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国脉五千年【正上:四川博物馆】
41880
2500
[52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22
提梁壶【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云阳李家坝出土】
重庆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内涵丰富,时段长、规模大且保存完好。发掘清理的46座战国至西汉时期土坑墓是发掘的重要收获。 ![]() |
[52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16
错银铜壶【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涪陵小田溪出土】
在涪陵区白涛街道北面,有一条宽数米的小田溪。小田溪与乌江交汇形成的一级台地两岸,在近40年里先后发掘出数百件战国巴国时期的珍贵文物。 ![]() |
[52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10
淳于【战国,公元前5世纪—前221年。涪陵小田溪出土】
錞于,是一种造型奇特的乐器,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战国巴人的虎钮淳于,特色尤为鲜明。巴人在作战时,敲击錞于以壮军威。 ![]() |
[52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8 09:07
簋(guǐ)【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 ![]() |
[52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7:01
父丁斝(jiǎ)【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斝,古代青铜制贮酒器,有鋬(把手)、两柱、三足、圆口,上有纹饰,供盛酒与温酒用。 ![]() |
[51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6:57
亚父丁卣【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重庆古称巴国,巴人善酿亦善饮,有史可考,有文可查,有物可证。巫山人和大溪文化遗址发现,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为适应和改善生活,酿酒饮酒,人文鼎盛,源远流长。 ![]() |
[51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6:51
陶球【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巫山大溪出土】
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文化遗址,出土一种陶质圆形器物,名叫陶球,一时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对陶球的用途,在考古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它是小孩们嬉戏中的一种玩具;有的认为它是先祖们用来袭击鸟兽的一种猎具;有的认为它是人们美化自己的一种装饰品;也有的认为它是人们集体娱乐合奏中的一种配乐器等。 ![]() |
[51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6:46
陶猪【东汉,公元25-220年】
![]() |
[51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6:44
陶灶【东汉,公元25-220年】
![]() |
[51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6:42
红陶狗【汉代,公元前202-220年】
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器表呈红色的陶器。人类发明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黑陶次之。 ![]() |
[51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6:39
广彩开光雄鸡图盘【※※】
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指广州烧制的织金彩瓷及其采用的低温釉上彩装饰技法,在各种白瓷器皿上彩绘而烧制而成的特色传统工艺品。广彩以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为特色。 ![]() |
[51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39
青釉褐点鸡首壶【东晋,公元317年-420年】
壶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俗称“鸡首壶”。通体施青釉,壶口与鸡首处点缀褐彩,有画龙点睛之妙。 鸡头壶始见于西晋,与羊首壶同类。早期壶的流口多为实心,不能出水。至东晋时期,流口疏通,成为这一时期南方的主要日用瓷器之一。 ![]() |
[51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35
素三彩美猴献桃执壶【清代,公元1644-1911年】
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 本帖最后由 晓锋 于 2018-7-17 13:35 编辑 ![]() |
[51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30
黄釉双龙戏珠纹小碟【清同治,公元1862-1874年】
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鼻烟、金酱等。 ![]() |
[51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23
青花龙纹碟【清乾隆,公元1736-1795年】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 |
[50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19
青花兔子望月图碟【清嘉庆,公元1796年-1820年】
碟心绘玉兔望月主题纹饰,一只兔子回首仰天,竖起双耳,一双明亮的大眼正凝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这件器物上的兔子机敏灵活,静中有动。 ![]() |
[50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12
白虎纹瓦当【汉代,公元前202-220】
此瓦当白虎依据圆瓦而呈弧形,蕴含气势,动感强烈,突出了老虎的威严。整体设计匀称,富于美感。白虎是主管西方的神灵,与青龙、朱雀、玄武共同组成四神(也称四灵)。 ![]() |
[50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05
磁州窑虎形枕【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磁州窑是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磁州窑产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彭城镇一带,宋、金、元时期,磁州窑作为※※北方最大的陶瓷产地,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与北方特色,其中尤以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与独到的造型艺术见长。 本帖最后由 晓锋 于 2018-7-17 13:06 编辑 ![]() |
[50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3:02
铜鎏金卧牛【清代,公元1644-1911年】
![]() |
[50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0:14
牛头陶俑【明代,公元1368-1644年】
明代的冥器中,陶俑为主要的随葬品。 ![]() |
[504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0:09
陶卧牛【东汉,公元25年-220年】
![]() |
[503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0:05
十二生肖陶立俑【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
宋朝是中国※※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 |
[502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10:02
青花釉里红十二生肖帽筒【清光绪,公元1875-1908年】
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加绘纹饰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 ![]() |
[501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09:55
釉陶狗【东汉,公元25年-220年】
陶器到了汉代以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进,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们说的釉陶。釉在克服陶器的吸水率上有突出的贡献,陶器上了釉,会减弱它的吸水率,所以釉陶比陶器更容易使用。 ![]() |
[500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09:46
关公石雕像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奖。 ![]() |
[499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09:41
秦良玉战袍【明末清初,十七世纪中叶】
秦良玉是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的女性军事统帅。她自幼操练武艺,※※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24岁那年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远嫁到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石柱。秦良玉到石柱以后协助丈夫马千乘治理军务,训练出一支骁勇善战的地方武装,由于这※※伍的兵器是用白木杆制成的长矛,所以称为“白杆兵”。秦良主是中国※※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而非《烈女传》的巾帼英雄,也是唯一凭战功被封侯的女将军。 ![]() |
[498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09:35
汉巴郡朐(qú) 忍令景云碑【东汉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三峡库区云阳县旧县坪遗址出土】
景云碑制作精美,碑侧饰青龙、白虎的浮雕。碑额晕线旁有3幅浮雕,左侧为一朱雀,右侧为一兔首人身形象,这"金乌"、"玉兔"象征着日、夜;正中为一妇人立于半开门后,意思是"盼归"。 ![]() |
[497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09:29
釉陶锺【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东汉王朝(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到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故史家称为东汉。 ![]() |
[496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09:24
釉陶摇钱树座【东汉,公元25年-220年】
东汉时期,巴蜀地区流行一种特殊的陪葬用品——摇钱树。因该器物上装饰大量方孔圆钱而被命名为“摇钱树”。当中贯穿一圆孔(供插铜钱树用)。陶座上下各浮雕一神兽。其上之神兽,头直伸向前,其下之神兽,双目瞪园,头曲颈向下。 ![]() |
[495 楼] 晓锋
[陈年泡菜]
18-7-17 09:17
三彩人物俑【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奉节县李家坝出土】
在奉节李家坝遗址考古中出土发掘的,在重庆地区发现这样的宋三彩极为罕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