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是道-北美大幅﹣最新項目,810宽头大PK
233637 2500
[1845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3-11-17 14:36
综合起来喜欢狗狗,不过你这只是土豪狗,怕养不起。
[1844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6 23:36
highpeak 发表于 2013-11-16 11:11
dagor, Macro, and Fuji


你说时综合还是单项?

这起码说明白了这微距镜不能拍远景和常规头不能拍微距的说法是不成立的,当然厂家不傻,应应当当我们拍微距就得买微距镜

以下内容由 Polarlight 于 2013-11-17 00:26 补充
可惜G-Claron那部分搞坏了,不过也好,反正现在有一支更“正规”的“制版头” 继续PK!
[1843 楼] highpeak [资深泡菜]
13-11-16 11:11
dagor, Macro, and Fuji
[1842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6 10:07
谁好眼神儿的来掰一掰,@村长

远景好像Macro-Sironar/Commercial Ektar胜出,微距我看好像是Apo-Symmar跟Dagor比较好一点。

这都不排除拍时的对焦有差误,基本上每个头安上都得重新对焦的。

[1841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6 09:36
远景的截图
[1840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6 02:10
微距截图
[1839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5 00:30
schar 发表于 2013-11-12 10:56
期待见到G-claron的真面目,这个镜不一般。


Dagor版的G-claron,跟金狗来张合拍
[1838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5 00:15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3-11-13 14:06
我本咸鱼青菜就饭的凡人,一看见“神”字就胆战心惊,只好对那些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神敬而远之。

继续等着观看、欣赏、学习。


哈哈,老大心胸广阔,不像某些人那么傻不愣登的,看见名不正言不实的虚摆就要去PK,

虽然PK神话是很吃力不讨好得事儿,毕竟肯定有那么一帮人爱神话和需要神话,跟逻辑和科学没有什么关系。

不过PKPK是有益于心身的,不然很容易迷信得把自己也感动了(有利益/目的/企图的不算)

[183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4 11:38
新来的小个子

Schneider Repro Claron 210mm F/9, 0号快门,像圈刚刚好够810。

比Geronar小了一圈,比203老黄大一点点。
以下内容由 Polarlight 于 2013-11-14 13:46 补充
Repro Claron头是 46度视角的4/4 Dialyte设计(跟Artar同类)。对比下后期的G-Claron是64度视角的6/4 Plasmat设计.

虽然这些Artar/Repro-Claron/G-claron原来都是给制版机上用的,但实际拍摄中它们对远距离的演绎也是一流的。

Schinerider本身多年前自己也说了:

http://www.schneideroptics.com/photography/large_format_lenses/g-claron/: "The G-Claron may also be used for distances up to infinity by stopping down to f/22 or less..
[1836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4 04:33
肥仔春 发表于 2013-11-13 19:11
PL, 那只Steinheil 的210頭


甘大只野,好壮观啊
[1835 楼] 肥仔春 [资深泡菜]
13-11-13 19:11
PL, 那只Steinheil 的210頭
[1834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3-11-13 14:06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3-11-12 03:45
一把凿子在Michaelangelo手里敲出了David, 在我手里就是一个镇纸的大铁钉子,这就是镜头的差异

高反差低反差就像夏兄说的,镜头本身能左右的含份不大,远远没有光线+曝光/冲洗的影响大,如果真的要控制反差的话还是得注重在片子/光线的选择,拍摄手法,冲洗等等。当然那就少了好多YY器材(老神头)的乐趣

嗯,还没PK完,还要看看截图的细节,加上还有G-claron的重拍,新来的小210mm头。。。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3-11-13 00:45
忍不住想在PL兄这里吐吐槽,一圈镜头玩下来,发现差的镜头其实比牛头还珍稀。
以下如果按照无忌众多玩家的观点来总结:现代镜头不说了,素质都高,但缺乏味道;老镜头里,protar、 collinear、heliar、dagor是比较出名的结构,这些结构里面,几乎都是好头,只有protar美国的博士伦版本不太推崇,但也有人说质量差异大,遇到好的也依然好。然后是比较不被看好的tessar和三焦段镜头,但也被亚当斯用得很好。再不被看好的RAPID RECTILINEAR镜头,也被维斯顿的青椒定格了。美国镜头大师们用过很多,德国的就更好了,法国的据无忌推崇比德国更好,英国的似乎也不差。还有什么差的呢?好像只有现代日本头了。。。。。。日本头真的差吗?俺迷茫了。。。。。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3-11-13 13:35
哈哈,太精辟了!

话说不被国人推崇的博士伦Protar,我敢打赌大部分说B&L版Protar质量差异大的人都是道途听说的,更多很可能连摸都没摸过博士伦的镜头.

问题是这话很好说,高档洋气有品味也没有任何的负担,因为基本上没人能推翻这种说法。这Protar四,五十年代已经停产,就算谁有那样的雄心想去PK刚下生产线的protar也没那样的可能,就算有人去收集上百个B&L Protar V和对等的上百个CZJ Protar V比较过也没啥意义。老头过了这麼多年在不同用家手里翻来覆去的,本身折磨的程度就可以形成相当可观的性能差距。

加上,好像这美国产家就不如人的逻辑对那些崇拜欧洲名牌的人是挺理所当然的

对那镜头/老头味儿的需求不难理解,从技术/艺术上求突破不容易,弄个老头来加点辣那片子就兀然有点突出了。那个差的镜头比牛头还珍稀这可能还说没到位,说不定那天什么差的头也会被挖掘成为抢手货来拍缺陷美


“发现差的镜头其实比牛头还珍稀。”“说不定那天什么差的头也会被挖掘成为抢手货来拍缺陷美。”

两位的观点太精僻了!
我也没能脱俗,在师傅的帮忙下捡便宜去体验了一把“缺陷美”。这不被夏罗多吉老师一说,又挑起PL曾经下的毒了。或者再去捡便宜买只RR拍拍胡萝卜、洋葱?(青椒已经有大师拍了,无法超越)

我本咸鱼青菜就饭的凡人,一看见“神”字就胆战心惊,只好对那些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神敬而远之。

继续等着观看、欣赏、学习。

本帖最后由 闲云居士 于 2013-11-13 14:21 编辑

[1833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3 13:35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3-11-13 00:45
忍不住想在PL兄这里吐吐槽,一圈镜头玩下来,发现差的镜头其实比牛头还珍稀。
以下如果按照无忌众多玩家的观点来总结:现代镜头不说了,素质都高,但缺乏味道;老镜头里,protar、 collinear、heliar、dagor是比较出名的结构,这些结构里面,几乎都是好头,只有protar美国的B博士伦版本不太推崇,但也有人说质量差异大,遇到好的也依然好。然后是比较不被看好的tessar和三焦段镜头,但也被亚当斯用得很好。再不被看好的RAPID RECTILINEAR镜头,也被维斯顿的青椒定格了。美国镜头大师们用过很多,德国的就更好了,法国的据无忌推崇比德国更好,英国的似乎也不差。还有什么差的呢?好像只有现代日本头了。。。。。。日本头真的差吗?俺迷茫了。。。。。


哈哈,太精辟了!

话说不被国人推崇的博士伦Protar,我敢打赌大部分说B&L版Protar质量差异大的人都是道途听说的,更多很可能连摸都没摸过博士伦的镜头.

问题是这话很好说,高档洋气有品味也没有任何的负担,因为基本上没人能推翻这种说法。这Protar四,五十年代已经停产,就算谁有那样的雄心想去PK刚下生产线的protar也没那样的可能,就算有人去收集上百个B&L Protar V和对等的上百个CZJ Protar V比较过也没啥意义。老头过了这麼多年在不同用家手里翻来覆去的,本身折磨的程度就可以形成相当可观的性能差距。

加上,好像这美国产家就不如人的逻辑对那些崇拜欧洲名牌的人是挺理所当然的

对那镜头/老头味儿的需求不难理解,从技术/艺术上求突破不容易,弄个老头来加点辣那片子就兀然有点突出了。那个差的镜头比牛头还珍稀这可能还说没到位,说不定那天什么差的头也会被挖掘成为抢手货来拍缺陷美

[1832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3-11-13 00:45
忍不住想在PL兄这里吐吐槽,一圈镜头玩下来,发现差的镜头其实比牛头还珍稀。
以下如果按照无忌众多玩家的观点来总结:现代镜头不说了,素质都高,但缺乏味道;老镜头里,protar、 collinear、heliar、dagor是比较出名的结构,这些结构里面,几乎都是好头,只有protar美国的博士伦版本不太推崇,但也有人说质量差异大,遇到好的也依然好。然后是比较不被看好的tessar和三焦段镜头,但也被亚当斯用得很好。再不被看好的RAPID RECTILINEAR镜头,也被维斯顿的青椒定格了。美国镜头大师们用过很多,德国的就更好了,法国的据无忌推崇比德国更好,英国的似乎也不差。还有什么差的呢?好像只有现代日本头了。。。。。。日本头真的差吗?俺迷茫了。。。。。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3-11-13 00:53 编辑

[1831 楼] schar [老坛泡菜]
13-11-12 10:56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3-11-12 03:45
一把凿子在Michaelangelo手里敲出了David, 在我手里就是一个镇纸的大铁钉子,这就是镜头的差异

高反差低反差就像夏兄说的,镜头本身能左右的含份不大,远远没有光线+曝光/冲洗的影响大,如果真的要控制反差的话还是得注重在片子/光线的选择,拍摄手法,冲洗等等。当然那就少了好多YY器材(老神头)的乐趣

嗯,还没PK完,还要看看截图的细节,加上还有G-claron的重拍,新来的小210mm头。。。


期待见到G-claron的真面目,这个镜不一般。
[1830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2 03:45
闲云居士 发表于 2013-11-10 19:37
看来镜头的差异的确很小,也许与拍摄制片者的审美与技术水平高低关系更大。

PK完了?


一把凿子在Michaelangelo手里敲出了David, 在我手里就是一个镇纸的大铁钉子,这就是镜头的差异

高反差低反差就像夏兄说的,镜头本身能左右的含份不大,远远没有光线+曝光/冲洗的影响大,如果真的要控制反差的话还是得注重在片子/光线的选择,拍摄手法,冲洗等等。当然那就少了好多YY器材(老神头)的乐趣

嗯,还没PK完,还要看看截图的细节,加上还有G-claron的重拍,新来的小210mm头。。。

[1829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3-11-11 21:40
PK完了?结论呢??
[1828 楼] 闲云居士 [陈年泡菜]
13-11-10 19:37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3-11-9 10:38
差异有肯定有,但有膜跟没镀膜在受控制的拍摄环境下拍出的差距很小,远远没有胶片本身跟曝光/冲洗影响大。

对,我扫时也是类似地扫,就是更细一点,也看中灰值在哪来调。。

继续上微距片。


看来镜头的差异的确很小,也许与拍摄制片者的审美与技术水平高低关系更大。
[182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0 14:22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3-11-10 10:12
微距最喜欢金狗的,立体感和整体反差最舒服,反而罗顿的210微距怎么那么灰?没有立体感了。PL兄这是灯光?光线应该没变化吧。

其实反差这事,说实话镜头差异确实不会影响拍摄结果,还是现场光线、胶片、曝光、冲洗、放大的控制要重要得多。虽然我放大才开始尝试,不过也发现其实相纸的宽容度要比胶片记录的低得多,同样的镜头拍摄的,室外阴天大多需要加一点反差,室内场景很多时候就不需要加了。我估计很多人其实并不一定是喜欢镜头本身反差低的效果,而是觉得反差低点,更方便后期而已。影调反差的适度,应该是自己对片子的理解,而不是交给镜头去理解。


不是,是自然光。。。这些反差弄的够累的, 跟远景的那套一样,弄了个版本之后就对照着PS,后来都有点晕就胡乱点了几下就弄上桌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拍是那光线有变化。

理论上来说,区域系统功夫到家的话那是不需要低反差来方便后期的。 这是暗房传统出片的后期,不是PS+酥麻出片。
[1826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10 14:04
还上漏了Protarlinse的片子。

CZJ Protarlinse VII 7"(180mm) F/7
[1825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3-11-10 10:12
微距最喜欢金狗的,立体感和整体反差最舒服,反而罗顿的210微距怎么那么灰?没有立体感了。PL兄这是灯光?光线应该没变化吧。

其实反差这事,说实话镜头差异确实不会影响拍摄结果,还是现场光线、胶片、曝光、冲洗、放大的控制要重要得多。虽然我放大才开始尝试,不过也发现其实相纸的宽容度要比胶片记录的低得多,同样的镜头拍摄的,室外阴天大多需要加一点反差,室内场景很多时候就不需要加了。我估计很多人其实并不一定是喜欢镜头本身反差低的效果,而是觉得反差低点,更方便后期而已。影调反差的适度,应该是自己对片子的理解,而不是交给镜头去理解。

本帖最后由 夏罗多吉 于 2013-11-10 10:14 编辑

[1824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1:01
C.P.Goerz 8 1/4" F/6.8 Dagor
[1823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1:00
Rodenstock 210mm F6.8 Geronar
[1822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0:58
Rodenstock 210mm F/5.6 Macro
[1821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0:57
Fujinon-W 210mm F/5.6
[1820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0:56
Kodak Anastigmat 203mm F/7.7
[1819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0:45
Voigtlander Collinear Series II 7 7/8
[1818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0:43
Commercial Ektar 8 1/4"
[1817 楼] Polarlight [资深泡菜]
13-11-9 10:38
夏罗多吉 发表于 2013-11-9 09:32
反差我感觉还是有些差别的,感觉镀膜的影响比较大,我扫图一般原始文件是如下图调整色阶扫的,出来都很灰,再PS调整。但原始文件出来后,不同镜头还是有少许差异。


差异有肯定有,但有膜跟没镀膜在受控制的拍摄环境下拍出的差距很小,远远没有胶片本身跟曝光/冲洗影响大。

对,我扫时也是类似地扫,就是更细一点,也看中灰值在哪来调。。

继续上微距片。

210mm F/9 G-claron, 这次不但欠曝,还漏光来了,看来有higher power不让这次PK完成
[1816 楼] 夏罗多吉 [资深泡菜]
13-11-9 09:32
Polarlight 发表于 2013-11-7 22:31
反差这回事儿挺不好说。原图是灰灰的,因为我扫时把高低都扫上(不自动)现在看见的反差都是PS出一个标本放旁边,其他跟着它看着大概弄的。

选择这个场景是标准是得阴天(能保持长时间内光线不怎么变化),有丰富的影调(II-VIII),中心部位是不能动(来固定焦点)


反差我感觉还是有些差别的,感觉镀膜的影响比较大,我扫图一般原始文件是如下图调整色阶扫的,出来都很灰,再PS调整。但原始文件出来后,不同镜头还是有少许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