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55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9 13:07
逸公款梨形小壶【清代,公元1644-1911年】
惠逸公,清乾隆年间人,生卒待考。李景康、张虹著《阳羡砂壶图考》说:逸公制壶形式大小与诸色泥质俱备,工巧一类,可与孟臣相伯仲,故世称“二惠”。
[55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9 13:01
万丰顺记款提梁壶【清代,公元1644-1911年】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
[55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9 12:56
供春款树瘿壶【明正德,供春被誉为紫砂制作的鼻祖】
宋代就有用紫砂制作的各种陶罐、陶壶,仅只是僧人自己做自己用,而供春却是第一位因做紫砂壶而闻名之人。
[55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9 12:51
天蓝缎绣钟馗送妹条屏【※※
[55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9 12:49
银缎绣麻姑像【※※
[54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7:45
拼金绣戏曲人物椅垫【※※
[54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7:43
小脚鞋【清代,公元1644-1911年。妇女缠足后穿的鞋子】
[54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7:41
【清代,公元1644-1911年。官服上的图案】
[54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7:39
亭长石墓门【晋代,公元266年-420年】
[54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7:35
车骑出行,宴乐杂技画像石【东汉,公元25-220年。成都羊子山出土】
汉代盛行的画像石通常是作为建筑装饰,镶嵌在祠堂、墓门、斗拱、石坊、陵阙、更多是墓室内的门侧的砖室上。汉代画像石是研究汉代建筑、生活、习俗、观念等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品。
[54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7:31
石棺【东汉,公元25-220年。重庆沙坪坝出土】
石棺画像源于商周,至汉代,厚葬之风使画像石棺艺术进入鼎盛时期。石棺一般由棺身和棺盖组成,棺身均为长方形,用整块石头中间凿空而成,棺盖呈屋脊形,四周雕刻着神话传说、百戏舞乐,渔猎采莲,日月星辰等图案。
[54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3:39
铜牵马俑【东汉,公元25-220年。开县出土】
[54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3:34
陶狗【东汉,公元25-220年。丰都出土】
该文物红色项圈和额头上有精雕细琢的褶皱,做工精致,惟妙惟肖。
[54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3:31
裸女俑【东汉,公元25-220年。巫山出土】
这是三峡库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裸女俑。这具女性陶人俑全身赤裸、眼睛大而鼓、头顶挽着小发髻,蹲坐在地上。
[54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3:27
说唱俑【东汉,公元25-220年。合川出土】
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
[53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3:24
抚琴俑【东汉,公元25-220年。重庆南岸出土】
整体造型概括洗练,表情生动自然。
[53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2:20
庖厨女俑【东汉,公元25-220年。成都羊子出土】
人们担心亡灵在冥世缺吃少用,所以“多藏食物,以歆精魂。”那堆满案台的禽肉、果蔬、面点、猪头羊首,吃喝不再愁。然细瞧这庖厨女,那踌躇满志略含腼腆的迷人微笑,那对日常劳作生活的津津玩味和浓浓兴致,无一不体现出汉代陶塑的现世意趣。
[53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2:16
托盘待食俑【东汉,公元25-220年】
[53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2:11
十一面观音唐卡【藏族】
十一面观音,六观音之一,主救济阿修罗道,给众生以除病、灭罪、增福之现世利益。为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之菩萨。
[53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2:08
阿閦(chù)佛【清代,公元1644-1911年】
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慧,即东方世尊阿閦如来。由于“阿閦”是“不动”、“无动”、“无忿怒”的意识,所以又称不动如来。
[53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2:04
十二相面具----旱鸭子【藏族】
藏戏艺术在宗教法事活动中,通常以“面具”为媒介,把作为偶像的神佛变成活灵活现的神佛,把佛经上抽象故事变为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
[53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1:58
释迦牟尼佛唐卡【藏族】
唐卡,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53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0:15
景泰蓝大象宝【藏族】
藏族人民敬大象,认为大象是吉祥物,喜欢在建筑、服饰、画像等出现大象,取吉祥意。
[53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0:12
五佛冠【藏族】
五佛冠,由五块塔状的木或纸、金属薄片制成,每片绘有一佛像或写有代表五佛的种子字。
[53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0:09
盔形器【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涪陵小田溪出土】
小田溪墓群因规模大、规格高、文物数量多珍贵、※※久远等因素,多数专家认为该墓群为巴国时期王室重要墓葬。
[52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10:06
案、豆、夹子【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涪陵小田溪出土】
小田溪古墓群发掘的文物,是远古巴国的文化遗物与文化遗存,成为当今为数不多的巴国※※文化载体,带有浓厚的巴文化元素。
[52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40
淳于【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
淳于传入三峡地区的巴人区域时,逐步改变了原有的特征,以虎为钮,巴人继承和袭用了淳于的形体和音乐功能,同时对淳于之钮加以改造创新,让虎的威严,凌驾于淳于之上,使之成为巴民族的象征,并以此物祈求虎神的保护。
[52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34
错金编钟【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奉节永安镇出土】
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52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30
鸟形尊【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涪陵小田溪出土】
战国青铜鸟形尊,整体呈鸟形,具有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制造难度极高。出土于巴人的贵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审美情趣,工艺水平和铸造技术难得的艺术精品。
[52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25
钮钟【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
钮钟是金类击奏乐器,为编钟的一种类型。合瓦形钟体,平舞,舞上置钮以直悬击奏,一钟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