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国家不积极推广电动车,而改推氢能源车了,原因在这
17840
554
[524 楼] tttmars
[禁言中]
19-6-18 21:29
|
[523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21:23
|
[522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21:16
jkai0330 发表于 2019-6-18 19:16 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只有两种,一个是太阳,另一个是核能。 也就是除了核能,其它任何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 但是石油是一次能源,后期提炼出各种产品,比如汽油,它的能量是娘胎里带的。 氢气是二次能源,地球上不自然存在(极微量),它的能量是人类通过科技加进去的。 这个有着本质的不同。 至于你说的例子,都是自己想的,氢的制造、存储、安全成本居高不下,没什么好杠的。 |
[521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20:58
|
[520 楼] 裸男驾车
[泡菜]
19-6-18 20:43
tttmars 发表于 2019-06-18 19:11 老T你还没说他这石油现成论的毛病啊!石油是现成的跟河水一样咱们盛出来往车里一加车就走了吗?开采多少成本,提炼加工多少成本?都不是成本吗?运输储存呢?算氢燃料时全算上,算电时从家里算?石油更是现成的?得把脑子洗洗了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519 楼] jkai0330
[资深泡菜]
19-6-18 19:16
玩的美 发表于 2019-6-18 12:22 照你逻辑,其实电是无本生意了,水是地球本来就有自然的,不要你出一分钱。。所以水电不要成本的。。。其实煤电也不要成本,煤也是自然资源啊。。核电就更不用说了,核元素都是地球现成的。。。哈哈。。。所以,结论是:用电生产氢根本不需要成本啊!!!哈哈 我用马和车跟你举例,成本、能量和最终效率是两回事。。。你就转不个弯弯呢。。。 说直白点,汽车用电200焦耳不如烧氢100焦耳所创造的效率大。。你忽略了运用能量的方式不同。。。 因为用电,不但要生产电池,还要你等充电时间,假如平均一辆车每300公里就要花5个小时等充电,1000万辆车每300公里就是5000万个小时,1亿辆车就是5亿个小时。。你想想这对资源流通效率和社会运转效率延迟有多大。。。因为拖延了社会效率,整个社会运转都会增加成本,你那节约出来的电成本早就被浪费出几万几亿倍了。。 换句话说,多用的焦耳,是用来买时间的!!!! 本帖最后由 jkai0330 于 2019-6-18 19:32 编辑 |
[518 楼] tttmars
[禁言中]
19-6-18 19:12
|
[517 楼] tttmars
[禁言中]
19-6-18 19:11
玩的美 发表于 2019-6-18 12:22 你还没接着算,氢燃料电池本身的最高效率只有60%,远低于电动车动力电池的放电效率。 |
[516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17:14
对比下,
![]() 实况转播时,爆炸时,解说员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是这样说的: “这肯定不是正常的分离模式....我只看到固体助推火箭....航天飞机呢,我看不到它们,航天飞机去了哪里?” 航天飞机去了哪里?没了,一下子成了碎片 ![]() |
[515 楼] halfdome
[泡菜]
19-6-18 13:44
nhyygb 发表于 2019-06-18 11:07 说是水电解氢,不用电?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
[514 楼] halfdome
[泡菜]
19-6-18 13:36
玩的美 发表于 2019-06-18 12:52 美国买了好几百台俄国的煤油液氧发动机呢。 中国的新火箭也用煤油液氧发动机。 没有绝对安全的,相比而言煤油比氢安全得多,成本低得多。煤油出事还有机会逃生,氢出事就直接是大爆炸。 关于液氧煤油发动机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创造※※的Falcon火箭使用液氧/煤油梅林发动机、新锐的Antares火箭居然使用从俄罗斯购进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NK-33液氧煤油发动机、俄罗斯的新一代运载火箭Angara系列火箭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RD-191、美国的Atlas V火箭也使用俄罗斯的RD-180发动机、※※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CZ-7火箭使用YF-100和YF-115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战告捷令人鼓舞、连俄罗斯最近都爆出了拟将Atlas V上的RD-180液氧煤油发动机供应给※※……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06-18 13:51:23 |
[513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12:52
|
[512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12:22
jkai0330 发表于 2019-6-18 00:45 石油就是无本生意,这都要抬杠? 地下的油是自然资源,不要你出一分钱,它就在那儿。 比如你家如果有矿,就会有花不完的钱,花完了,明天再开采些就又有了。 ====说钱看来难以让你理解,说能量吧 100焦耳的能量,可以给电池充95焦耳,到车上至少剩90焦耳 100焦耳的能量,可以制出99焦耳的氢,然后压缩、液化、维持低温或压力,要花去19焦耳(业内最高水平了),到车上还剩80焦耳。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氢动力效率非常低。 ==== 从经济、效率、安全看,氢动力是所有绿色能源方案中最差的,没有之一。 |
[511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12:10
|
[510 楼] 玩的美
[泡菜]
19-6-18 11:55
|
[509 楼] nhyygb
[陈年泡菜]
19-6-18 11:07
|
[508 楼] halfdome
[泡菜]
19-6-18 09:51
nhyygb 发表于 2019-06-08 18:24 楼主无知,下结论轻率了。 氢做能源的主要问题是储存和运输,既要安全也要经济,至今没有很好的办法适合民用。 催化剂占生产总成本很小,节省多少也没太大意义。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06-18 10:05:18 |
[507 楼] halfdome
[泡菜]
19-6-18 09:31
电池满格 发表于 2019-06-18 09:27 最早的火苗呢?从里往外烧的哦。 燃料箱外壳是易燃材料会燃烧吗?没脑子!!! 肯定是燃料箱内部泄漏的少量氢先被引燃着火,然后大火把液氢储罐烧爆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06-18 09:39:29 |
[506 楼] 电池满格
[禁言中]
19-6-18 09:27
halfdome 发表于 2019-6-18 09:21 烧穿是个过程,你以为火箭纸糊的,一烧一个大窟窿,然后就爆炸了? 美国为什么买了很多俄罗斯发动机,因为价格便宜,只有美国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且美国因为投入航天飞机太多,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合适的火箭和火箭发动机。公开资料一大堆,然而你根本一窍不同的不知道。 连O型环都不知道,NASA的报告对你来说也是闻所未闻,这样都能巴拉巴拉这么多,说的好像自己比NASA的事故调查专家都要专业,掌握的资料都要多一样。脑子是个好东西,我只能说实在佩服你无知者无畏的勇气。 对你这种无知无畏又胡搅蛮缠各种造谣脑补的精神,我不再奉陪了,再奉陪下去只能是拉低我的智商了。再见。 本帖最后由 电池满格 于 2019-6-18 09:30 编辑 |
[505 楼] halfdome
[泡菜]
19-6-18 09:21
电池满格 发表于 2019-06-18 09:09 自己要有头脑,只会机械看材料代表没有分析能力,是木头脑子。 如果直接引燃液氢储罐,那就直接爆炸了。明白吗? 最早的火苗是从里往外的,肯定是先有少量燃料的燃烧。少量燃料哪里来?只能是液氢储罐泄漏的微量氢,被助推火箭泄漏的高温燃气的红外辐射引燃了,然后再引爆了液氢储罐。 因为氢极其不安全,俄国用煤油液氧发动机,美国也买了很多俄国的煤油液氧发动机,为啥?※※最新的火箭也用煤油液氧发动机。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06-18 09:27:16 |
[504 楼] 电池满格
[禁言中]
19-6-18 09:09
halfdome 发表于 2019-6-18 09:01 燃料罐烧穿了,当然是先起火后爆炸。燃料罐都烧穿了,烧穿后外面高温火箭还在烧,还能事故不容易发生?先烧个小洞,怎么个直接爆炸法? 从头到尾你对挑战者都是一无所知的臆测,有意思? 俄罗斯的联盟比美国自己的火箭都便宜,更别说比航天飞机一次几十亿了,差几十倍价格,美国人傻?还用贵的货?那段时间甚至美国人自己的火箭都装了大把毛子便宜发动机。 航天飞机的资料到处都是,你这样一无所知的臆测只会丢自己的脸。 另外,中国的发射神舟的长2F,阿波罗登月的土星5第二级都是氢氧发动机,欧洲阿利亚纳5,日本H2 1,2级都是氢氧发动机。火箭该不该用氢燃料。可能你比世界4大航天局更明白? |
[503 楼] halfdome
[泡菜]
19-6-18 09:01
电池满格 发表于 2019-06-18 00:46 从视频看,燃料箱先起火后爆炸,火苗是从内往外烧的,说明燃料箱内部先有少量氢燃烧,然后才引爆了液氢储罐。这少量氢哪里来?肯定是液氢储罐泄漏的。 虽然祸首是助推火箭泄漏的高温燃气,但是如果没有燃料箱内部液氢储罐泄漏的少量氢,事故也没那么容易发生。 如果是高温燃气直接引燃了液氢储罐,那就直接爆炸了,不会先起火然后再爆炸。 停飞航天飞机肯定是迫不得已,载人发射没了,国际空间站也受影响,只好依靠俄国的联盟号宇宙飞船接送宇航员,政治失分很多……肯定有没法根本解决的安全原因。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06-18 09:10:55 |
[502 楼] jkai0330
[资深泡菜]
19-6-18 01:06
如果直接把核电用于小车上,那肯定是最强的能源,但是现在还没有核反应堆微型化,核辐射还没破解,谁敢拿来用再民用车上? 如果你说的只是核电站产电,那对于汽车来说,其实跟水电火电没区别。。。电能源车的瓶颈不在如何产电,而是在于电池。。 氢能,跟石油一个道理,由氢能厂把车用氢给你生产好了,你直接去加氢站加氢就行了。。。跟加石油一样,不需要你自己去开采提炼。。不需要你自己用电来转化氢。。。 你这样想吧,用电生产氢,很正常,人类的任何产品都要用成本的。。关键是,多用掉的电,是用来买回你电能车充电耽误的时间的。。。人类发展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更先进吗?何为先进?效率就是先进的体现。。。缩短时间等于增加效率。。。。知道为什么电能汽车能以推广吗?因为充电时间慢,人的活动效率变低了。。。一个人的效率变低倒是无所谓,但如果整个社会效率都变低了,那事就大了,物竞天择,滚滚社会是不会选择效率变低的方式的。。。而且效率变低也等于成本的巨大浪费。。 本帖最后由 jkai0330 于 2019-6-18 01:16 编辑 |
[501 楼] 电池满格
[禁言中]
19-6-18 00:46
halfdome 发表于 2019-6-16 11:52 "委员会和参与调查的机构一致认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是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后现场连接处的O形密封圈损坏,因此,在火箭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燃气从插裙和U形槽之间的缝隙逸出,烧穿了外贮箱使液氢液氧燃烧并爆炸,造成机毁人亡。用 增 强摄影和计算机 图形测位法查明,火焰是从后现场连接处喷出来的,喷火点约在305°处 (对着喷管出口看,截面圆周线下中点为0°)。打捞队打捞到的碎片也证明,从291°到318°范围内有许多烧穿的孔洞。" |
[500 楼] jkai0330
[资深泡菜]
19-6-18 00:45
玩的美 发表于 2019-6-16 11:04 什么无本生意,开采运输提炼不要钱吗?这还不算啥,为了掌握石油,强国养兵争武,弱国贱身卖权。。。 至于你说先用100块的能源加工出氢,再由氢释放出90块的能量。。。我没算过,不知道你说这个计算法是不是正确。。(我觉得不可能正确,因为欧美一些国家氢车已经社会民用了,他们算不来账吗??) 即便是如你所说,但你没算过100元的电和90元的氢,哪个创造的价值大。。。 再说了,现在100元电转换成90元氢,以后说不定10元电就能转成900元氢。。(20年前一台486电脑卖2万,现在电脑比486强一万倍只卖3000。。如果折算货币年价比,相当于只卖当初的200元) 比如当初,马,据※※文献记载加急官文一天可送600里(以10个小时算),也就是说,马的持续速度可以达到1小时30公里。。。养匹马。。。养马的成本按现在算,一个月4000,养成年要10万。。 而汽车,最开始的汽车最快每小时8公里,就算造价也是10万、还烧煤的成本。。。 也就是说:当初,10万的马时速30公里,10万的汽车时速8公里。。同样的成本,马创造的价值比汽车高3倍多。。 但是现在,随便一辆几万的汽车能创造的价值比马何止百倍。。 如果按你的思维,世界永远骑马,就不发展当初成本高价值低的汽车了。。。 本帖最后由 jkai0330 于 2019-6-18 00:50 编辑 |
[499 楼] 电池满格
[禁言中]
19-6-18 00:39
|
[498 楼] nhyygb
[陈年泡菜]
19-6-18 00:36
|
[497 楼] 菠萝多多
[禁言中]
19-6-18 00:35
|
[496 楼] 电池满格
[禁言中]
19-6-18 00:33
halfdome 发表于 2019-6-16 00:29 o型环漏气你说喷口?你能先搞清楚O型环在哪再扯吗? 密封不是简单的靠o型环,百度上结构图很多,不能查一下? 航天飞机停飞原因非常明确-太贵。25亿美元一次,成本是火箭的20多倍。没什么没法取代的,载人有载人飞船,运货有货运飞船。25亿美元可不是小钱。 本帖最后由 电池满格 于 2019-6-18 00:48 编辑 ![]() |
[495 楼] 小于
[泡菜]
19-6-17 21:41
裸男驾车 发表于 2019-06-14 17:47 不要想得太理想,如果在空旷地方燃烧爆炸,按这么算岂不是绝对烧不了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9-06-17 21:4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