他冲洗在北上广应该短期不是问题,在小地方应该很不方便了。
还有就是现在好像没厂家继续推出新的胶片相机了。


说的很好
[341 楼] muxu8988 [资深泡菜]
16-7-5 20:29
Leica味 发表于 2016-6-26 15:56
这个人总是在大力宣扬胶片多好,CCD扫描仪多好,这些都给予支持
但是他给出的样片总是像“高级黑”明明说的是胶片好,但是给出片子好多偏色严重,影调奇怪。
实在是捉摸不透

[340 楼] mzt [泡菜]
16-7-3 23:58
富士反转,e-6自己配药,翻拍 本帖最后由 mzt 于 2016-7-3 23:59 编辑

[339 楼] pyyy818 [泡菜]
16-7-2 15:11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6-26 12:42

不比不知道啊👍🏻
[338 楼] sss333 [泡菜]
16-7-1 22:28
过了温饱才会品味,不是有人说过,品味是贵族的生活方式。
品茶,品酒,玩个古董,吃个鱼头啃个鸭脖,看本与生计无关的闲书
玩胶片不就是为了那个品那个味?
这东西就像不爱喝茶的人理解不了爱茶的人
[337 楼] zhyuch [泡菜]
16-7-1 13:29
都是吃饱了。。。。
[336 楼] 黯淡里的光辉 [陈年泡菜]
16-7-1 13:28
心态要放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