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9-7-13 10:48
|
[52 楼] 大耳狗
[老坛泡菜]
19-7-9 17:57
昨天本地同仁堂药店有个坐诊的老中医 把脉15分钟后 判断我肾阴虚。
|
[51 楼] 我想要远飞
[泡菜]
19-5-16 14:57
太没劲了 发表于 2019-5-16 14:53  肾阴虚,脾功能失常,脾阳虚,可以试试“脾肾两助丸” 多谢,研究一下
|
[50 楼] 太没劲了
[陈年泡菜]
19-5-16 14:53
我想要远飞 发表于 2019-5-14 13:51  请教一下,经常觉得肚子凉凉的,一不注意肚子保暖就容易拉肚子,请问一下这是属于什么情况,如何调理? 肾阴虚,脾功能失常,脾阳虚,可以试试“脾肾两助丸”
|
[49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9-5-16 08:07
帝都花花 发表于 2019-5-14 20:48  这个话题太大,80年代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进步,会从更好的方面解释和发展中意思想。 是这样,看这些很费神,对临床帮助也不大。
|
[47 楼] 我想要远飞
[泡菜]
19-5-15 07:55
帝都花花 发表于 2019-5-14 20:46  肚子也要看部位,哪个部分?
以肚脐眼为中心,分成九宫格,告诉位置 就是肚皮这一片,即使热天气也要盖点东西。
|
[46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19-5-14 22:40
帝都花花 发表于 2019-5-14 20:46  能看到不,我用颜色区分了 明白了,很清楚。多谢啦!
|
[45 楼] 帝都花花
[泡菜]
19-5-14 20:49
angelda102 发表于 2019-2-6 10:12  我家老人听了中医的理论,前后买了红景天,燕窝,虫草,三七,还有铁皮石啥的,层出不穷,所耗不菲。。。。。 真有病痛了,用现代医学治疗痊愈。
我该感谢中医还是西医啊。。。 买的都是些营养品~
|
[44 楼] 帝都花花
[泡菜]
19-5-14 20:48
山区人 发表于 2019-2-26 09:31  最近看的几本书,思考中医类型的。对中医文化、哲学背景、中西医特点差异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中医复兴论》:作者认为,由人类理性思维而产生的科学,大体分为系统性科学与还原性科学,或形上科学与形下科学两大类。中医与西医以人的不同层面为研究对象,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成功地总结出两类不同的概念、范畴体系,形成了彼此独立、并存并重的两种医学科学体系。用西医所依托的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的做法.导致了中医学术的全面衰落,形成了中医临床疗效的严重例退。
《医理求真》:科学原本的含义即“学问”或“知识”。中国的《易经》将它视作形上与形下两类,西方亚里士多德则分为原形与原质两类。人们认识原形的过程中形成了综合—演绎法,认识原质的过程中形成了分析—归纳法。中医是运用综合—演绎法研究形上之人的医学;西医的生物医学是运用分析—归纳法研究形下之人的医学。在近代,用还原性研究方法验证、解释、改造中医的做法,使中医陷于深重的危机之中。
《中医临床辨惑》:包括十二个专题。前几个专题讨论了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以及《黄帝内经》藏象、病机理论与《伤寒杂病论》的同一性。接着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中医 ... 这个话题太大,80年代比较流行的观点是,系统科学思想方法的进步,会从更好的方面解释和发展中意思想。
|
[43 楼] 帝都花花
[泡菜]
19-5-14 20:46
我想要远飞 发表于 2019-5-14 13:51  请教一下,经常觉得肚子凉凉的,一不注意肚子保暖就容易拉肚子,请问一下这是属于什么情况,如何调理? 肚子也要看部位,哪个部分? 以肚脐眼为中心,分成九宫格,告诉位置 本帖最后由 帝都花花 于 2019-5-14 20:47 编辑
|
[42 楼] 帝都花花
[泡菜]
19-5-14 20:46
artist 发表于 2019-2-14 20:48  请教一个问题:
常听说,有的吃几付药就痊愈了,有的要吃一两年。我童年患过哮喘,就连续吃过一两年中药。
下面这几种,哪些应避免长期服用,哪些适合? 茯苓、山茱萸、酸枣仁、土茯苓、黄柏、茵陈、防风、苍术、天麻、黄芩
请懂中医药的指教。请中医黑莫打扰。
谢谢。 能看到不,我用颜色区分了
|
[41 楼] 我想要远飞
[泡菜]
19-5-14 13:51
请教一下,经常觉得肚子凉凉的,一不注意肚子保暖就容易拉肚子,请问一下这是属于什么情况,如何调理?
|
[40 楼] 小袋鼠
[资深泡菜]
19-5-14 06:59
|
[39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19-5-9 17:30
山区人 发表于 2019-5-9 16:28  课本里有,药店里没有啊。 这个目录主要是有利于经典名方的市场化,就像台湾的科学中药和日本汉方。 进入经典名方目录的方子,企业制剂申报生产流程简化很多,试验费用也比申报新药少, 国家规定,企业生产目录里面的药,只需提供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免报药效研究及临床试验资料。 自己药店抓抓也挺好,还便宜
|
[38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9-5-9 16:28
刘石 发表于 2019-5-9 11:40  这些方子都在中医内科学大学课本里都有啊 课本里有,药店里没有啊。 这个目录主要是有利于经典名方的市场化,就像台湾的科学中药和日本汉方。 进入经典名方目录的方子,企业制剂申报生产流程简化很多,试验费用也比申报新药少, 国家规定,企业生产目录里面的药,只需提供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免报药效研究及临床试验资料。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9-5-9 16:30 编辑
|
[37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19-5-9 11:45
angelda102 发表于 2019-2-6 10:12  我家老人听了中医的理论,前后买了红景天,燕窝,虫草,三七,还有铁皮石啥的,层出不穷,所耗不菲。。。。。 真有病痛了,用现代医学治疗痊愈。
我该感谢中医还是西医啊。。。 赶紧换课程吧,感觉老人家好像听了推销的课程了 听听梁冬徐文斌的就行了,
|
[36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19-5-9 11:40
山区人 发表于 2019-3-22 10:21  虽然是旧闻了,还是值得记录一下。 2018年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发布的经典名方涵盖汉代、唐代、宋金、明代及清代部分中医古籍。
其中《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28个方被收录: 桃核承气汤 旋覆代赭汤 竹叶石膏汤 麻黄汤 吴茱萸汤 芍药甘草汤 半夏泻心汤 真武汤 猪苓汤 小承气汤 甘草泻心汤 黄连汤 当归四逆汤 附子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半夏厚朴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苓桂术甘汤 泽泻汤 百合地黄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大建中汤 橘皮竹茹汤 麦门冬汤 甘姜苓术汤 厚朴七物汤 厚朴麻黄汤
有点搞笑的是,号称“千古第一方”的“桂枝汤”居然没有被收录, 还有很常用的葛根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也没有。 不知道这个目录是什么人编的,水平堪忧啊。 这些方子都在中医内科学大学课本里都有啊
|
[35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9-5-7 09:36
shenshenshenshen 发表于 2019-5-6 17:47  爱好针灸吗? 没研究过,偶尔做艾灸。 听说又住院了,病情控制住了没有? 如果还是脚的问题,顺便提供个中药方子供参考: 顾步汤,这个方子出自清代邹岳的《外科真诠》, 有不少资料介绍现代用来治疗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效果不错。 原方由当归 黄芪 金银花 甘草 川牛膝 人参 石斛 紫花地丁 蒲公英 菊花 组成, 我没用过这个方子,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有经验的中医以此方为基础调整试试看, 从用药上看,这个方还是比较平和的,没有太大风险。 祝早日康复!
|
[34 楼] shenshenshenshen
[注销用户]
19-5-6 17:47
|
[33 楼] 小袋鼠
[资深泡菜]
19-5-4 10:15
|
[32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9-3-22 10:21
虽然是旧闻了,还是值得记录一下。 2018年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发布的经典名方涵盖汉代、唐代、宋金、明代及清代部分中医古籍。 其中《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28个方被收录: 桃核承气汤 旋覆代赭汤 竹叶石膏汤 麻黄汤 吴茱萸汤 芍药甘草汤 半夏泻心汤 真武汤 猪苓汤 小承气汤 甘草泻心汤 黄连汤 当归四逆汤 附子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半夏厚朴汤 瓜蒌薤白半夏汤 苓桂术甘汤 泽泻汤 百合地黄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大建中汤 橘皮竹茹汤 麦门冬汤 甘姜苓术汤 厚朴七物汤 厚朴麻黄汤 有点搞笑的是,号称“千古第一方”的“桂枝汤”居然没有被收录, 还有很常用的葛根汤、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也没有。 不知道这个目录是什么人编的,水平堪忧啊。 本帖最后由 山区人 于 2019-3-22 10:22 编辑
|
[31 楼] 爱莲生
[资深泡菜]
19-3-3 06:13
谢谢 artist 发表于 2019-02-23 19:28是这样:不到1岁,我就患了严重的哮喘,夏秋季节最重。不能激烈运动,体育课都不能上。能记得的常用药是氨茶碱、可的松、强的松等。但似乎都是顶...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30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9-2-26 09:31
最近看的几本书,思考中医类型的。对中医文化、哲学背景、中西医特点差异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中医复兴论》:作者认为,由人类理性思维而产生的科学,大体分为系统性科学与还原性科学,或形上科学与形下科学两大类。中医与西医以人的不同层面为研究对象,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研究方法,成功地总结出两类不同的概念、范畴体系,形成了彼此独立、并存并重的两种医学科学体系。用西医所依托的还原性研究方法对中医进行验证、解释、改造的做法.导致了中医学术的全面衰落,形成了中医临床疗效的严重例退。 《医理求真》:科学原本的含义即“学问”或“知识”。中国的《易经》将它视作形上与形下两类,西方亚里士多德则分为原形与原质两类。人们认识原形的过程中形成了综合—演绎法,认识原质的过程中形成了分析—归纳法。中医是运用综合—演绎法研究形上之人的医学;西医的生物医学是运用分析—归纳法研究形下之人的医学。在近代,用还原性研究方法验证、解释、改造中医的做法,使中医陷于深重的危机之中。 《中医临床辨惑》:包括十二个专题。前几个专题讨论了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以及《黄帝内经》藏象、病机理论与《伤寒杂病论》的同一性。接着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论述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程式和临床应用。后几个专题以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水平为目的,列举内、妇、儿科的具体疾病为实例,围绕中医临床理论思维的特色与优势,临床运用与实践体会。 近代对于中西医关系的处理,早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现在是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后,严复曾批驳过:“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则以马为用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为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29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19-2-23 19:28
爱莲生 发表于 2019-2-23 08:03  您的哮喘,通过吃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我孩子得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目前除了看西医,也在中药调理。 是这样:不到1岁,我就患了严重的哮喘,夏秋季节最重。不能激烈运动,体育课都不能上。能记得的常用药是氨茶碱、可的松、强的松等。但似乎都是顶药,用药后症状减轻甚至基本消除,过后复发。 9岁那年夏秋交季病情特重,医生说已经发生肺气肿,要我住院。这是我平生至今唯一的一次住院,住了一个晚上。因为无法入睡,静脉注射了葡萄糖、安定类药和氨茶碱(或可第松之类)。当时注射的什么药我并不知道,是第二天出院问的我父亲。他告诉我有促进睡觉的药,还有葡萄糖,其它的氨茶碱什么的是我平时经常用的。出院回家路上的感觉现在还记得,不怎么哮喘了,绵软无力。然后,间隔几天忘记了,我父亲带我到一个县城去看一位中医,吃了一两年的中药,期间又看过那位中医。整个疗程换过几次药方。从那之后就痊愈了。 记得在此之前也吃过中药,但没什么效果,说明医生的医术很重要。记得那位中医说我的病的特殊性,要清什么什么火云云,每个阶段还要调整药方。 本帖最后由 artist 于 2019-2-23 19:30 编辑
|
[28 楼] 爱莲生
[资深泡菜]
19-2-23 08:03
您的哮喘,通过吃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我孩子得了咳嗽变异性哮喘,目前除了看西医,也在中药调理。 artist 发表于 2019-02-14 20:48请教一个问题:
常听说,有的吃几付药就痊愈了,有的要吃一两年。我童年患过哮喘,就连续吃过一两年中药。
下面这几种,哪些应避免长期...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27 楼] artist
[资深泡菜]
19-2-16 17:09
707 发表于 2019-2-16 16:36  山茱萸、土茯苓、黄柏、茵陈、防风、苍术、天麻
1、这些药长期吃的话,都要考虑肾毒性的累积伤害, 尤其是山茱萸与茵陈。
2、赞成20楼“太没劲了”老前辈,膳药同材确实少。长期服用同一方剂,会造成体质往某方面偏向。人的体质的是动态的,并不是静态的。 多谢多谢,您的信息对我帮助很大!
|
[26 楼] 707
[老坛泡菜]
19-2-16 16:36
artist 发表于 2019-2-14 20:48  请教一个问题:
常听说,有的吃几付药就痊愈了,有的要吃一两年。我童年患过哮喘,就连续吃过一两年中药。
下面这几种,哪些应避免长期服用,哪些适合? 茯苓、山茱萸、酸枣仁、土茯苓、黄柏、茵陈、防风、苍术、天麻、黄芩
请懂中医药的指教。请中医黑莫打扰。
谢谢。 山茱萸、土茯苓、黄柏、茵陈、防风、苍术、天麻 1、这些药长期吃的话,都要考虑肾毒性的累积伤害, 尤其是山茱萸与茵陈。 2、赞成20楼“太没劲了”老前辈,膳药同材确实少。长期服用同一方剂,会造成体质往某方面偏向。人的体质的是动态的,并不是静态的。
|
[25 楼] 刘石
[老坛泡菜]
19-2-16 16:22
景明本草 发表于 2019-2-15 15:12  有是症用是药,这是原则,和时间没太大关系,只要有相对应的症状,用药就是安全的 有些药也是不能长时间服用的,注意点也无妨 磁石类的等等
|
[24 楼] 景明本草
[泡菜]
19-2-15 15:12
有是症用是药,这是原则,和时间没太大关系,只要有相对应的症状,用药就是安全的
|
[23 楼] 山区人
[资深泡菜]
19-2-15 14:50
artist 发表于 2019-2-15 11:42  多谢多谢。 不客气,欢迎多来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