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6-7-18 15:5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8 15:35  说明您根本就没见过碳转印的片子,鉴定完毕。
银盐的片子也就FB纸的接近碳印的片子,RC纸的太强调照片的感觉,看多了就腻了。 俺也没见过,啥是让俺们看看眼。
|
[308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15:41
|
[30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8 15:3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8 15:12  非要把黑白搞得炭笔素描的感觉、还不如直接在ps里弄呢、简单省事、 说明您根本就没见过碳转印的片子,鉴定完毕。 银盐的片子也就FB纸的接近碳印的片子,RC纸的太强调照片的感觉,看多了就腻了。
|
[306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15:12
非要把黑白搞得炭笔素描的感觉、还不如直接在ps里弄呢、简单省事、
|
[30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14:4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8 14:09  铂金和碳转印是印刷?第一次听说。大批量生产的,也就是相纸吧。俺用的纸都是自己涂布的,转印材料也是自己调制的。相纸也用,是为了省事。碳转印里边的普通级别片子用相纸多,高级别都是自己涂布的纸,而且是无酸美术纸。 你那个转印等同于制版印刷,纹路纸感管上就不如光纸手工缺陷不能当艺术美来对待、 少、不见得就一定代表效果好、这是个误区、 印的跟黑白木刻一样、看着眼睛疼哈 、当然、也有习惯这口味的、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8 15:09 编辑
|
[30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8 14:09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8 13:38  是稳定,但是你的程序多了道手,,层次过渡有问题了,印刷的质量什么时候强达光放的质量了?都是缺调子的行为,画册做不过原作的。
这个是基本印刷原理的技术理念问题。
你们老把错误当真理 ,还自以为,掌握一门淘汰技术,就能天然的偷个艺术机,有艺术范了。其实瞎自做多情都。 铂金和碳转印是印刷?第一次听说。大批量生产的,也就是相纸吧。俺用的纸都是自己涂布的,转印材料也是自己调制的。相纸也用,是为了省事。碳转印里边的普通级别片子用相纸多,高级别都是自己涂布的纸,而且是无酸美术纸。
|
[30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8 14:0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8 13:56  把你的片挂798老田那里去,让大家评判中不。俺国人的这路片没少看。相信俺看黑白比您眼光强点哈。 俺只给自己印着玩。俺也看过亚当斯徒弟印的接触印象,还有老韦斯顿和小韦斯顿的原作。知道山顶在哪里。 国人除了俺,还有谁在玩碳转印啊?应该去交流交流。
|
[30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13:56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8 13:25  您自己要是没有做过铂金印象,没有做过碳转印,就不要说那个不好了。因为您根本不了解其中的流程。 为什么要用X光呢?明明是UV光源。曝光十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比您放大机那点时间,是不是有更多的余地精雕细琢呀? 不知道您看到的展出的碳转印片子是什么样子,估计没有看到精品。连俺印的都没看见过。 把你的片挂798老田那里去,让大家评判中不。俺国人的这路片没少看。相信俺看黑白比您眼光强点哈。不要么把流程挂嘴也上,要说实际比较效果。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8 14:01 编辑
|
[301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13:3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8 13:22  俺用碳转印工艺,染料就是碳,写毛笔字的墨,您说稳定吗? 是稳定,但是你的程序多了道手,,层次过渡有问题了,印刷的质量什么时候强达光放的质量了?都是缺调子的行为,画册做不过原作的。 这个是基本印刷原理的技术理念问题。 你们老把错误当真理 ,还自以为,掌握一门淘汰技术,就能天然的偷个艺术机,有艺术范了。其实瞎自做多情都。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8 13:50 编辑
|
[30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8 13:29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7-17 21:41  我指的是出银盐菲林,不是打印机出的菲林 我想了解的是,银盐菲林中间底和打印中间底的比较 我希望是后期用打印中间底作银盐相纸放大,银盐中间底我以前常用效果很好 如果量不大,当然是出菲林合适,效果更好。打印中间底主要是自己有打印机,而且自己可以控制过程,不需要依赖操作出菲林的小工。
|
[299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13:2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8 13:20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用中间底一般是把数码文件做成黑白印象,或者是135和120的,对比银盐放大和中间底印象,当然是银盐放大有优势。中间底主要是针对数码相机拍的图像做黑白,对比直接黑白打印出片,和中间底古典印象,当然是古典印象立体感更好。如果有中幅的放大机和暗房设备,当然就用银盐放大了。 我用中间底都是印数码相机拍的,810以下就不拍胶片了。数码片子可以放大到很大,主要是人文片子,用810基本不现实。 810以下、上放大机、810以上、不拍、没那个力气扛着爬大山、 连放大机都没有的、正冲看画、觉得好、扫描用c41纸出片、神马立体感也比不上原底正片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8 13:32 编辑
|
[298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8 13:25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8 08:30  纯T不好用?光放都还可以嘛,说明你的X光的光源能量不足吧。玩老式印的,离不开X光源,这个要命了,纯银盐纸。没有啥可比性。不大适合X光特性,老式印,的,反差没哈利落的说。
棕鸟涂一片。
看的太多了,身边影友讲话,那效果,给亚当斯提鞋都不配,L0M0级别的。才自己说白已的是艺术呢 绘画这样来可以,摄影,基本调子不到位,只能说后期过程的垃圾。
跟人的眼光理念和技术流程都有关,维死顿印,也是银盐纸,可见光。也不搞淘汰流程。亚当斯根本死不尿这路复古方式。在国内,玩不明白银盐光放的才投奔这路老L0M0的路数呢。
别看俺银盐放的少,但是,有生之也绝不走非银盐X光之路。 您自己要是没有做过铂金印象,没有做过碳转印,就不要说那个不好了。因为您根本不了解其中的流程。 为什么要用X光呢?明明是UV光源。曝光十分钟左右,甚至更长,比您放大机那点时间,是不是有更多的余地精雕细琢呀? 不知道您看到的展出的碳转印片子是什么样子,估计没有看到精品。连俺印的都没看见过。
|
[29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8 13:22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8 13:18  神马类型的纸、都有好赖纸分、俺见到的纸还可以、黑度足够、白度也不错、日本纸、质量有保证、10几寸的片20块不到、便宜啊、 黑染料算最稳定的了、无彩色染料那类见光分解的那一说、 关键是化学洗印的纸片、没打印片那种硬性的过度、、、 俺用碳转印工艺,染料就是碳,写毛笔字的墨,您说稳定吗?
|
[296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8 13:20
润普 发表于 2016-7-18 09:15  那次是在大画幅聚会上,与长白山兄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的感觉是打印的中间底的质感差,做铂金片子时紫外光很容易穿透,跟胶片的底片相比,层次质感就明显差了一块,这是对比了看的,如果单拿一张片子看,没有对比看着也凑合了,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用中间底一般是把数码文件做成黑白印象,或者是135和120的,对比银盐放大和中间底印象,当然是银盐放大有优势。中间底主要是针对数码相机拍的图像做黑白,对比直接黑白打印出片,和中间底古典印象,当然是古典印象立体感更好。如果有中幅的放大机和暗房设备,当然就用银盐放大了。 我用中间底都是印数码相机拍的,810以下就不拍胶片了。数码片子可以放大到很大,主要是人文片子,用810基本不现实。
|
[295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13:18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7 19:48  C41的纸应该是涂塑的吧,对于保存是个问题。微喷也是实验室得出的200年保存年限。微喷现在成了一种商业出片手段,俺不做评价。 神马类型的纸、都有好赖纸分、俺见到的纸还可以、黑度足够、白度也不错、日本纸、质量有保证、10几寸的片20块不到、便宜啊、大街边做个最便宜的框子、这价也拿不下来啊、 黑染料算最稳定的了、无彩色染料那类见光分解的那一说、 关键是化学洗印的纸片、没打印片那种硬性的过度、、、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8 13:21 编辑
|
[294 楼] 润普
[资深泡菜]
16-7-18 09:15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7 18:40  润普兄,国外使用中间底(而且是喷墨打印的,不是出菲林)做铂金和碳转印已经是常规做法。 我没有用打印的胶片做过放大,只做过接触印象。对于接触印象,这个中间底的作用就是遮挡UV光,所以是否是银盐的堆积还是墨水平涂应该差别不大。当然,如果用原始底印的片子对比中间底的,当然是原始底更好,但不要忘了,原始底必须是1比1的拍,印多大拍多大,而数码中间底可以是135拍的,拿810的对比135是不是欺负人啊。 俺玩中间底也是对于不方便拍810的场景,比如人文,您拍人文功夫再强,成功率应该还是手持的135吧。这样135数码拍的都可以变成可以接受的黑白照片了,而且印的可以很大。这时候就不能再追求还要比超大画幅原始底片的画质还要好。 那次是在大画幅聚会上,与长白山兄探讨过这个问题,他的感觉是打印的中间底的质感差,做铂金片子时紫外光很容易穿透,跟胶片的底片相比,层次质感就明显差了一块,这是对比了看的,如果单拿一张片子看,没有对比看着也凑合了,
|
[293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09:11
那种低感,缓反差材料,就不灵,反时代,反人类眼光。势必被淘汰的
|
[29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8 08:30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7 19:51  那个TMAX的胶片用的片基真的是可以阻挡UV光的。俺印过一张测试片,把四张45片印在一张纸上,胶片包括GP3, 乐凯,ADOX,TMAX,结果TMAX严重欠曝了,说明片基对UV阻挡太厉害。 纯T不好用?光放都还可以嘛,说明你的X光的光源能量不足吧。玩老式印的,离不开X光源,这个要命了,纯银盐纸。没有啥可比性。不大适合X光特性,老式印,的,反差没哈利落的说。 棕鸟涂一片。 看的太多了,身边影友讲话,那效果,给亚当斯提鞋都不配,L0M0级别的。才自己说白已的是艺术呢 绘画这样来可以,摄影,基本调子不到位,只能说后期过程的垃圾。 跟人的眼光理念和技术流程都有关,维死顿印,也是银盐纸,可见光。也不搞淘汰流程。亚当斯根本死不尿这路复古方式。在国内,玩不明白银盐光放的才投奔这路老L0M0的路数呢。 别看俺银盐放的少,但是,有生之也绝不走非银盐X光之路。 本帖最后由 shenshenshen 于 2016-7-18 08:58 编辑
|
[291 楼] george747
[泡菜]
16-7-17 21:59
|
[290 楼] george747
[泡菜]
16-7-17 21:4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7 21:10  打印中间底是要结合后期来设计,调整曲线和色彩来得到需要的密度差,底片本身不是黑白胶片的样子,是否满足要求得看后期用什么工艺。但是不管怎么样,出菲林肯定是更细。我有打印机,就没有试过出菲林。而且出菲林需要操作机器的人懂得你要的效果,实在不行就告诉他们一般黑白胶片的密度。打印的中间底还要选合适的介质。老外用的是所谓PICTORIC的胶片,应该是日本三菱公司的吧,据说也不便宜。 我的打印机是8色的爱普生R2400,墨水也贵的很。所以说除非以后大规模用中间底,这起始投入还是不小。我用中间底只是在没办法拍大胶片的场合,用数码相机拍原始数据。 我指的是出银盐菲林,不是打印机出的菲林 我想了解的是,银盐菲林中间底和打印中间底的比较 我希望是后期用打印中间底作银盐相纸放大,银盐中间底我以前常用效果很好
|
[289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7 21:10
george747 发表于 2016-7-17 20:57  谢谢解答 我只是想了解打印的中间底是否和出菲林质量一样 我现在有罗兰1.2米宽的喷机,喷彩色己能应付商业要求,但自己玩喷黑白,很难有银盐相纸味 方便的话,贴张中间负片,和原底,这样比较直观看出中间底能达到什么质量了 如果中间底能达到要求,肯定上了 打印中间底是要结合后期来设计,调整曲线和色彩来得到需要的密度差,底片本身不是黑白胶片的样子,是否满足要求得看后期用什么工艺。但是不管怎么样,出菲林肯定是更细。我有打印机,就没有试过出菲林。而且出菲林需要操作机器的人懂得你要的效果,实在不行就告诉他们一般黑白胶片的密度。打印的中间底还要选合适的介质。老外用的是所谓PICTORIC的胶片,应该是日本三菱公司的吧,据说也不便宜。 我的打印机是8色的爱普生R2400,墨水也贵的很。所以说除非以后大规模用中间底,这起始投入还是不小。我用中间底只是在没办法拍大胶片的场合,用数码相机拍原始数据。
|
[288 楼] george747
[泡菜]
16-7-17 21:02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7-17 20:25  这个俺还真的有点不信。战胜银盐光放,口气大了点儿吧?哪天真得看看。俺看过的中间底印像,总是逃不出打印的影子。 呵呵,您老委托三文兄打印一张中间底,再委托四婶放一张,不就一目了然了
|
[287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7 20:57
没镀膜 发表于 2016-7-17 20:25  这个俺还真的有点不信。战胜银盐光放,口气大了点儿吧?哪天真得看看。俺看过的中间底印像,总是逃不出打印的影子。 前提是用同样的画幅拍,哈哈。用中间底的话,俺就没必要拍胶片了,所以让小邮票的黑白底片来和810的接触印象比比。要是大到1114算是俺欺负胶片了。 就是叫叫板哈,大热天的就剩这个了。关键是有暗房放大技术的人都不来,折腾一次怪费劲的,还不一定印两三张就能有一张满意的。与其这么费劲,干嘛不试试数字底加接触印象昵。
|
[286 楼] george747
[泡菜]
16-7-17 20:57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7 18:20  打印机打印的在国外已经是常规的做法了,这个对于后期的出片工艺密切联系,比如铂金需要1.6的密度差,而且为了增加密度会有些染色,所以打印出来的会有点棕黄色,和传统冲洗的底片不太一样。这个在网站贴图看不出什么来,因为贴图会是棕黄的负片。我用数码相机拍的,然后通过PS调整再打印出来,印象出来就比直接打印照片有质感的多。关键是打印机最好是6色以上,1440DPI分辨率以上,打印的胶片要好。不过如果你印的不多,当然是菲林出中间底更细腻,想想你置办一套打印机加上胶片和墨水,也是不小的投入,一年印不了几百张,还是让别人出菲林合算。我是要自己玩,而且已经有打印机了,所以就自己折腾了。 谢谢解答 我只是想了解打印的中间底是否和出菲林质量一样 我现在有罗兰1.2米宽的喷机,喷彩色己能应付商业要求,但自己玩喷黑白,很难有银盐相纸味 方便的话,贴张中间负片,和原底,这样比较直观看出中间底能达到什么质量了 如果中间底能达到要求,肯定上了
|
[285 楼] 没镀膜
[陈年泡菜]
16-7-17 20:25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7 18:32  哈哈,俺印过的片子被亲戚朋友抢光,白给的谁不要。也许入不了黑白玩家的法眼。
PK的法子有,大家同拍一个场景,俺用数码,然后打印中间底,用碳转印工艺印出来。接受传统黑白底片拍摄然后放大的挑战。
现在能战胜俺中间底的,就是传统的黑白底片810以上的接触印象,而且是这放在一起看的条件下,数字中间底的最后纸质片子略显生硬。
俺手里只有一两张中间底印的片子,其他有原始底片的。 这个俺还真的有点不信。战胜银盐光放,口气大了点儿吧?哪天真得看看。俺看过的中间底印像,总是逃不出打印的影子。
|
[284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7 19:51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7 18:39  才1。6就行?大容易了吧。T M A X很轻易就达到的。不用焦酚就很精细的。 那个TMAX的胶片用的片基真的是可以阻挡UV光的。俺印过一张测试片,把四张45片印在一张纸上,胶片包括GP3, 乐凯,ADOX,TMAX,结果TMAX严重欠曝了,说明片基对UV阻挡太厉害。
|
[283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7 19:48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7 18:51  数不与135拍的两真接激光输出到C41纸上,出黑白的片,便宜,效果不次微喷的。 C41的纸应该是涂塑的吧,对于保存是个问题。微喷也是实验室得出的200年保存年限。微喷现在成了一种商业出片手段,俺不做评价。
|
[282 楼] shenshenshen
[禁言中]
16-7-17 18:51
照文三 发表于 2016-7-17 18:40  润普兄,国外使用中间底(而且是喷墨打印的,不是出菲林)做铂金和碳转印已经是常规做法。 我没有用打印的胶片做过放大,只做过接触印象。对于接触印象,这个中间底的作用就是遮挡UV光,所以是否是银盐的堆积还是墨水平涂应该差别不大。当然,如果用原始底印的片子对比中间底的,当然是原始底更好,但不要忘了,原始底必须是1比1的拍,印多大拍多大,而数码中间底可以是135拍的,拿810的对比135是不是欺负人啊。 俺玩中间底也是对于不方便拍810的场景,比如人文,您拍人文功夫再强,成功率应该还是手持的135吧。这样135数码拍的都可以变成可以接受的黑白照片了,而且印的可以很大。这时候就不能再追求还要比超大画幅原始底片的画质还要好。 数不与135拍的两真接激光输出到C41纸上,出黑白的片,便宜,效果不次微喷的。
|
[281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7 18:44
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6-7-17 18:39  才1。6就行?大容易了吧。T M A X很轻易就达到的。不用焦酚就很精细的。 用18度的方法,都用不到1.6。这个是需要亲眼看一看印出来的片子的。用卡片机拍的,打印中间底,铂金。
|
[280 楼] 照文三
[陈年泡菜]
16-7-17 18:40
润普 发表于 2016-7-16 17:32  胶片的中间底还是银盐的堆积,属于有层次质感的物理方式,打印的中间底,是激光喷墨,是黑白墨水的比例混合平涂,跟胶片的效果真的是两码事儿,俺曾问过长白山兄对打印中间底的看法,由于是平涂,就达不到堆积的质量,就是用银盐材料做印相也还是无法达到胶片对胶片的质感层次, 润普兄,国外使用中间底(而且是喷墨打印的,不是出菲林)做铂金和碳转印已经是常规做法。 我没有用打印的胶片做过放大,只做过接触印象。对于接触印象,这个中间底的作用就是遮挡UV光,所以是否是银盐的堆积还是墨水平涂应该差别不大。当然,如果用原始底印的片子对比中间底的,当然是原始底更好,但不要忘了,原始底必须是1比1的拍,印多大拍多大,而数码中间底可以是135拍的,拿810的对比135是不是欺负人啊。 俺玩中间底也是对于不方便拍810的场景,比如人文,您拍人文功夫再强,成功率应该还是手持的135吧。这样135数码拍的都可以变成可以接受的黑白照片了,而且印的可以很大。这时候就不能再追求还要比超大画幅原始底片的画质还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