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了,换车是燃油车还是混动?看中比亚迪的宋DMI
16223 404
[254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24-10-7 10:15
noricher76 发表于 2024-10-07 10:11
名字很重要啊,事物都有“名字”,你我也有,这可不兴乱叫。
标准就少的多了。
你叫“二踢脚”、汉代的啥玩意…叫“火箭”,是你的自由,不过旁人可不认。
或者,你和旁人说,孩子在楼下玩“火箭”(二踢脚)…?

汉代、唐代战争中用的“火箭”是典籍里面的叫法,大家都认可。
[253 楼] 超值是硬道理 [泡菜]
24-10-7 10:13
wan 发表于 2024-10-07 08:20
电车即使不能秒油车也不能否认电车有极强的竞争力,多个方面对油车有优势。
如果插混也算上,我不认为纯燃油车还有什么优势。

同价位电车已经能秒油车了,油车没什么优势了。圆周运动的电动机肯定比往复运动的发动机平稳宁静。电车无需要什么排气管加处理器,也不需要启动马达,电喷。
[252 楼] noricher76 [泡菜]
24-10-7 10:11
funder 发表于 2024-10-07 10:06
不用纠结于名字,如果认为名字是区分标准,那么在火药诞生之前的汉代,就已经有“火箭”了。...

名字很重要啊,事物都有“名字”,你我也有,这可不兴乱叫。
标准就少的多了。
你叫“二踢脚”、汉代的啥玩意…叫“火箭”,是你的自由,不过旁人可不认。
或者,你和旁人说,孩子在楼下玩“火箭”(二踢脚)…?
发布自 iOS客户端
[251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24-10-7 10:06
noricher76 发表于 2024-10-07 09:02
那为什么你叫它“二踢脚”,叫“火箭”啊,你自己不就搞区分?
100年前,电车就叫电车,不叫“电踢脚”…

不用纠结于名字,如果认为名字是区分标准,那么在火药诞生之前的汉代,就已经有“火箭”了。
一项新技术要满足三个标准:创新性(新手段、新方法、新工艺等)、实用性(性能有提升)和可行性(可以实现,不是纸面空想,区别于科幻或者玄幻)。虽然技术的发展,很多产品的路线都会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看似回到了老路,但实际是老瓶装新酒。举个例子,最早的大炮没有膛线,是滑膛炮,威力和精度很差,后来线膛炮取代了滑膛炮,炮弹可以做成长枣核型,自旋稳定,射程、精度和威力大增。但是到了六七十年代后,※※又重新开始安装滑膛炮,并成为了※※炮主流。这时候的滑膛※※炮其工艺、性能都和原始滑膛炮不可同日二语。
[250 楼] 超值是硬道理 [泡菜]
24-10-7 10:03
大大菜 发表于 2024-10-06 14:23
我想换纯电车,电表都装好了。但最近小红书一直给我推送各种自燃,热情又被浇灭了。

油车带T的温度太高也是容易自燃的,而且随着磨损加大,油耗,性能都会下降。
[249 楼] tukela [泡菜]
24-10-7 09:54
wan 发表于 2024-10-07 08:20
电车即使不能秒油车也不能否认电车有极强的竞争力,多个方面对油车有优势。
如果插混也算上,我不认为纯燃油车还有什么优势。

纯燃油车的工程成熟度高啊,真正的成熟产品,稳定可靠性高。
这玩意吧,不是非A即B的二选一,没啥好坏,看自己的需求在哪儿。喜欢啥买啥呗。就是楼主看中宋DMI,我更喜欢CC猛龙。
[248 楼] noricher76 [泡菜]
24-10-7 09:02
tianman 发表于 2024-10-07 01:17
显然在你看来,只要原理没差异就是一样的东西。
所以按照你的“原理”,火箭和二踢脚的原理也没有差异。所以,现在的火箭就动力系统而言和过去的二踢脚没有区别。至于材料和性能的提升,那是必然的,毕竟不是复古,复刻。...

那为什么你叫它“二踢脚”,叫“火箭”啊,你自己不就搞区分?
100年前,电车就叫电车,不叫“电踢脚”…
发布自 iOS客户端
[247 楼] noricher76 [泡菜]
24-10-7 08:59
wan 发表于 2024-10-07 08:20
电车即使不能秒油车也不能否认电车有极强的竞争力,多个方面对油车有优势。
如果插混也算上,我不认为纯燃油车还有什么优势。...

纯油对比插混的优势就是—-它纯油啊。
插混和纯油关系又不是1+1》2的关系…
发布自 iOS客户端
[246 楼] wan [泡菜]
24-10-7 08:20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10-06 23:24
按你的逻辑,现在的油车和一百多年前比,也是两个玩意。那个时候的油车,自动挡没,也没有增压发动机,也没啥电控,更没有自动泊车和车机系统。额。现在的油车和那个时候的比,就是一个新物种
现在电车挤压燃油车空间,这是事实,不可否认。但这个更多是...

电车即使不能秒油车也不能否认电车有极强的竞争力,多个方面对油车有优势。
如果插混也算上,我不认为纯燃油车还有什么优势。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245 楼] tianman [泡菜]
24-10-7 01:17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10-06 23:13
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是靠燃油发动机吗?还不是电机。只是电线取电而已。而且,过去的电车也有电池的,只是不像现在那么完善。核心的东西(原理)没差异。所以,现在的电车,就动力系统而言,和过去的没有区别。至于材料和性能的提升,那是必然的,毕竟不是复古,复刻。...

显然在你看来,只要原理没差异就是一样的东西。

所以按照你的“原理”,火箭和二踢脚的原理也没有差异。所以,现在的火箭就动力系统而言和过去的二踢脚没有区别。至于材料和性能的提升,那是必然的,毕竟不是复古,复刻。
[244 楼] stevenkoh [泡菜]
24-10-7 00:17
只是玩 发表于 2024-10-06 22:39
你可能开车,遇到的紧急情况少吧。
实际刹车距离,和刹车钳质量,轮胎质量,车重、车速,路表面状况都有很大关系。那么具体到每一辆车,每一个路况,在这么多变量因素下,很可能电车实际刹车距离比油车远。那种0.05秒执行差异有何实际意义。还有,具体到上述各种因...

电机的动力扭矩响应是比油车快得多,是数量级的提升。我举个例子:地下停车场常铺一种专用停车漆,转弯的时候有声音。我开油车的时候没啥反应,但开电车的时候经常发现ESP介入,反向盘有反馈,说明检测到微量的侧滑之类的。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混动电驱车的实时四驱可以达到传统燃油车的全时四驱的效果。大家知道燃油全时四驱费油,托森的几乎已经绝迹。但燃油的适时四驱反应不佳。而电驱的实时四驱都有成熟的货架产品,使得车辆行驶更安全。混动电四驱可以做到在高速公路都是两驱省※※驶,而保持ESP实时监控。如遇突发情况,可以非常快速的用电机扭矩补足转向或修正转向,使得行车更安全。

10年的唐2015就有这类技术。腾势D9 的后电机只有40kw,这类MPV自然不是越野四驱,这个后电机高速行驶是不用的,就是为了行车安全。弥补突发情况的过度转向或转向不足。所以,并不一定是刹车,更多的是通过电机扭矩补足转向。这个因为很快,电光火石,平时并不知道,而且很快就退出,又成为普通省油的前驱车了。
[243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6 23:24
wan 发表于 2024-10-06 19:25
今天的电车和一百多年前的电车是两个玩意。
20世纪初的电池,电机,电控都比今天的落后一大截,电力工业也没现在发达,充电不方便。
一百年前的电车和燃油车比毫无竞争力,而今天的电车已经严重挤压燃油车空间了。

按你的逻辑,现在的油车和一百多年前比,也是两个玩意。那个时候的油车,自动挡没,也没有增压发动机,也没啥电控,更没有自动泊车和车机系统。额。现在的油车和那个时候的比,就是一个新物种

现在电车挤压燃油车空间,这是事实,不可否认。但这个更多是市场行为和政策行为。不是说电车就可以秒油车了,也不是说,智驾这种,油车就不适用了。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10-06 23:25
[242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6 23:13
tianman 发表于 2024-10-06 20:45
这不符合实际。
实际上,※※上作为乘用车的电动车和蒸汽车一样,出现过但始终没有“盛”过。
众所周知,所谓的“电车”其实是指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而不是电动汽车。
今天的电动车并不是※※上电动车的延续,完全是现代技术打造的产品,其架构、材料、技术都是全新...

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是靠燃油发动机吗?还不是电机。只是电线取电而已。而且,过去的电车也有电池的,只是不像现在那么完善。核心的东西(原理)没差异。所以,现在的电车,就动力系统而言,和过去的没有区别。至于材料和性能的提升,那是必然的,毕竟不是复古,复刻。

油车,也分柴油机和汽油机,油车的发动机也是不断进化升级的,技术也是不断升级的,难道现在的油车就不是过去油车的延续。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10-06 23:14
[241 楼] 虚化 [资深泡菜]
24-10-6 22:43
noricher76 发表于 2024-10-06 10:21
我看到是,今、明二年免3万以内。后2年减半,也就是说“至少”4年内,油车比电车竞争力更强?
30万以上电车占比多少?

油车随地排放污废气污染空气,属于环保政策淘汰对象,电车的减免政策等价于向油车收排放税,未来油价继续提高也等价于向油车征收排放税
[240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6 22:40
IEC909 发表于 2024-10-06 19:38
基建狂魔也不能像孙悟空那样任意妄为,吹口气就能变出想要的东西来,也要讲究投入产出比,地铁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收紧很多了,给护栏加联网功能这种根本不可能全面推广。
你可能忘了,电车的刹车系统跟油车是一样的,何来反应更快这一说?汽车的三大系统动力刹车转...
他忽视了刹车的根本问题,在于刹车距离是多因素决定的结果。车重,车速、轮胎、路况不谈,空谈那么0.05秒就带来了1-2米的刹车距离。
[239 楼] 只是玩 [泡菜]
24-10-6 22:39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4-10-06 14:23
当然有意义,50毫秒的执行差别,刹车的结果就能有1-2米的差距,关键时刻能救人命。
如果是加速躲避就更不用说了,
内燃机响应时间比较长,一个地板油踩到底,至少要等待 节气门全开的时间+1个进气冲程的时间+1个做功冲程的时间 才能输出当前转速下的最大扭...

你可能开车,遇到的紧急情况少吧。

实际刹车距离,和刹车钳质量,轮胎质量,车重、车速,路表面状况都有很大关系。那么具体到每一辆车,每一个路况,在这么多变量因素下,很可能电车实际刹车距离比油车远。那种0.05秒执行差异有何实际意义。还有,具体到上述各种因素影响下,你怎么就算出来0.05秒,就能带来1-2米的差距?还有油车行驶这么多年,有多少是少那0.05秒就导致事故的?在不同刹车距离的油车中,是不是就是刹车距离长的,更容易追尾,或出人命?真正老司机,都是靠预判的,预判远比那0.05秒重要的多。这个也是今后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何事都是有个范围的,包括电车与电车,也存在性能差异,只要在这个范围内,都是可行的。所以,这不是油车不如电车智能化的原因。

不论油车,还是电车。真正导致危险的是人的延迟,包括预判和反应速度,也就是驾车熟练程度。但以后人工智能替代人工,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的智驾技术,不管油还是电,只能说对新手友好。
只是玩 编辑于 2024-10-06 22:54
[238 楼] 虚化 [资深泡菜]
24-10-6 22:34
未泡过的菜 发表于 2024-10-06 07:28
持这种观点的只能说你们以前所接触到的油车太低阶了,2000年前后上市的凌志LS400就已经装备了卫星导航、自动巡航、自适应升降头枕等功能,而目前新能源的智能化有哪些在油车上没实现呢?
至于说缺钱买油车的更是令人笑掉大牙的花子心态,即使你有能力凑够钱去...

当年诺基亚粉也是这么酸智能机的
[237 楼] taylor1984 [泡菜]
24-10-6 22:19
funder 发表于 2024-10-06 21:49
传统车企的喉舌似乎一直很鄙视某些新势力宣传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传统油车其实也不是没有这些东西,只是要花钱,花很多的钱才能装上。消费者开心是因为终于以可以负担的价格拿到了这些东西。

都是嘴上闹闹,身体诚实的很,看看宝马那个大连屏
另外全触控的风气就是奥迪带起来的
[236 楼] seraphwang [资深泡菜]
24-10-6 22:13
2万块的二手油车不香吗,剩下的钱都够你以后十几年油钱了。
[235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24-10-6 22:01
funder 发表于 2024-10-06 21:49
传统车企的喉舌似乎一直很鄙视某些新势力宣传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传统油车其实也不是没有这些东西,只是要花钱,花很多的钱才能装上。消费者开心是因为终于以可以负担的价格拿到了这些东西。

太多了,空气悬挂,座椅通风按摩加热,电吸门,双层隔音玻璃等等,以前油车时代都是要花很多很多钱才能选装的舒适配置,被国产品牌一股脑都变标配,配件国产化本地化后价格全部打下来。
[234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24-10-6 21:49
huhuzz 发表于 2024-10-06 21:00
不是油车不行,是时代变了。
车企难道不应该研究消(jiu)费(cai)者愿意为哪些噱头买单吗?
或者换个说法,这就是车企在cn市场营销失败!

传统车企的喉舌似乎一直很鄙视某些新势力宣传冰箱彩电大沙发。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传统油车其实也不是没有这些东西,只是要花钱,花很多的钱才能装上。消费者开心是因为终于以可以负担的价格拿到了这些东西。
[233 楼] funder [望远镜&天文版主]
24-10-6 21:43
noricher76 发表于 2024-10-06 19:34
对啊,电车一直在进步,油车也一直在进步。
然后电车先盛后衰,被油车压制100多年,优秀的不是—-油车吗?

在之前的100年油车优秀,到了二零一几年到二几年,新能源车(包括电车和混动车)变得更加优秀,这是技术进步导致的变化。
[232 楼] huhuzz [泡菜]
24-10-6 21:00
未泡过的菜 发表于 2024-10-06 07:28
持这种观点的只能说你们以前所接触到的油车太低阶了,2000年前后上市的凌志LS400就已经装备了卫星导航、自动巡航、自适应升降头枕等功能,而目前新能源的智能化有哪些在油车上没实现呢?
至于说缺钱买油车的更是令人笑掉大牙的花子心态,即使你有能力凑够钱去...

不是油车不行,是时代变了。
车企难道不应该研究消(jiu)费(cai)者愿意为哪些噱头买单吗?
或者换个说法,这就是车企在cn市场营销失败!
发布自 iOS客户端
[231 楼] tianman [泡菜]
24-10-6 20:45
noricher76 发表于 2024-10-06 19:34
对啊,电车一直在进步,油车也一直在进步。
然后电车先盛后衰,被油车压制100多年,优秀的不是—-油车吗?

这不符合实际。
实际上,※※上作为乘用车的电动车和蒸汽车一样,出现过但始终没有“盛”过。
众所周知,所谓的“电车”其实是指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而不是电动汽车。

今天的电动车并不是※※上电动车的延续,完全是现代技术打造的产品,其架构、材料、技术都是全新的,和当年的东西共同之处只有“用电”而已,这就类似于二踢脚和火箭,相同之处仅仅是原理一样罢了。

[230 楼] IEC909 [泡菜]
24-10-6 19:38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4-10-06 12:35
在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看来,没什么是不可能的,一旦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肯定会大面积铺开普及。
据工信部公开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一、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

基建狂魔也不能像孙悟空那样任意妄为,吹口气就能变出想要的东西来,也要讲究投入产出比,地铁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收紧很多了,给护栏加联网功能这种根本不可能全面推广。
你可能忘了,电车的刹车系统跟油车是一样的,何来反应更快这一说?汽车的三大系统动力刹车转向,后两项电车与油车没区别,所谓的电机响应快最终只是体现在整车加速上,路上跑的车加速从二点几秒到几十秒的都有,影响他们安全行驶吗?
从理论上讲来讲内燃机每个气缸的每个做功冲程的点火时机、喷油量、进气量都是受ECU控制的,对4缸机来说每转至少有两次调节机会,算下来这个也是毫秒级的。而对电动机来说,本身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率也是有限制的,也要遵循电工学基本定律。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229 楼] noricher76 [泡菜]
24-10-6 19:34
tianman 发表于 2024-10-06 19:26
这就不是您自己的逻辑么?
要知道,同样是汽油发动机,还不断出现发动机新技术呢,按照您的说法,汽油机也不存在新技术了么?
同样的道理,100年前的电车和今天的电动汽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就像古代二踢脚和现代火箭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一样。...

对啊,电车一直在进步,油车也一直在进步。
然后电车先盛后衰,被油车压制100多年,优秀的不是—-油车吗?
发布自 iOS客户端
[228 楼] 男人心似海深 [资深泡菜]
24-10-6 19:31
tianman 发表于 2024-10-06 19:26
这就不是您自己的逻辑么?
要知道,同样是汽油发动机,还不断出现发动机新技术呢,按照您的说法,汽油机也不存在新技术了么?
同样的道理,100年前的电车和今天的电动汽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就像古代二踢脚和现代火箭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一样。...

我帮你配图😁
发布自 色影无忌小程序
[227 楼] tianman [泡菜]
24-10-6 19:26
noricher76 发表于 2024-10-06 18:53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油车的发明人不是德国人本茨,而某发明板车的古人?
电车就是电车,100年前的是电车,现在的也是。
这100多年,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是油车…

这就不是您自己的逻辑么?

要知道,同样是汽油发动机,还不断出现发动机新技术呢,按照您的说法,汽油机也不存在新技术了么?
同样的道理,100年前的电车和今天的电动汽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就像古代二踢脚和现代火箭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一样。
[226 楼] wan [泡菜]
24-10-6 19:25
noricher76 发表于 2024-10-06 11:12
关键词—-“新”,但电车不新。...

今天的电车和一百多年前的电车是两个玩意。
20世纪初的电池,电机,电控都比今天的落后一大截,电力工业也没现在发达,充电不方便。
一百年前的电车和燃油车比毫无竞争力,而今天的电车已经严重挤压燃油车空间了。
发布自 安卓客户端
[225 楼] tianman [泡菜]
24-10-6 19:19
男人心似海深 发表于 2024-10-06 14:23
当然有意义,50毫秒的执行差别,刹车的结果就能有1-2米的差距,关键时刻能救人命。
如果是加速躲避就更不用说了,
内燃机响应时间比较长,一个地板油踩到底,至少要等待 节气门全开的时间+1个进气冲程的时间+1个做功冲程的时间 才能输出当前转速下的最大扭...

毫秒级响应确实是有意义,但并不是安全关键。
驾驶包括自动驾驶的安全基础是预见性防御。
紧急处置只是最后的补救措施。此时确实是越快越好,但是机械系统的其实无法做到同步响应的,而且过于激进的动作本身也可能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