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2425
2500
[46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12:03
御仙花金带饰【南宋,公元1127-1279年,休宁县宋墓出土】
1952年,休宁县发现一座长方形砖石合葬墓,墓主为朱晞颜夫妇(以下简称朱墓)。朱晞颜(1135-1200年),字子渊,休宁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历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为官40余年。墓中出土了众多金银器、玉器等,其中一组共11件缠枝花卉纹金饰。 ![]() |
[46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55
鎏金佛塔【宋代,公元960-1279年,青阳县城关镇出土】
鎏金铜佛塔方形,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座须弥座四面,每面镂空雕四座佛龛,龛内置一尊坐佛;塔身四面镂空雕刻佛教故事,四角立柱上方圆雕一只大鹏金翅鸟;塔顶四个斜面,每面镂空雕一个正面龙纹,刹座为覆钵式,外雕覆莲瓣,刹身置相轮五重,每重轮表面饰有卷草纹,刹顶为四瓣形宝珠。该塔为宋代宝箧印经塔,出土时装在一银盒内。 本帖最后由 晓锋 于 2018-7-2 10:00 编辑 ![]() |
[46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50
素金勺【宋代,公元960-1279年,来安县出土】
![]() |
[46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47
影青釉香薰【北宋,公元960-1127年,合肥市包绶墓出土】
1973年安徽省博物馆为配合工程建设,清理和发掘了位于合肥大兴集附近的包拯家族墓葬,共清理了十二座墓,出土了墓志铭、墓主确切可靠者有六座,他们分别是包拯、夫人董氏、长媳崔氏、次子包绶、次媳文氏、长孙包永年的墓。影青瓷香薰出土于包拯次子包绶墓中。 ![]() |
[46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44
青花花卉纹花口盘【元代,公元1271-1368年,安庆市元代窖藏出土】
盘沿外折,为八瓣菱花式。胎体洁白,质薄坚硬,釉质肥厚莹润,青花深蓝艳丽,盘内底绘两束莲花和一些水草纹,口沿上绘一周卷草纹,整个纹饰画法自然流畅,这类薄胎浅沿菱花口的平底盘,是元代瓷器所独有的。 ![]() |
[45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35
景德镇窑影青釉注子注碗【北宋,公元960-1127年,宿松县宋墓出土】
注子注碗是宋代盛酒和温酒的用具。此件景德镇影青釉注子注碗,胎体洁白细腻,所施影青釉晶莹润泽。影青釉又称“青白釉”,乍一看似乎是白色的,细看来却在白色中泛出淡淡的青色,显得素雅异常,有一种恬静的美感。 ![]() |
[45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32
吉州窑绿釉狮盖香薰【北宋,公元960-1127年,宿松县宋墓出土】
该香薰既可燃香,又是一件艺术陈设品。其上半部塑成蹲踞的狮子,狮首高昂,狮颈部挂有三枚铃铛,蹲在莲蓬果上,前足踏彩球,姿态雄健,炉底座塑成一莲花形须弥座。此器构思新颖,造型巧妙独特。 ![]() |
[45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28
吉州窑黑地白花梅瓶【南宋,公元1127-1279年,巢湖市郑村出土】
瓶小口,黄白色胎,器体轻薄细致。弦纹以下至足部为黑地白花,分绘莲花、荷叶及莲蓬果组成的图案满布全身,色调柔和富丽,为吉州窑难得的作品。吉州窑在江西吉安永和镇,是※※宋代南方地区很有影响的一个窑场,属于民窑系统。 ![]() |
[45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21
三彩卧女抱鹅枕【宋代,公元960-1279年】
枕塑一女子侧卧小憩状,左手撑头,面带微笑,头发施黑釉渲染,发饰以黄、绿两色釉点缀,卧女右手抱鹅于胸前,着绿色长衫,衣衫上饰黄花、荷叶以及戳印等纹样,自然流畅,简洁疏朗。 ![]() |
[45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16
三彩双系凤柄壶【唐代,公元628-907年,寿县出土】
造型秀美端庄,装饰生动别致。胎为米黄色,釉为黄绿白相间的三色釉,有着自然流动之感。唐三彩器是唐代生产的用高岭土作胎,饰黄、绿、蓝、褐等多种色釉烧制而成的低温釉陶器。 ![]() |
[45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09
人面镇墓兽【隋代,公元581-618年,合肥市杏花村出土】
人面,头戴圆形小冠,竖眉圆眼,高鼻梁,狮形鼻,两腮肌肉凸起,嘴角下斜,整个面孔凶神恶煞。 ![]() |
[45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05
守门按盾武士陶俑【隋代,公元581-618年,合肥市杏花村出土】
陶俑表情、服饰匀刻画得极为精到。俑头戴胄盔,肩披掩膊,胸护铠甲,内着窄袖衫,外披长风衣。胸铠左右再佩椭圆形护具,共同为墓主人守门护卫。 ![]() |
[45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9:01
萧窑动物瓷塑【金代,公元1115-1234年,萧县白土镇出土】
萧窑始创烧于隋朝,与芜湖的繁昌窑、淮南的寿州窑并称为安徽三大名窑之一。北宋末年,萧窑工匠避乱南迁至景德镇、宜兴等地。 南宋时,萧窑已成为金朝在徐淮地区的大瓷窑之一。 ![]() |
[45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2 08:57
繁昌窑青白釉蝴蝶纹双系执壶【北宋,公元960-1127年,宿松县宋墓出土】
宋代青白瓷窑口烧造执壶器形多种而且美观实用。繁昌窑烧制中,执壶也是该窑的大宗日常商品之一。繁昌窑的执壶从五代初创到北宋后期衰落,各个时期的窑工们追求着实用和美观的统一。 ![]() |
[45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 09:00
寿州窑酱釉镂花执壶【唐代,公元628-907年,寿县出土】
寿州窑,隋唐时制瓷名窑之一。产品以青瓷为著名。窑址在安徽淮南市上窑镇、观家岗、余家沟等地,唐代属寿州,故名。始烧于隋代,盛于唐,终于唐晚期。 ![]() |
[44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 08:56
寿州窑青釉盘口六系莲瓣纹壶【隋代,公元581-618年,合肥市出土】
此盘口壶是1984年3月出土于合肥市西郊的一座砖室墓,此墓出土墓志1方,根据墓志所记可知,墓主为清河张氏(郡望),这是已发现的最早一批有明确纪年的寿州窑瓷器,对于寿州窑瓷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
[44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 08:51
车马出行图汉画像石【东汉,公元25-220年。宿县褚兰镇出土】
这件画像石上,绘有车马出行图,共有14辆乘车,主车是驷马轩车,车前配有伍伯、骑吏作为前导,车后有属僚、弩手护卫和置盾棒之兵车、徒车等。 ![]() |
[44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 08:46
三彩小水滴【唐代,公元628-907年,宿州市隋唐运河遗址出土】
![]() |
[44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 08:41
绿釉陶鸡【东汉,公元25-220年。临泉县张郢征集】
![]() |
[44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 08:36
绿釉陶狗【东汉,公元25-220年。太和县黄岗寺采集】
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出土的绿釉陶动物模型和建筑模型数量最多,这应该与东汉豪强大族兴起、庄园经济繁荣有直接关系。 ![]() |
[44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7:44
仙人骑兽灯【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合肥市五里井出土】
这件汉仙人骑兽灯,人物座下的骑兽腹内中空,就用于贮水吸收烟气。同时,该灯具的人物右手持一圆灯管,左手托一圆灯盘,头顶心置有高冠灯管,这些设计都与兽腹相通,可使烟气直接导入水中,设计十分巧妙。 ![]() |
[44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7:41
“丁”字黑漆耳杯【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滁县地区文保所交】
古代的一种饮器。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羮。椭圆形,两侧各有一弧形的耳。多为木胎涂漆,也有两耳上鎏金铜饰或全体铜制者。 ![]() |
[44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7:35
彩绘鸭首柄漆盒【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天长县出土】
天长县汉墓出土的鸭嘴柄盒,以鸭嘴为关键来开关盒盖,制作很新颖。 ![]() |
[44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7:31
“丙”字黑漆盒【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汉代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是珍贵的器物。汉代宫廷多用漆器为饮食器皿。 ![]() |
[44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7:26
刻龙纹漆耳杯【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滁县地区文保所交】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 |
[43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2:34
绿釉鸟兽陶灯【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霍山县出土】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 |
[43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2:30
陶鸡【东汉,公元25-220年。亳州市城南出土】
亳州是公元25年~220年(东汉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故乡。在亳州老城南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几十座曹氏家族墓葬。 ![]() |
[43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0:06
门吏汉画像石【东汉,公元25-220年。宿县褚兰镇出土】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 |
[43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10:01
银缕玉衣【东汉,公元25-220年。亳州市城南出土】
玉衣,在西汉时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到东汉时则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而这种限定不是对用玉,而是限定编缀玉片的金属线材,有金缕、银缕、铜缕之分。据《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只有帝王死后穿金缕玉衣,而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死去时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只能穿铜缕玉衣。 ![]() |
[43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6-30 09:56
四环大鉴【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
鉴,大型盛水器。鉴初为陶质,也就是陶盆,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