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楼] HPPCNS
[泡菜]
16-6-26 15:54
xuliangshey 发表于 2016-6-26 13:01  这张图看着有点腻味,暗部死黑和后期边缘痕迹太重了
|
[244 楼] Leica味
[泡菜]
16-6-26 15:45
hanshan911 发表于 2016-6-26 11:08  只要能发到网上的图片就已经数字化了,到哪里看原汁原味的胶片?只要到图片社扫描,无论是印刷还是扩印,都已经数字化,哪来胶片 这位大哥你没听过数字音乐,没看过胶片转数字放映机的电影?
|
[243 楼] Leica味
[泡菜]
16-6-26 15:42
wfokkd1 发表于 2016-6-25 13:02  有点不理解,数码也好,胶卷也罢都是摄影最终表现的延伸,不管大家咋理解,胶卷存放、显影、冲印、胶卷成本、数码扫描等环节太多,影响因素太多太多,
残幅+套机头拍的照片,,, 这位大哥,您这个是CCD,现在没有了。
|
[242 楼] mrwrong
[泡菜]
16-6-26 15:11
经常看到这个帖子出现在热帖中,点进来一看以为时空穿越了。
|
[241 楼] JINSLOVE
[注销用户]
16-6-26 15:01
|
[240 楼] zkh96
[泡菜]
16-6-26 14:34
罗罗细 发表于 2016-6-26 13:00  你是猴子派来逗逼的吗?扫描仪不选诺日士,不选易迈康,偏偏选数码味最浓的富士魔术手,你是数码派来卧底的吗? 瞧你这话说得!不是经常有资深说要把胶片拍得有数码味,把数码拍得有胶片味吗?
|
[239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6-26 13:23
罗罗细 发表于 2016-6-26 13:00  你是猴子派来逗逼的吗?扫描仪不选诺日士,不选易迈康,偏偏选数码味最浓的富士魔术手,你是数码派来卧底的吗? 哈哈哈 好像不是 估计学历不深的 可以教导好的估计 既然选的魔术手说明还是有一定鉴别的 可教也
|
[238 楼] 神行太克
[泡菜]
16-6-26 13:22
罗罗细 发表于 2016-6-26 13:00  你是猴子派来逗逼的吗?扫描仪不选诺日士,不选易迈康,偏偏选数码味最浓的富士魔术手,你是数码派来卧底的吗? 哈哈哈 好像不是 估计学历不深的 可以教导好的估计 既然选的魔术手说明还是有一定鉴别的 可教也
|
[237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6-26 13:01
zzz1 发表于 2016-6-26 11:27  电分的胶片,和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电子分色 完全不一样的 数码CCD还是可以山寨一下胶片味 CMOS是单个像素晶体管放大 像素合成是大问题 涂抹解决.... 胶片是化学模拟感光 不需要放大 数码不管是什么传感器都需要晶体管放大 色彩浮躁 单薄 一张好的图片 菲林 数码 都需要后期的 胶片时代不是也有暗房技术吗?
|
[236 楼] 罗罗细
[陈年泡菜]
16-6-26 13:00
zkh96 发表于 2016-6-26 09:18  彩色反转片只要拍摄好了冲洗过关,电分后是可以还原胶片的味道的。但代价也是大了一点。 你是猴子派来逗逼的吗?  扫描仪不选诺日士,不选易迈康,偏偏选数码味最浓的富士魔术手,你是数码派来卧底的吗?
|
[235 楼] xuliangshey
[资深泡菜]
16-6-26 12:42
wfokkd1 发表于 2016-6-26 10:23  残幅+套机头拍滴~
|
[234 楼] 罗罗细
[陈年泡菜]
16-6-26 12:39
wfokkd1 发表于 2016-6-26 11:52  残幅+套机头~ 不用着急证明自己,你确实拍得好,但确实太艳丽,数码的那种艳丽,不是你的问题。 你发的图可以看出你摄影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光圈焦点构图都整得不错,奈何选了数码,生生把档次拉低了许多,有点明珠暗投的意思。 本帖最后由 罗罗细 于 2016-6-26 12:54 编辑
|
[233 楼] 张咕噜
[资深泡菜]
16-6-26 12:18
胶片有自己的味道,有些人会很喜欢那种味道,但是由于味道已经被确定(估计多数人是不会对胶片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吧),所以创作是有比较大的局限性的。数码可能很难获得胶片的味道(后期大神除外),但是创作空间非常大,可以根据艺术创作目的调整出想要的色调和效果,这是胶片难以比拟的优势。至于画质,从分辨率和对色彩的忠实还原度来看,胶片对比现在的数码并无优势。至于浮躁不浮躁,这是拍摄的人的问题,不是用什么拍的问题。至于喜欢用哪个,这个就仁者见仁了,没必要分个高低。
|
[232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1:52
|
[231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1:51
|
[230 楼] zhyuch
[泡菜]
16-6-26 11:47
数码除了像素高的可以数毛外其他的还真不是我的喜欢的味道。用数码因为方便也就是拍拍到此一游的片子。真要创作,那还是胶片。数码有强大的后期软件。能把不同场景合成到一张照片里。我不知道这是拍照片还是做照片。他们出去拍照片。都是随便按按快门。一个下午能拍几百张。回来倒片倒到吐。是的,LZ说的对,数码,不是那个味儿。另外去开一个数码天地。还这里一片玩胶片影友的一片乐土。别把这里水烂了。 本帖最后由 zhyuch 于 2016-6-26 11:49 编辑
|
[229 楼] zzz1
[老坛泡菜]
16-6-26 11:27
hanshan911 发表于 2016-6-26 11:08  只要能发到网上的图片就已经数字化了,到哪里看原汁原味的胶片?只要到图片社扫描,无论是印刷还是扩印,都已经数字化,哪来胶片 电分的胶片,和数码相机拍摄出来的,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
[228 楼] hanshan911
[泡菜]
16-6-26 11:08
只要能发到网上的图片就已经数字化了,到哪里看原汁原味的胶片?只要到图片社扫描,无论是印刷还是扩印,都已经数字化,哪来胶片
|
[227 楼] z37418
[陈年泡菜]
16-6-26 10:42
与龙达共舞 发表于 2016-6-25 11:11  支持楼主! 数码浮躁的不仅仅是人,摄影也被浮躁 数码有便利,高分辨率的优势,但是达不到胶片那种感觉,数码味或者说塑料味太大。
|
[226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0:24
|
[225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0:23
|
[224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0:22
|
[223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0:18
|
[222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0:16
|
[221 楼] wfokkd1
[泡菜]
16-6-26 10:15
kk-qd 发表于 2016-6-25 22:53  请不要发这种图好吗?你还没找到光的感觉,你是觉得好像很有质感耶,很有塑料味耶 奥?哪来这么复杂,中画幅+反转+电分,  残幅+套机头拍滴,
|
[220 楼] zkh96
[泡菜]
16-6-26 09:18
彩色反转片只要拍摄好了冲洗过关,电分后是可以还原胶片的味道的。但代价也是大了一点。
|
[219 楼] zkh96
[泡菜]
16-6-26 09:13
kk-qd 发表于 2016-6-25 22:53  请不要发这种图好吗?你还没找到光的感觉,你是觉得好像很有质感耶,很有塑料味耶 当对着灯箱用放大镜直接看反转片时你会感叹柯达公司当初为何要发明数码影像哦!当把底片扫描出来后或许也变了一下味了,也塑料味了一点。质感是否还有一点?我眼拙看不出来。富士RVP50,GSW690Ⅲ。
|
[218 楼] 乘涛载雪
[陈年泡菜]
16-6-26 08:21
kk-qd 发表于 2016-06-25 14:53请不要发这种图好吗?你还没找到光的感觉,你是觉得好像很有质感耶,很有塑料味耶... 哎!你终于熬不住替我说了句  谢谢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5/5s iOS7.1.2 客户端发布
|
[217 楼] Bonnieazuresky
[泡菜]
16-6-26 06:33
kk-qd 发表于 2016-6-25 22:12  你这句话说到商家的心里,可是我告诉商家,先别乐,多少人反对数码,就知道你们未来的数码路很遥远 水平高
|
[216 楼] zzz1
[老坛泡菜]
16-6-25 23:07
伟大的苏联 发表于 2016-4-13 09:23  起码在几年以内,数码后背还是相当昂贵的东西,中画幅还是胶卷便宜。 120彩色反转片连冲洗就算80一卷(其实现在远没那么贵),按平均每卷8张算,一张10块。一个后背的价钱购拍10000张反转吧,多少人能够拍到这么多片子呢(135机枪扫街不在讨论范围内)?。反转还有画幅上的绝对优势吧。更何况黑白胶卷自己冲很便宜。再何况一下能拿出10万块买数码后背的人有多少呢?
还是自己看吧......
补充一下,数码后背有降价的希望吗?观察好几年了,好像没什么动静。 说的是,我也一直观察数码背,但是这价格估计很难降下来。想想自己业余玩,怎么也不会拍到10000张反转的,柯达停产那会留了100个120,现在还有一半多呢,不就是玩吗。花那么多的代价真是不值得。另外,其他人说的,数码的hdr真是弄得太恶俗了。 我也讨厌那些在计算机上不断的使劲的调整的办法。 记得有个加拿大的 ※※摄影师,用佳能的单反拍摄 了原图,再转成黑白出了本书,想想就令人恶心,你有本事拍摄黑白不就得了,搞那么复杂干什么。 要说用胶卷的麻烦,唯一的就是出门久了要带很多的胶卷,真是麻烦。其他冲洗在北上广应该短期不是问题,在小地方应该很不方便了。 还有就是现在好像没厂家继续推出新的胶片相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