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暗房的小屋:黑白银盐照片的制作,(续)
59022 2500
[2024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9 14:5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9 14:16
要说学化学的,自己还搞成药,无忌你是第一个了哈。
就是因为整天工作都在称药配溶液,所以家里暗房才不耐烦而用成药。明明做了一辈子的理工男,但天天幻想自己是多元艺术家。 本帖最后由 虎朋狗友 于 2016-12-9 14:59 编辑

[202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4:47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9 14:35
某马的胶卷,我用HASS扫描出来看,其卤鸡特性不是颗粒妆,是呈现弹棉花的絮妆的,呵,佩服的很!


涂布不匀,一团一团的呀,也好,拍云景合适,
[202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9 14:46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9 14:23
国产LUCKY连个尺寸都不懂,都能搞错的企业,居然无忌上还有人一把年纪,拼了老命的在帮忙吆喝,不少影友在坛上询问,你之前的东西不说沙眼,不说品控了,就问问你下一批货能解决尺寸这个基本问题吗?哈哈,结果这坛上屁都不敢回一下,只知道找人卖东西,对卖出去的东西坚决不负责任,这样的企业,这样的管理,能不垮,能不倒台吗?
最让人寒心是,坛上还有人年纪不小了,过了五十岁有多了,还帮忙吆喝,人啊,为了点免费胶片,为了点所谓小苍头小利,值得吗?缺钱缺到这份上了,呵呵呵,心寒!
俺是比较糙的人,也忍不了划痕,沙眼多。和国产片基。
尺寸涨出来装不上去,俺忍着再加一刀。
乐凯最多可以用可达配方卤鸡这一口来忽悠。别的啥都不是。保定农民工的管理。偷工
其他国内厂家,为啥做不出乐凯那样的卤鸡?可见水平低啊。减料
[2021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9 14:46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9 13:39
柯达。12F 其实是两种风格。
类似于美国镜头和欧洲镜头的分别。
能深刻体验欧洲镜头和老美镜头的别,也就知道柯达和别人的分别了。
很无奈的是,最先入眼被熏陶的,是原汁原味的柯达风格,那个成固定黑白调审美标准了,再看其他家的,就总觉得欠了点啥哈。用柯达的眼珠子看别人总觉得别人跑偏。就跟用亚当斯全调子风光的眼珠子看欧洲做的黑白片一样。。。
老美的宣传,营销,※※,是很可怕的。很可怕
好莱坞片当年挤压了很多中小国家的电影市场啊。内容制作上挤不死你。器材耗材生产使用上也挤死你。黑白彩色调子更是用柯达的玩意强奸你的眼球哈。几十年如一日的。。。
反正俺是被柯达洗了脑,洗了眼了。。。从小啊。。就跟从小被汉堡炸鸡可乐洗了胃的孩子一样。
要说黑白片的影调,好莱坞和亚当斯用柯达片拍成的名作确实精美大气。说到欧洲风格,12F和德国的Agfa差异也很大,反倒是柯达的2X和Agfa Apex 100有些像。我开始喜欢Agfa还是从数码彩色转黑白时开始。Silver Effect Pro里有胶片风格选项,我只喜欢Agfa APX, Kodak Plus-X两种。Tri-X我试验过多次,135/120都有,显影液也试过D-76 1:1, DD-X, 雷电露。可总是找不着感觉。以后可能会试一下4X5. 我看过有人用焦酚冲的Tri-X 4x5, 影调美得不可方物,颗粒也非常细.
[202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4:37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9 14:18
ADOX销量非常不好,代理商前段时间见到俺还头痛着呢


不是销量不好,是它搬回德国生产,价格提高很多,在米国都赶上伊尔福了,

4年前俺用着很好,6元/张的价位很合适,有一段时间断档,俺还跟影友处淘换了几盒,现在也有2盒在冰箱里存着涅,
[2019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9 14:3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9 14:27
那个玩意有一种是传统卤鸡的,还用的过。
FOMA100.老是感觉卤鸡有点细微的不干净。估计是胎里带。屋脊上不少人也反应了这一点。
120的Arista EDU Ultra,用过几卷,感觉就是个新乐凯120的那种薄T型。不大爽。
FOMA320.颗粒太粗了。别的调子延展性还对付。FOMA厂家在这个价位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不能去叫板HP5的。毕竟是个技术比较低的小厂嘛。
听说互相认同贴牌的厂家,是互相监管卤鸡特性的。这个才是负责任的做法。要不人牌子砸起来很快的,偷工减料谁都会啊。
某马的胶卷,我用HASS扫描出来看,其卤鸡特性不是颗粒妆,是呈现弹棉花的絮妆的,呵,佩服的很!
[201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9 14:33
润普 发表于 2016-12-9 14:24
可惜了你生在中国,喝豆汁儿啃窝头吃炸酱面长大的,
欧洲更注重人文,拍风光的就不如米国那些人受重视,因而在黑白影调上输给了米国,可就是F64小组,风格也是不同的,韦斯顿的影调就显得柔软,细腻,还老拿着文艺范儿,日子过得苦哈哈的;而作暗房的亚当斯的片子卖得多,好像就形成了这一路风光片的风格,
苏联的黑白电影也是很棒的,可惜她的黑白影展看得少,
俺家是烤馒头片抹大油。
在青岛老家是贴饼子抹自造虾酱加小米粥。或者清水熬小杂鱼。7岁前没吃过羊肉哈。
还真没吃过窝头,没喝过豆汁。
严格说俺不算老北京。1-7岁基本在青岛老家生活。上小学才回来,因为俺生在北京。
苏联电影内容认同,调子比好莱坞差老远。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9 14:34 编辑

[2017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9 14:27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9 14:03
Arista Premium据说就是柯达贴标的。现在的Arista EDU Ultra是福马贴标。这些婶都清楚的。
那个玩意有一种是传统卤鸡的,还用的过。
FOMA100.老是感觉卤鸡有点细微的不干净。估计是胎里带。屋脊上不少人也反应了这一点。
120的Arista EDU Ultra,用过几卷,感觉就是个新乐凯120的那种薄T型。不大爽。
FOMA320.颗粒太粗了。别的调子延展性还对付。FOMA厂家在这个价位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就不能去叫板HP5的。毕竟是个技术比较低的小厂嘛。
听说互相认同贴牌的厂家,是互相监管卤鸡特性的。这个才是负责任的做法。要不人牌子砸起来很快的,偷工减料谁都会啊。
[201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4:2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9 13:39
柯达。12F 其实是两种风格。
类似于美国镜头和欧洲镜头的分别。
能深刻体验欧洲镜头和老美镜头的别,也就知道柯达和别人的分别了。
很无奈的是,最先入眼被熏陶的,是原汁原味的柯达风格,那个成固定黑白调审美标准了,再看其他家的,就总觉得欠了点啥哈。用柯达的眼珠子看别人总觉得别人跑偏。就跟用亚当斯全调子风光的眼珠子看欧洲做的黑白片一样。。。
老美的宣传,营销,※※,是很可怕的。很可怕
好莱坞片当年挤压了很多中小国家的电影市场啊。内容制作上挤不死你。器材耗材生产使用上也挤死你。黑白彩色调子更是用柯达的玩意强奸你的眼球哈。几十年如一日的。。。
反正俺是被柯达洗了脑,洗了眼了。。。从小啊。。就跟从小被汉堡炸鸡可乐洗了胃的孩子一样。


可惜了你生在中国,喝豆汁儿啃窝头吃炸酱面长大的,
欧洲更注重人文,拍风光的就不如米国那些人受重视,因而在黑白影调上输给了米国,可就是F64小组,风格也是不同的,韦斯顿的影调就显得柔软,细腻,还老拿着文艺范儿,日子过得苦哈哈的;而作暗房的亚当斯的片子卖得多,好像就形成了这一路风光片的风格,
苏联的黑白电影也是很棒的,可惜她的黑白影展看得少,
[2015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9 14:23
润普 发表于 2016-12-9 12:24
国货用着没有沙眼划痕算你人品好,可连尺寸都随意短缺,就真怕怕了,竖拍的时候,插刀插不回去,文明人也被逼的骂娘耶,
国产LUCKY连个尺寸都不懂,都能搞错的企业,居然无忌上还有人一把年纪,拼了老命的在帮忙吆喝,不少影友在坛上询问,你之前的东西不说沙眼,不说品控了,就问问你下一批货能解决尺寸这个基本问题吗?哈哈,结果这坛上屁都不敢回一下,只知道找人卖东西,对卖出去的东西坚决不负责任,这样的企业,这样的管理,能不垮,能不倒台吗?
最让人寒心是,坛上还有人年纪不小了,过了五十岁有多了,还帮忙吆喝,人啊,为了点免费胶片,为了点所谓小苍头小利,值得吗?缺钱缺到这份上了,呵呵呵,心寒!
[2014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9 14:18
润普 发表于 2016-12-9 14:06
ARIST让隔壁那个三青子给贬低的成了ADOX的副产品了,

卫生间都是磨砂玻璃,不好遮挡呀,俺现在用你的招法冲的很好,就不想别的啦,

现在卯足了劲拍片子,就是为了腿脚不大灵便的时候,在家放片子,别老提醒俺60多啦,俺还嫩着涅,就是那话儿不好使了,
ADOX销量非常不好,代理商前段时间见到俺还头痛着呢
[201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9 14:16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9 05:19
我用过Delta 100, FP4+, Pan F + 50. 显影液DD-X, 是12F推荐的首选。感觉是“黑白分明”,总体反差显得挺利落,但暗部细节稍嫌不足,中灰过渡不像AGFA APX那样丰富。因为是微粒显影液,颗粒是很细,可总觉着锐度不好。不知道这是不是婶说的“塑料味”?我也试过把这三种卷都过曝一档,减少显影,反差是降了些,中灰还是不满意。后来又用过雷电露,终究到底仍然最喜欢AGFA APX 100+雷电露1:25显8分钟的效果。135,6x7, 4x5都是这样。可在产只有135。
俺用雷电路都是1:50,15分的用法哈。
雷电路本身使用,是奔着补偿显影拉高光的用途去的。把跳跃的高光拉平,拉成缓缓的亮银灰。
前提是小篇幅骗的卤鸡,不能是颗粒大的那种。最搞到320TXP那种。TX400都不行。微颗粒的FP4,算对付了。
底片,最让人满意的基本都是中灰部分,高低有可能很不让人满意,或者说不大好控制是真事,比如不感红的玩意,暗部表现就不大好看。高光延展性---耐过爆性,耐过冲性差的薄T。都不大好控制。要专门去适应。做密度试验。手法药性试验。这个是躲不开的事。
负片,其实手冲控制起来容易一些,半截检查也方便,搞两液也方便,影纹留的也能更多。
亚当斯那套盘显绿灯法,是最最把牢的方法,当然,延伸到挂架上更好更专业。人家底片上,就是指望这个打天下的说。无忌很多人一直就没理解这个。还老是张口口闭口亚当斯。都指望自动滚机。很悲哀。
要说学化学的,自己还搞成药,无忌你是第一个了哈。
[2012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4:06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9 13:01
哈,给呢推荐个ARIST.据说美国人常用的玩意。可以当FP4和HP5之间的玩意来用.当2X用也可以。
整个大点的洗澡盆,里面放两个小盆,没个出来水的。卫生间是您这个光棍的好地方。有家人在一起还麻烦了。
啥药都能达到正常白天要求的1.5高密度。但是多曝光不好。灰厚的底片暗房直接放很费劲。
D23分开两液,才保证拉得开栓。一定要有带碱的一液。并根据需要加强搅拌。这个流程叫软药硬使。俺那个叫硬药软使。
强碱版本的D23,能类似于雷电路的调子。
其实都是为了直接放片容易些。直扫不动就看着差不太多,上放大机就容易。否则累死。都60多了就别自讨苦吃了哈。


ARIST让隔壁那个三青子给贬低的成了ADOX的副产品了,

卫生间都是磨砂玻璃,不好遮挡呀,俺现在用你的招法冲的很好,就不想别的啦,

现在卯足了劲拍片子,就是为了腿脚不大灵便的时候,在家放片子,别老提醒俺60多啦,俺还嫩着涅,就是那话儿不好使了,
[2011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9 14:03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9 13:01
哈,给呢推荐个ARIST.据说美国人常用的玩意。可以当FP4和HP5之间的玩意来用.当2X用也可以。
Arista Premium据说就是柯达贴标的。现在的Arista EDU Ultra是福马贴标。这些婶都清楚的。 本帖最后由 虎朋狗友 于 2016-12-9 14:11 编辑

[2010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9 13:45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9 12:13
如果LUCKY和GP3再加福马三者来选,福马还是可以的。毕竟性价比不错。只恨国产货永远不争气,让人无奈。
乐凯涂布不行,片基不行。卤鸡调子比FOMA好。
FOMA,是个暗部比较好的公元。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9 13:53 编辑

[200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9 13:39
柯达。12F 其实是两种风格。
类似于美国镜头和欧洲镜头的分别。
能深刻体验欧洲镜头和老美镜头的别,也就知道柯达和别人的分别了。
很无奈的是,最先入眼被熏陶的,是原汁原味的柯达风格,那个成固定黑白调审美标准了,再看其他家的,就总觉得欠了点啥哈。用柯达的眼珠子看别人总觉得别人跑偏。就跟用亚当斯全调子风光的眼珠子看欧洲做的黑白片一样。。。
老美的宣传,营销,※※,是很可怕的。很可怕
好莱坞片当年挤压了很多中小国家的电影市场啊。内容制作上挤不死你。器材耗材生产使用上也挤死你。黑白彩色调子更是用柯达的玩意强奸你的眼球哈。几十年如一日的。。。
反正俺是被柯达洗了脑,洗了眼了。。。从小啊。。就跟从小被汉堡炸鸡可乐洗了胃的孩子一样。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12-9 13:56 编辑

[200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12-9 13:01
润普 发表于 2016-12-9 08:29
放大是在住房里红灯下,显影谨慎些,不会水花四溅,可要是全黑冲胶片,水花就不可控鸟,在卫生间里,门窗都要遮挡,事情麻烦些,况且俺的曝光基本一致,在冲洗时间上可以把握,就不费那些事儿了,

你说俺的曝光是跟着韦斯顿的方式,经常是侧光和侧逆光拍摄,现场光反差很大,而且用D--23显影液,所以低2级,
你用上海且顺光拍摄,实质是以大反差显影来达到高光密度,跟俺的拍摄区别很大,所以不能强求一样,

柯达传统乳剂现在只有3x,而且很贵,2x的不生产了,低感度的片子还是得FP4,再不成就用福马100喽。
哈,给呢推荐个ARIST.据说美国人常用的玩意。可以当FP4和HP5之间的玩意来用.当2X用也可以。
整个大点的洗澡盆,里面放两个小盆,没个出来水的。卫生间是您这个光棍的好地方。有家人在一起还麻烦了。
啥药都能达到正常白天要求的1.5高密度。但是多曝光不好。灰厚的底片暗房直接放很费劲。
D23分开两液,才保证拉得开栓。一定要有带碱的一液。并根据需要加强搅拌。这个流程叫软药硬使。俺那个叫硬药软使。
强碱版本的D23,能类似于雷电路的调子。
其实都是为了直接放片容易些。直扫不动就看着差不太多,上放大机就容易。否则累死。都60多了就别自讨苦吃了哈。
[2007 楼] VIRS [泡菜]
16-12-9 12:35
润普 发表于 2016-12-9 10:33
用着还可以,阴柔天气用效果很好,划痕沙眼还不算多,就是绿色的防光晕层在定影时看着惊心动魄,T--Max 在定影时也有粉红色,静止10分钟就消散了,

新加坡的影友也在用福马 100的底片,性价比很好,比乐凯和GP3的好用。


谢老哥等俺还有几张ADOX25干光了买点试试看
[200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2:32
VIRS 发表于 2016-12-9 10:22
蓝圈


那个ED的可是金圈耶。
[2005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2:24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9 12:13
如果LUCKY和GP3再加福马三者来选,福马还是可以的。毕竟性价比不错。只恨国产货永远不争气,让人无奈。


国货用着没有沙眼划痕算你人品好,可连尺寸都随意短缺,就真怕怕了,竖拍的时候,插刀插不回去,文明人也被逼的骂娘耶,
[2004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9 12:13
润普 发表于 2016-12-9 10:33
用着还可以,阴柔天气用效果很好,划痕沙眼还不算多,就是绿色的防光晕层在定影时看着惊心动魄,T--Max 在定影时也有粉红色,静止10分钟就消散了,

新加坡的影友也在用福马 100的底片,性价比很好,比乐凯和GP3的好用。
如果LUCKY和GP3再加福马三者来选,福马还是可以的。毕竟性价比不错。只恨国产货永远不争气,让人无奈。
[2003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0:33
VIRS 发表于 2016-12-9 10:24
润普兄,福马100的45底片问题多么?比如脱膜划痕等?


用着还可以,阴柔天气用效果很好,划痕沙眼还不算多,就是绿色的防光晕层在定影时看着惊心动魄,T--Max 在定影时也有粉红色,静止10分钟就消散了,

新加坡的影友也在用福马 100的底片,性价比很好,比乐凯和GP3的好用。
[2002 楼] VIRS [泡菜]
16-12-9 10:24
润普 发表于 2016-12-9 08:29
放大是在住房里红灯下,再不成就用福马100喽。


润普兄,福马100的45底片问题多么?比如脱膜划痕等?
[2001 楼] VIRS [泡菜]
16-12-9 10:22
pennyboy 发表于 2016-12-9 09:39
不好意思,可能我没说清楚,我经手是施蓝圈那款


蓝圈
[2000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0:10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9 05:19
我用过Delta 100, FP4+, Pan F + 50. 显影液DD-X, 是12F推荐的首选。感觉是“黑白分明”,总体反差显得挺利落,但暗部细节稍嫌不足,中灰过渡不像AGFA APX那样丰富。因为是微粒显影液,颗粒是很细,可总觉着锐度不好。不知道这是不是婶说的“塑料味”?我也试过把这三种卷都过曝一档,减少显影,反差是降了些,中灰还是不满意。后来又用过雷电露,终究到底仍然最喜欢AGFA APX 100+雷电露1:25显8分钟的效果。135,6x7, 4x5都是这样。可在产只有135。


90年代用过AGFA 100的135胶卷,感觉不错,4年前在五棵松也有过期的卖,现在看不到鸟,新加坡现在也有出售,这是个很传统的老牌子啦,
[1999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10:04
虎朋狗友 发表于 2016-12-9 09:51
我两年前在eBay上买花了$400,但是带快门。


在淘宝上一个0号快门800元吧,配尼康120的裸头还是合算的,要是带0号快门的日本镜头,也就1200元,
[1998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9 09:51
VIRS 发表于 2016-12-9 07:09
pennyboy 兄说的也是这款nikkor AM*ED120?  参考价格多少合适?
我两年前在eBay上买花了$400,但是带快门。一个品相好的0号快门单卖也要$100-200。 本帖最后由 虎朋狗友 于 2016-12-9 10:03 编辑

[1997 楼] pennyboy [陈年泡菜]
16-12-9 09:39
VIRS 发表于 2016-12-08 23:09
pennyboy 兄说的也是这款nikkor AM*ED120?  参考价格多少合适?
...
不好意思,可能我没说清楚,我经手是施蓝圈那款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1996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12-9 08:2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12-8 23:03
没全黑,怎么有放大环境?别找这借口哈。
俺上海叶片还搞1/30呢。您3X也搞这个速度。无语哈。
实话说,能柯达就柯达吧。12F朔料味道太重


放大是在住房里红灯下,显影谨慎些,不会水花四溅,可要是全黑冲胶片,水花就不可控鸟,在卫生间里,门窗都要遮挡,事情麻烦些,况且俺的曝光基本一致,在冲洗时间上可以把握,就不费那些事儿了,

你说俺的曝光是跟着韦斯顿的方式,经常是侧光和侧逆光拍摄,现场光反差很大,而且用D--23显影液,所以低2级,
你用上海且顺光拍摄,实质是以大反差显影来达到高光密度,跟俺的拍摄区别很大,所以不能强求一样,

柯达传统乳剂现在只有3x,而且很贵,2x的不生产了,低感度的片子还是得FP4,再不成就用福马100喽。
[1995 楼] 虎朋狗友 [资深泡菜]
16-12-9 08:24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12-9 08:03
现在在卖的禄莱RPX和APX不是一回事吧?我也是在拍了APX后才喜欢135的黑白。不过有120的更好。
禄莱RPX我没试过,B&H有新品的APX 135卖。我的APX100的120和4X5都是eBay上淘的过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