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画幅板块被数码水烂了
34567 1053
[455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12:36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12:30
其实他不太明白  什么原因  镜头加天气  雾毛天的大清早哈  要出大晴天的柯达色调  那倒是真的出问题了
色调只有三  冷  中  暖  镜头和底片固有的  后期改变不了的  能后期的是颜色  八仙过海的问题  不管是菲林还是传感器  冷色调的片子  就是调的大红大绿  还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搞清楚“偏色”和实际光影色调的区别再来讨论吧!

你跑题了。 本帖最后由 laopai 于 2016-7-16 12:37 编辑

[454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12:30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09:49
乖乖 自己都没拍出过偏蓝的相片来?不对吧 ?看来你不用包围法  测试被拍摄的准确性  偏色都是能矫正的 不要追逐细节不放   。创作者 偏蓝 偏黄偏红 那是按意图来的    不要以初学者的偏色 长来警戒你自己

其实他不太明白  什么原因  镜头加天气  雾毛天的大清早哈  要出大晴天的柯达色调  那倒是真的出问题了
色调只有三  冷  中  暖  镜头和底片固有的  后期改变不了的  能后期的是颜色  八仙过海的问题  不管是菲林还是传感器  冷色调的片子  就是调的大红大绿  还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453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12:28
观点已经表达几次了。不再回贴了。
[452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12:26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11:41
底片的偏色和镜头有很大的关联  其次和光照的色温   天气一样有大关联 哈  因为镜头有涂膜层   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的色温也不同.... 数码相机 就是再准的自动白平衡  各个品牌也是不一样的  凭什么可以说哪个是准确的??隔行如隔山  个人玩玩的基本没见过有专业冲洗设备的  我的底片都是以前上海奕乾的德国进口大冲洗设备做的  很久以前都是上海新之光专业设备冲的  难道还不如坛坛罐罐的干活  都是反转片  给你看的二张都是线性扫描直出的  如果后期到这个鸟样  就别玩摄影了.... 问你个问题  冲洗是否偏色以什么为标准(反转片)??
佳能镜头 5012  E100VS  多云  X5扫描原片

原来是奕乾冲的。。。那就可以理解了。俺在奕乾充的钱现在还有1000多没用呢。也不会再找他们冲片子了。不过喷绘还不错。。。

自己冲vs店冲的最大不同,是上心程度,而不是设备。无忌胶片论坛有这方面的帖子。讨论的很详细。

俺说过了,你的偏色可能是冲片,也可能是扫描,也可能是后期。俺又没看见你的胶片,如何能知道是哪一步出了问题?你自己说是线性扫描(俺不相信),也没后期,那就只能是冲片问题。

BTW,最后这一张又偏色了。你看那些白色墙是白色的么?

想起另外一个问题:扫描仪也需要校色的。有时候你以为是线性扫描,其实扫描仪本身已经偏色了。俺的9000ed就有这毛病。 本帖最后由 laopai 于 2016-7-16 12:31 编辑

[451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11:53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11:05
哦  我扫描120出激光片 1.5X2米的 无压力效果很棒的  再大也敢出   也能出的 不提4X5  等啦  数码我真的不喜欢  我觉得他干瘪 我也没法子

我135都出过好几幅呢  120更无鸭梨了  只要舍得扫大  就能出大幅  数码中福自然可以一样出大幅图片  但差不多就是以前海报大印刷品的视觉感(没有电脑的年代)但凑近看绝对超越胶片  本来就是数毛的糖水片
[45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6 11:51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09:42
我们都自己放大的
气吧放?
[449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11:41
laopai 发表于 2016-7-16 10:24
冲洗过程和用啥镜头有关系么?而且你发这些胶片数码片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你自己也承认这些都是扫描后再后期的。

彩色片冲洗,温度控制是个大问题。水温稍微差点,就会引起偏色。看来您没自己冲过卷,估计都是外面店冲吧?那可就撞大运了。。。

底片的偏色和镜头有很大的关联  其次和光照的色温   天气一样有大关联 哈  因为镜头有涂膜层   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的色温也不同.... 数码相机 就是再准的自动白平衡  各个品牌也是不一样的  凭什么可以说哪个是准确的??隔行如隔山  个人玩玩的基本没见过有专业冲洗设备的  我的底片都是以前上海奕乾的德国进口大冲洗设备做的  很久以前都是上海新之光专业设备冲的  难道还不如坛坛罐罐的干活  都是反转片  给你看的二张都是线性扫描直出的  如果后期到这个鸟样  就别玩摄影了.... 问你个问题  冲洗是否偏色以什么为标准(反转片)??
佳能镜头 5012  E100VS  多云  X5扫描原片
[448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7-16 11:05
laopai 发表于 2016-7-16 10:20
摄影器材附件多了去了!不用色镜就是“不了解摄影器材附件”?

况且这也离题了吧?

回到讨论的问题来,俺再说一下俺的观点:胶片数码化后,数码特性超过胶片特性。所以,真想玩胶片,还是一路胶片到底为好。准备好幻灯机,观片器。。。还得受得了寂寞。

当然,如果爱玩扫描,那是另一说。

印片子出纸质图,现在也都是扫描后再出的。光学放大大概黑白还成,反转片貌似已经没再见过光放的了。中幅数码我出到过2*1.5米的图。胶片从没有超过12*8英寸的。
哦  我扫描120出激光片 1.5X2米的 无压力效果很棒的  再大也敢出   也能出的 不提4X5  等啦  数码我真的不喜欢  我觉得他干瘪 我也没法子 本帖最后由 神行太克 于 2016-7-16 11:06 编辑

[447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10:31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10:17
尼康镜头 E100VS  冲洗有问题吗??你确定用菜头拍过E100VS 正片???

这张比前面的几张偏色问题要好很多。
[446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10:24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10:17
尼康镜头 E100VS  冲洗有问题吗??你确定用菜头拍过E100VS 正片???

冲洗过程和用啥镜头有关系么?而且你发这些胶片数码片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你自己也承认这些都是扫描后再后期的。

彩色片冲洗,温度控制是个大问题。水温稍微差点,就会引起偏色。看来您没自己冲过卷,估计都是外面店冲吧?那可就撞大运了。。。
[445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10:20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09:59
哦  那好  你不了解摄影器材附件

摄影器材附件多了去了!不用色镜就是“不了解摄影器材附件”?

况且这也离题了吧?

回到讨论的问题来,俺再说一下俺的观点:胶片数码化后,数码特性超过胶片特性。所以,真想玩胶片,还是一路胶片到底为好。准备好幻灯机,观片器。。。还得受得了寂寞。

当然,如果爱玩扫描,那是另一说。

印片子出纸质图,现在也都是扫描后再出的。光学放大大概黑白还成,反转片貌似已经没再见过光放的了。中幅数码我出到过2*1.5米的图。胶片从没有超过12*8英寸的。
[444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10:17
laopai 发表于 2016-7-16 09:57
俺从不因为需要偏色而用色镜。校正色温时(比如晚上用日光片)可能用。

如果拍摄时加偏色镜,那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没听说过为了偏色或者校正色温而换镜头的。

如果胶片出来有偏色,一定是冲卷过程出了问题。

尼康镜头 E100VS  冲洗有问题吗??你确定用菜头拍过E100VS 正片???

本帖最后由 xuliangshey 于 2016-7-16 10:22 编辑

[443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7-16 09:59
laopai 发表于 2016-7-16 09:57
俺从不因为需要偏色而用色镜。校正色温时(比如晚上用日光片)可能用。

如果拍摄时加偏色镜,那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没听说过为了偏色或者校正色温而换镜头的。

如果胶片出来有偏色,一定是冲卷过程出了问题。
哦  那好  你不了解摄影器材附件  
[442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09:57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09:49
乖乖 自己都没拍出过偏蓝的相片来?不对吧 ?看来你不用包围法  测试被拍摄的准确性  偏色都是能矫正的 不要追逐细节不放   。创作者 偏蓝 偏黄偏红 那是按意图来的    不要以初学者的偏色 长来警戒你自己

俺从不因为需要偏色而用色镜。校正色温时(比如晚上用日光片)可能用。

如果拍摄时加偏色镜,那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没听说过为了偏色或者校正色温而换镜头的。

如果胶片出来有偏色,一定是冲卷过程出了问题。 本帖最后由 laopai 于 2016-7-16 09:59 编辑

[441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09:55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09:50
你可能拍负片吧??
503CW  蔡司80  哈苏X5 扫 200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您的意思是反转片偏色?那说明冲洗过程有问题了。多半是温控的问题。
[440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09:50
laopai 发表于 2016-7-16 09:41
手上近20只蔡司镜头,没一个拍出照片是偏蓝的。包括用胶片拍的。镀膜呈蓝色不等于拍出片子来也蓝。蔡司如果一直偏色,还会有人买么?

“高端设备都是线性扫,片子都是灰灰的,效果需要后期”。你这和数码拍摄再后期有啥不一样?除了有点胶片的颗粒感。这不是正好印证了我的观点么?

另外,你的偏蓝到底是胶片拍出来就蓝,还是扫描后后期再搞蓝的?

你可能拍负片吧??
503CW  蔡司80  哈苏X5 扫 200兆

不合规外链图片,不直接显示,谨慎点击

[439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7-16 09:49
laopai 发表于 2016-7-16 09:41
手上近20只蔡司镜头,没一个拍出照片是偏蓝的。包括用胶片拍的。镀膜呈蓝色不等于拍出片子来也蓝。蔡司如果一直偏色,还会有人买么?

“高端设备都是线性扫,片子都是灰灰的,效果需要后期”。你这和数码拍摄再后期有啥不一样?除了有点胶片的颗粒感。这不是正好印证了我的观点么?

另外,你的偏蓝到底是胶片拍出来就蓝,还是扫描后后期再搞蓝的?
乖乖 自己都没拍出过偏蓝的相片来?不对吧 ?看来你不用包围法  测试被拍摄的准确性  偏色都是能矫正的 不要追逐细节不放   。创作者 偏蓝 偏黄偏红 那是按意图来的    不要以初学者的偏色 长来警戒你自己 本帖最后由 神行太克 于 2016-7-16 09:53 编辑

[438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09:45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09:42
我们都自己放大的

我有个朋友玩的不错  现在玩不动了
[437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09:43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6 09:30
是扫描成本下降了 、扫描仪普及了、
光放器材、耗材成本上升了、
光放技术其实很不好掌握、尤其是彩色的、在那个时代;放的好的也没几家、、、

你开玩笑了 现在玩胶片 没有尼康9000入门的档次  还是数码吧  真的有点浪费胶片和精力了  光放确实确实是很不错的  大师基本绝版了  投入是不小滴  那时就大上海只有一家  新之光  现在还在  输出是大激光数码冲印机  效果和大爱普生差不多...
[436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7-16 09:4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6 09:30
是扫描成本下降了 、扫描仪普及了、
光放器材、耗材成本上升了、
光放技术其实很不好掌握、尤其是彩色的、在那个时代;放的好的也没几家、、、
我们都自己放大的
[435 楼] laopai [资深泡菜]
16-7-16 09:41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09:30
听说过 蓝菜??蓝加粉是什么? 我的几张片子都是E100VS  色调完全不同 哈  这种色调是镜头和胶片合成  改变不了的  扫描拉曲线那是低端的扫描仪的干活  高端设备都是线性扫  片子都是灰灰的  效果需后期  没有PS  可以扫  一般都是扫文件照片的

手上近20只蔡司镜头,没一个拍出照片是偏蓝的。包括用胶片拍的。镀膜呈蓝色不等于拍出片子来也蓝。蔡司如果一直偏色,还会有人买么?

“高端设备都是线性扫,片子都是灰灰的,效果需要后期”。你这和数码拍摄再后期有啥不一样?除了有点胶片的颗粒感。这不是正好印证了我的观点么?

另外,你的偏蓝到底是胶片拍出来就蓝,还是扫描后后期再搞蓝的? 本帖最后由 laopai 于 2016-7-16 09:42 编辑

[434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7-16 09:3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6 09:35
极少数、为维持柯达不倒、
不对 他哪有那义务  还不是为了质量  哈哈
[43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6 09:35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09:33
好莱坞大片真还用胶片拍了  你可能不信
极少数、为维持柯达不倒、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6 09:36 编辑

[432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7-16 09:33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6 09:31
情怀的事、早没兴趣了、
好莱坞大片真还用胶片拍了  你可能不信  
[43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6 09:31
神行太克 发表于 2016-7-16 09:29
三婶 这就是你的不对啦   拍摄频  那可是数码的弱项啦  他可是流行性感冒啊  效果差的把电影市场冲击啦 被烂掉啦  !你看过电影吧 坐在电影院的感觉 看完你还沉静在影片之中呢  电视剧数码拍的 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
情怀的事、早没兴趣了、
[430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7-16 09:30
laopai 发表于 2016-7-16 09:20
我真怀疑某几位有没有自己亲手扫描过胶片?

扫出的数码片偏色都那样了,还美感?到底是胶片本身就偏色(冲洗过程有瑕疵),还是扫描过程有偏色?

都说“柯达黄,富士绿”,说的也是对黄色和绿色的表现比较浓郁,那也不是偏色啊!

对比度过高,导致暗部丢细节,亮部死白,一看就是扫描过程中S曲线加得太狠。。。算了,不说了。。。

听说过 蓝菜??蓝加粉是什么? 我的几张片子都是E100VS  色调完全不同 哈  这种色调是镜头和胶片合成  改变不了的  扫描拉曲线那是低端的扫描仪的干活  高端设备都是线性扫  片子都是灰灰的  效果需后期  没有PS  可以扫  一般都是扫文件照片的
[42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6 09:30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09:21
所以胶片以前只能叫照片  电脑时代叫图片  当然是数码合成了  如果一定要光比完美控制  滤镜 哈  胶片时代的摄影师的滤镜包 见过?  拍摄可以用几片  但有损画质  所以PS时代都扫描数码化了  但不是数码相机 哈
是扫描成本下降了 、扫描仪普及了、
光放器材、耗材成本上升了、
光放技术其实很不好掌握、尤其是彩色的、在那个时代;放的好的也没几家、、、
[428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7-16 09:2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6 09:22
说动态视频、数码还占优呢;很多135数码机都能拍视频吧、说静态的质量、两者各有千秋、
胶片是颗粒的堆积、、、也有密度分布瓶颈的、质量不好的胶片也很操蛋的、还有保质期的使用制约和感光度限制、、什么事都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三婶 这就是你的不对啦   拍摄频  那可是数码的弱项啦  他可是流行性感冒啊  效果差的把电影市场冲击啦 被烂掉啦  !你看过电影吧 坐在电影院的感觉 看完你还沉静在影片之中呢  电视剧数码拍的 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
[42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6 09:25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09:21
所以胶片以前只能叫照片  电脑时代叫图片  当然是数码合成了  如果一定要光比完美控制  滤镜 哈  胶片时代的摄影师的滤镜包 见过?  拍摄可以用几片  但有损画质  所以PS时代都扫描数码化了  但不是数码相机 哈
还有管景深的滤镜?
什么滤镜能增加景深?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6 09:26 编辑

[42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6 09:22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7-16 09:13
胶片不到135 能放电影  数码能直接放电影?需插的  胶片是直接感光的分辨率  数码有多少感光??像素就是分辨率  像素不是光  所以就是假...
说动态视频、数码还占优呢;很多135数码机都能拍视频吧、说静态的质量、两者各有千秋、
胶片是颗粒的堆积、、、也有密度分布瓶颈的、质量不好的胶片也很操蛋的、还有保质期的使用制约和感光度限制、、什么事都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