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再次驳斥等效光圈伪理科谬论。尤其是我孙子@笑笑哭哭,要看仔细了[老酒 2018-09-25 09:53 88]
4179 244
[66 楼] gardjet [泡菜]
17-3-14 21:42
高速眼镜 发表于 2017-3-14 20:30
按照等效光圈理论,cmos噪声与cmos本身性能无关,主要由光散粒噪声构成,而光散粒噪声正比于通光总量,那么就有这样一个推论,同一部相机同一个镜头,比如佳能5DSR带35F1.4L在ISO800下,2.8光圈1/50秒快门通光总量是1.4光圈1/50秒快门通光总量的1/4,则其光散粒噪声将增加四倍,信噪比降低6DB。可否用这两张照片对比,看看2.8光圈较1.4光圈是否噪点明显增加了?或者再等效一下,2.8光圈1/50秒快门ISO800照片的信噪比等同于1.4光圈1/50iso3200的信噪比,这种情况是否存在?

哈哈哈,那就过曝了,如果过曝也理解为噪音的话,那就存在咯。
[65 楼] wuhao198411 [泡菜]
17-3-14 21:28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3-14 19:44
这块底价格不菲啊!如果是这样那就最好了!不过em53的价格目测也要近万了。

极有可能。按照em1和em5II 的价格对比,em53定价没准是1500美元,国内行货估计要10000左右了。
但如果这样,我会考虑a7II或者a7III了。
[64 楼] 高速眼镜 [泡菜]
17-3-14 21:08
等效光圈论者应当回答一个问题,按照这个理论,缩小光圈将会使信噪比呈指数增长,所有镜头最佳成像都在最大光圈,这个结论是否能够证实?
[63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21:00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17-03-14 12:33
你说说光量子是不是微观粒子啊?光量子有没有波粒二像性啊?exp(-ar^2)这个波函数,你给我说说是什么子的波函数?:gx...

哈哈。大妈您是来搞笑的吗?光量子等于粒子?您用存在于理论上的概率事件来否定杨氏实验的结论?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理素质啊?

大妈你别胡搅了,斯文扫地啊……

你的问题答案人家文章里一个不缺,好好去看看吧!我真没功夫给一个满嘴跑光粒子的量子化学家扫盲。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62 楼] silverlight777 [禁言中]
17-3-14 20:33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3-14 19:19
阿姨您这量子化学是函授的?注意啊,光量子不是光子,光子顶多是爱因斯坦们的一种假设。杨氏实验已经证明了光的属性。光的粒子属性?谁证明了?什么是粒子呢?我们所讲的粒子,有空间尺度,所以我们可以探测到它们的位置。虽然这个测量受到不确定原理的约束,但是测量是可行的。而光子呢?光子不具有像电子那样的波函数,也不具有相应的位置算符,它的位置是完全不可知的。不是有单光子探测器吗?探测器所在位置,难道不是光子的位置?不是的,那是和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探测器原子的位置。光子在被吸收之前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不知道。

光散粒噪声也不是散粒噪声啊,两个概念,即使这个理论存在,也会对两块传感器产生相同的影响。而且M43传感器的像距短,它先接收到光线,在视场范围内,两者接收的能量相等,光散粒噪声也相等。当然这是假设,我想说的是:光散粒噪声是一个伪概念,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从实际测试中被哪位科学家证明过它的存在。即使光散粒噪声(不是散粒噪声啊,两个概念)理论存在,如果按照泊松分布计算,传感器面积小了,是不是产生噪声的概率也小了?您光计算了S的衰减而没有同步计算N的衰减(传感器尺寸减少时),或者说您在计算S增大的时候没有同步计算N的增加(传感 ...

你说说光量子是不是微观粒子啊?光量子有没有波粒二像性啊?exp(-ar^2)这个波函数,你给我说说是什么子的波函数?光量子不具有位置算符?你在哪本量子力学书上写的啊?粒子的位置算符就是坐标u。你懂位置算符作用到波函数上的意义吗?那是在该点附近找到该粒子的概率,具体粒子在哪按你的理解,你可能知道,你肯定是上帝下凡了。你喜欢讲镜头压缩模拟信号,那你给我讲讲怎么压缩的,来数学的方式。还在扯什么像距。照度公式里有像距吗?有描述漫射光的物理量吗?有描述时间的量吗?鬼扯什么呢?你怎么把你的物距、像距、漫射光强度和曝光时间与照度公式用联系起来,给个定量关系啊
[61 楼] 高速眼镜 [泡菜]
17-3-14 20:30
按照等效光圈理论,cmos噪声与cmos本身性能无关,主要由光散粒噪声构成,而光散粒噪声正比于通光总量,那么就有这样一个推论,同一部相机同一个镜头,比如佳能5DSR带35F1.4L在ISO800下,2.8光圈1/50秒快门通光总量是1.4光圈1/50秒快门通光总量的1/4,则其光散粒噪声将增加四倍,信噪比降低6DB。可否用这两张照片对比,看看2.8光圈较1.4光圈是否噪点明显增加了?或者再等效一下,2.8光圈1/50秒快门ISO800照片的信噪比等同于1.4光圈1/50iso3200的信噪比,这种情况是否存在?
[60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9:44
wuhao198411 发表于 2017-3-14 19:37
我倒是觉得em53很有可能用的是em1II那块cmos。
毕竟从现在各种评测来看,em1II那块cmos比penf那块都要好一些。
作为奥巴的m43次旗舰,em53用em1II同款cmos更合理。
就是不知道em53会不会也和em1II一样,比上一代的价格贵了很多


这块底价格不菲啊!如果是这样那就最好了!不过em53的价格目测也要近万了。
[59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9:41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17-3-14 18:42
量子都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是既是粒子就是波。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吗?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就得承认散粒噪声的存在,而且产生的原因是测不准原理引起的量子涨落。你不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没资格在这驳斥了,因为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懂


阿姨咱换个玩法,能否放下键盘,用你爹的D810实拍一下来证明等效光圈理论的实际应用?我这是绿豆大的底拍的,1/3英寸,等效FF的28mm/13,按照你们的等效光圈理论,这样的垃圾小底比FF信噪比差多少?能不能让我们见识一下?今天我在每个帖子里都在请教你们等效党,居然量子光子满嘴跑的,没有一个回答的。这不科学啊!希望银光大妈不要让我失望。这些嘴炮有没有相机都要打问号,大妈你可是晒过你爹的810的。
[58 楼] wuhao198411 [泡菜]
17-3-14 19:37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3-13 13:29
em53用20MP新底是毫无疑问的,很大概率是pen-f那块索尼底,升级为TPVIII处理器。em1ii的M4/3旗舰地位难以动摇,市场上最完善的小底便携系统的旗舰级产品,与GH5类似,其实是没有什么直接竞品的,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大幅降价的必要。通过em1ii的鸡血式升级,奥巴有了一些底气拉开不同档次机身的性能差距了,日后低端机型借助后发优势以下犯上的情况估计不会有了。


我倒是觉得em53很有可能用的是em1II那块cmos。
毕竟从现在各种评测来看,em1II那块cmos比penf那块都要好一些。
作为奥巴的m43次旗舰,em53用em1II同款cmos更合理。
就是不知道em53会不会也和em1II一样,比上一代的价格贵了很多
[57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9:27
手持10s 发表于 2017-3-14 18:56
他当然搞不清楚什么叫random statistical fluctuations,所以你说了也白说。

何况shot noise又不是只对光子成立,这些原理都是100多年的东西了,那时候都没数码相机呢。。。


注意啊!咱们谈的是光散粒噪声,不是散粒噪声。不要偷换概念。

下图就是你们鼓吹的等效光圈理论示意图,“等效光圈理论”在设置初始约束的时候严重忽略了以下因素:

1.完全忽略了镜头这个模拟信号压缩原件的存在;

2.也完全忽略了像距的存在,图中的小碗可以在任意位置。

3.也完全忽略了物方是漫散射光(这个理论将来自物方的光全部考虑为了平行出射的激光,只有激光才会这样);

4.也忽略了曝光时间的存在(t值)。

然而这样的条件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

特别指出的是:“等效光圈理论”严重忽视了曝光时间因素的存在。对于光速,现代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哪怕是快到1/100000秒,对于光来说还是太漫长了。即使“光散射噪声”存在,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光散射噪声”趋向于0。同时,CMOS传感器中的光电二极管尽管在人类的眼睛里看起来是这么微小,但是对于光线来说,它实在是太大了。所以在曝光时间内,所有的CMOS像素都会被反复地、均匀地照射。

下面的图就是按照你们的等效光圈原理画出来的。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会去信这个?!
本帖最后由 与食俱进 于 2017-3-14 19:34 编辑

[56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9:19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17-3-14 18:42
量子都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是既是粒子就是波。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吗?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就得承认散粒噪声的存在,而且产生的原因是测不准原理引起的量子涨落。你不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没资格在这驳斥了,因为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懂


阿姨您这量子化学是函授的?注意啊,光量子不是光子,光子顶多是爱因斯坦们的一种假设。杨氏实验已经证明了光的属性。光的粒子属性?谁证明了?什么是粒子呢?我们所讲的粒子,有空间尺度,所以我们可以探测到它们的位置。虽然这个测量受到不确定原理的约束,但是测量是可行的。而光子呢?光子不具有像电子那样的波函数,也不具有相应的位置算符,它的位置是完全不可知的。不是有单光子探测器吗?探测器所在位置,难道不是光子的位置?不是的,那是和光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探测器原子的位置。光子在被吸收之前处于什么位置?我们不知道。

光散粒噪声也不是散粒噪声啊,两个概念,即使这个理论存在,也会对两块传感器产生相同的影响。而且M43传感器的像距短,它先接收到光线,在视场范围内,两者接收的能量相等,光散粒噪声也相等。当然这是假设,我想说的是:光散粒噪声是一个伪概念,既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从实际测试中被哪位科学家证明过它的存在。即使光散粒噪声(不是散粒噪声啊,两个概念)理论存在,如果按照泊松分布计算,传感器面积小了,是不是产生噪声的概率也小了?您光计算了S的衰减而没有同步计算N的衰减(传感器尺寸减少时),或者说您在计算S增大的时候没有同步计算N的增加(传感器尺寸增加时)? 本帖最后由 与食俱进 于 2017-3-14 19:33 编辑

[55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9:08
手持10s 发表于 2017-3-14 18:56
他当然搞不清楚什么叫random statistical fluctuations,所以你说了也白说。

何况shot noise又不是只对光子成立,这些原理都是100多年的东西了,那时候都没数码相机呢。。。


嘴炮这么过瘾?说你呢!这俩信噪比差多少啊?
[54 楼] 手持10s [泡菜]
17-3-14 18:56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17-3-14 18:42
量子都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是既是粒子就是波。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吗?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就得承认散粒噪声的存在,而且产生的原因是测不准原理引起的量子涨落。你不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没资格在这驳斥了,因为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懂

他当然搞不清楚什么叫random statistical fluctuations,所以你说了也白说。

何况shot noise又不是只对光子成立,这些原理都是100多年的东西了,那时候都没数码相机呢。。。
[53 楼] 手持10s [泡菜]
17-3-14 18:52
高速眼镜 发表于 2017-3-14 16:54
所以,光散粒噪声占成像信噪比主要地位这个理论还需要实验验证,我说的这种方法还不够严密,但是应当能提供一些参考

当然了,早期的传感器很容易出现图里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容易想明白,只要想想read noise是在哪个环节发生的就可以,我相信你肯定知道)。但发展到现代,技术不断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传感器都是ISOless的(或者除了最低的1,2个感光度都是),当然也包括目前的主流M43,因此数码增益在ISO策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了。
本帖最后由 手持10s 于 2017-3-14 19:13 编辑

[52 楼] silverlight777 [禁言中]
17-3-14 18:42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3-14 17:29
阿姨你不认真读书看文章非缠着我给你讲故事吗?光的粒子说早就随着杨氏干涉实验的成功进了垃圾堆了。注意,光量子不是粒子,不要偷换概念啊!光就是波,是电磁场,光子是光电转化中的最小单位,不是什么粒子。事实上,无论普朗克还是爱因斯坦,都没有用“光子”这个说法。在那个时候,“光子”这个词还没有发明呢。确切的说,他们提出的概念应该称为“光量子(light quanta)”。“量子”和“粒子”不是一回事,就像“量子力学”不能被称为“粒子力学”一样。光量子的意思是:光的辐射和吸收,只能按一定的能量一份一份的来,大自然这个贩卖机不接受半份的订单。阿姨您观察和计算出了光粒子的位置啦?目测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您没跑了。

量子都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是既是粒子就是波。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吗?你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就得承认散粒噪声的存在,而且产生的原因是测不准原理引起的量子涨落。你不承认光有波粒二像性也就没资格在这驳斥了,因为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懂
[51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7:39
手持10s 发表于 2017-3-14 16:44
这只是一个统计涨落噪声。。

至于你的例子,单位面积上光子数相等,亮度相等,总曝光亮差4倍,所以3xlog2(4)=6db。


还有这个,等效FF的28/13拍的,绿豆大小的底,这个信噪比比FF差多少?能不能实拍证明一下让我们小底兰花指学习一下?今天我看见一个等效党就问,就没一个人回答。
[50 楼] 手持10s [泡菜]
17-3-14 17:37
高速眼镜 发表于 2017-3-14 16:54
所以,光散粒噪声占成像信噪比主要地位这个理论还需要实验验证,我说的这种方法还不够严密,但是应当能提供一些参考

Signal越low,占比也就越大。实际上看下DXO的SNR曲线的斜率就可以说明问题。。。 本帖最后由 手持10s 于 2017-3-14 17:47 编辑

[49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7:29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17-3-14 15:28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压只有用光的粒子性才解释得通。那个齐老师就是谬论,乱引兰姆的话。兰姆的意思是:光就是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叫光子是只是强调了粒子性。兰姆的最大成就是发现兰姆位移,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说简单点,量子电动力学就是要把电磁场,也就是光完全量子化。话说回来问你了,你承认光有粒子性那就必然存在散粒噪声,散粒噪声就是小底比大底信噪比低的最主要原因。你不承认光有粒子性,也就不用用相机了,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电效应。另外,你的齐老师就不懂量子力学就不要不懂装懂了:什么光子没有波函数?随便只给个波函数根本区分不开到底是什么什么粒子的波函数。什么光子不存在位置算符?任何粒子的位置算符都是坐标本身u。


阿姨你不认真读书看文章非缠着我给你讲故事吗?光的粒子说早就随着杨氏干涉实验的成功进了垃圾堆了。注意,光量子不是粒子,不要偷换概念啊!光就是波,是电磁场,光子是光电转化中的最小单位,不是什么粒子。事实上,无论普朗克还是爱因斯坦,都没有用“光子”这个说法。在那个时候,“光子”这个词还没有发明呢。确切的说,他们提出的概念应该称为“光量子(light quanta)”。“量子”和“粒子”不是一回事,就像“量子力学”不能被称为“粒子力学”一样。光量子的意思是:光的辐射和吸收,只能按一定的能量一份一份的来,大自然这个贩卖机不接受半份的订单。阿姨您观察和计算出了光粒子的位置啦?目测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您没跑了。
[48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7:17
手持10s 发表于 2017-3-14 16:44
这只是一个统计涨落噪声。。

至于你的例子,单位面积上光子数相等,亮度相等,总曝光亮差4倍,所以3xlog2(4)=6db。


这两信噪比差多少呢?哈哈。能不能放下键盘证实一下呢?
[47 楼] 高速眼镜 [泡菜]
17-3-14 16:54
手持10s 发表于 2017-3-14 16:44
这只是一个统计涨落噪声。。
所以,光散粒噪声占成像信噪比主要地位这个理论还需要实验验证,我说的这种方法还不够严密,但是应当能提供一些参考
[46 楼] 手持10s [泡菜]
17-3-14 16:44
高速眼镜 发表于 2017-3-14 16:38
光的确存在量子效应,但是对光子来说,毫米尺度的相机镜头成像圆甚至微米级别的像素点都称得上无比巨大,其量子效应真的如此明显?所谓光散粒噪声真的能占主要地位?在10毫米左右的尺度上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互相干扰?我觉得这一理论还有争议。现在我们需要有人验证一下,用QE和像素密度相同的CMOS,m43相机25毫米F1.8ISO200快门1/50秒和全幅相机50毫米F1.8ISO2001/50秒拍摄同一场景,其视角和曝光量(也就是单位面积CMOS接受的照度)应当是完全一样的,那么他们的信噪比到底差多少?

这只是一个统计涨落噪声。。

至于你的例子,单位面积上光子数相等,亮度相等,总曝光亮差4倍,所以3xlog2(4)=6db。 本帖最后由 手持10s 于 2017-3-14 16:53 编辑

[45 楼] 高速眼镜 [泡菜]
17-3-14 16:38
光的确存在量子效应,但是对光子来说,毫米尺度的相机镜头成像圆甚至微米级别的像素点都称得上无比巨大,其量子效应真的如此明显?所谓光散粒噪声真的能占主要地位?在10毫米左右的尺度上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互相干扰?我觉得这一理论还有争议。现在我们需要有人验证一下,用QE和像素密度相同的CMOS,m43相机25毫米F1.8ISO200快门1/50秒和全幅相机50毫米F1.8ISO2001/50秒拍摄同一场景,其视角和曝光量(也就是单位面积CMOS接受的照度)应当是完全一样的,那么他们的信噪比到底差多少?
[44 楼] silverlight777 [禁言中]
17-3-14 15:28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3-14 14:53
服了你了阿姨,人家文章写的明白白的,干嘛自己不看非要我给您翻译?见文章第二部分2.1,作者有很明确的论述。关于光的本质,科学家仍然在探索之中,您觉得您观察到了光粒子的存在了?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压只有用光的粒子性才解释得通。那个齐老师就是谬论,乱引兰姆的话。兰姆的意思是:光就是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叫光子是只是强调了粒子性。兰姆的最大成就是发现兰姆位移,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贡献。说简单点,量子电动力学就是要把电磁场,也就是光完全量子化。话说回来问你了,你承认光有粒子性那就必然存在散粒噪声,散粒噪声就是小底比大底信噪比低的最主要原因。你不承认光有粒子性,也就不用用相机了,相机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电效应。另外,你的齐老师就不懂量子力学就不要不懂装懂了:什么光子没有波函数?随便只给个波函数根本区分不开到底是什么什么粒子的波函数。什么光子不存在位置算符?任何粒子的位置算符都是坐标本身u。
[43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4:54
朱曦侦探事务所 发表于 2017-3-14 14:31
我觉得越争越输,总之看图效果,画幅小,景深确实要深,何必纠结呢,有时候虚化太厉害完全没有背景,那你在哪里拍有什么区别。又不是只拍人像,以后这种少拿出来,多拿出照片给大家看看,真希望有朝一日,大家评论照片也能各抒己见,挣得你死我活。


根本无关景深什么事好吗?搞清楚烂托的等效光圈完整概念再来吧。
[42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4:53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17-3-14 14:22
非微距情况下光通量公式根本就不管焦距、视角,那怎么还要非要把两个扯到一起谈照度???既然你和你的齐老师都不认为光具有粒子性,也就不存在量子涨落引起的散弹噪声。那请你们中的任何一位用波动光学来解释下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压??


服了你了阿姨,人家文章写的明白白的,干嘛自己不看非要我给您翻译?见文章第二部分2.1,作者有很明确的论述。关于光的本质,科学家仍然在探索之中,您觉得您观察到了光粒子的存在了?
[41 楼] 朱曦侦探事务所 [泡菜]
17-3-14 14:31
我觉得越争越输,总之看图效果,画幅小,景深确实要深,何必纠结呢,有时候虚化太厉害完全没有背景,那你在哪里拍有什么区别。又不是只拍人像,以后这种少拿出来,多拿出照片给大家看看,真希望有朝一日,大家评论照片也能各抒己见,挣得你死我活。
[40 楼] silverlight777 [禁言中]
17-3-14 14:22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3-14 12:03
矮油。银光阿姨又来布道啦!欢迎啊!建议阿姨看完两万字原文再来讨论如何呢?光圈与平面光通量公式里确实没有像方什么事,像距等于焦距,大小底同视角下小底像距更短所以获得的照度不差,这个是老话题了。没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道理非要给量子化?凸显阿姨您的量子化学专业能力?

非微距情况下光通量公式根本就不管焦距、视角,那怎么还要非要把两个扯到一起谈照度???既然你和你的齐老师都不认为光具有粒子性,也就不存在量子涨落引起的散弹噪声。那请你们中的任何一位用波动光学来解释下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光压??
[39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2:03
silverlight777 发表于 2017-3-14 11:45
又来发布齐老师的谬论了。看来齐老师连一点量子力学的基本知识都不了解啊。非微距情况下,光圈与平面光通量的公式里根本就没有一个量是和所谓的“像方”有关的。楼主微积分和普通物理都搞不懂,就不要来布道了


矮油。银光阿姨又来布道啦!欢迎啊!建议阿姨看完两万字原文再来讨论如何呢?光圈与平面光通量公式里确实没有像方什么事,像距等于焦距,大小底同视角下小底像距更短所以获得的照度不差,这个是老话题了。没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道理非要给量子化?凸显阿姨您的量子化学专业能力?
[38 楼] silverlight777 [禁言中]
17-3-14 11:45
与食俱进 发表于 2017-3-13 11:43
转自91拍照网,作者齐晓东,原文标题:相机入门 --- 我为什么一直追随奥斯卡.巴纳克式的相机? --- 伪理科谬误集合纠错

原文地址:www.91paizhao.com:8080/index.php/photo-course/36-seminar-for-beginners/250-camera-basic?hitcount=0

※※※※※地址(可向原作者直接提问):http://mp.weixin.qq.com/s/_WqfkQh_i4KmrM9nzJMNNg

作者洋洋洒洒两万字,用实拍和数字说话,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建议对理论知识感兴趣的朋友看看。

本人不生产观点,只是观点的搬运工。转帖纯粹是分享,大家对原作者观点的任何质疑请移步去向原作者探讨,本人不负责替不认真看文章的人解释文章涵义及替原作者答疑。

说说自己的观点,器材论坛谈器材无可厚非,百家争鸣也是正常的,但是充斥大量伪科学和迷信玄学色彩,把科学问题庸俗化就不正常了,最后希望大家理性对待器材选择问题,还科学以本来面目。

鉴于很多人没有耐心阅读长文,简单列出文章的提纲和结论,方便大家。

第一部分:被尺寸观所忽视的传感器本身的性能

1.1 回忆135胶片和120胶片之争:传感器本身存在的轻微品质差异

      在模拟胶片的时代,徕卡一直是受打压的小片幅相机。哈苏的120传感器是徕卡的 ...

又来发布齐老师的谬论了。看来齐老师连一点量子力学的基本知识都不了解啊。非微距情况下,光圈与平面光通量的公式里根本就没有一个量是和所谓的“像方”有关的。楼主微积分和普通物理都搞不懂,就不要来布道了
[37 楼] 与食俱进 [老坛泡菜]
17-3-14 11:04
花工88 发表于 2017-3-14 10:47
少说话就行了,那些无毛用图片打,更过瘾


子弹已经备足了。等着跟FF的ISO12800等效PK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