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大地上(五)驾车南北行(1)广州-武汉-北京-丹东
28269
1958
[81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9 13:24
洛阳龙门石窟—017
“宾阳三洞” “宾阳北洞” 阳北洞始凿于北魏,完工于唐代初年。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像,高约10米,结跏趺坐,双手平分指天地。阿弥陀佛像的手印,恰似卖萌可爱的“剪刀手”,经网络传播后迅速蹿红。这种手印或与唐代密宗修行有关系。结合双手的姿势来看,高举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这是一种颇能传达强烈意志的手印,右手姿势与大家习惯摆出的剪刀手类似,实为※※的巧合。 唐代以胖为美,丰满的佛像看起来比中洞佛像威严、刚强有力。 ![]() |
[81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9 13:19
洛阳龙门石窟—016
“宾阳三洞”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 |
[80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9 13:10
洛阳龙门石窟—015 “宾阳三洞” “宾阳中洞” 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 宾阳洞至今仍然让我们看到魏宣武帝他对父亲诚挚的孝心。宾阳洞无论是在※※佛教发展史上还是在美术发展史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
[80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1:16
洛阳龙门石窟—014
“宾阳三洞” “宾阳中洞”正面是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主的五尊雕像。释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通高8.4米,面部清秀、神情饱满、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释迦左右侍立着二※※、二菩萨(左文殊、右普贤)。二菩萨含睬若笑、温雅敦厚,给人以亲切感。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 |
[80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1:08
洛阳龙门石窟—013
“宾阳三洞” “宾阳中洞” ![]() |
[80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1:05
洛阳龙门石窟—012
“宾阳三洞” “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公元499年,魏孝文帝的第二个儿子元恪继位,史称魏宣武帝。元恪在继位的第二年,下诏在龙门山为父皇孝文帝开凿石窟,积德累功。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多万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 |
[80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1:01
洛阳龙门石窟—011
“伊阙佛龛之碑” 碑文屡遭拓印已看不清了,还是看拓片欣赏秀美的唐楷书法。 ![]() |
[80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1:00
洛阳龙门石窟—010
“伊阙佛龛之碑” 碑文屡遭拓印已看不清了,还是看拓片欣赏秀美的唐楷书法。 ![]() |
[80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0:57
洛阳龙门石窟—009
“伊阙佛龛之碑” “伊阙佛龛之碑”,由唐太宗时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令、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这通碑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字形奇伟秀美,是唐楷书法艺术的珍品。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死后做功德而开凿,碑文中并有大量粉饰、美化李泰之语。因此,结合太宗末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的史实可知,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和用心。 ![]() |
[80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0:44
洛阳龙门石窟—008
“陈抟碑” “陈抟碑”是北宋初年著名隐士陈抟手书的名句,“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意思是做马做奔向天上的神马,做人做人中的龙,要不拘一格。岸字缺少一横,而逸字缺少一点,中字则上下颠倒,反映他为人的放荡不羁。 ![]() |
[80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0:41
洛阳龙门石窟—007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高宗年间(650—683),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 ![]() |
[80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20:36
洛阳龙门石窟—006
现在龙门博物馆已另建他处。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8 20:39 编辑 ![]() |
[79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14:50
洛阳龙门石窟—005
“龙门” 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 |
[79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14:40
洛阳龙门石窟—004
西山南部。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8 14:48 编辑 ![]() |
[79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14:37
洛阳龙门石窟—003
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 下图为西山。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8 14:46 编辑 ![]() |
[79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14:27
洛阳龙门石窟—002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座,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佛像高17点4米,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散逸着古人的勤勉智慧和高超石刻艺术的璀璨光辉。石窟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8 14:30 编辑 ![]() |
[79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8 14:12
洛阳龙门石窟—001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伊河两岸的龙门山(西山)与香山(东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8 14:24 编辑 ![]() |
[79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21:23
洛阳关林—25
“关林翠柏” 关公冢附近都是郁郁葱葱的翠柏,也叫关林翠柏,是洛阳八景之一。 ![]() |
[79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21:07
洛阳关林—24
“林碑亭” 墓冢前偏左林碑亭内有一块康熙五年所立墓碑,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義神武霊祐仁勇威顯関聖dadi林”,始称“关林”。(不知为何,dadi两字无论如何输不进去)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7 21:21 编辑 ![]() |
[79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21:05
洛阳关林—23
“墓冢” 这里是关羽首级埋葬之处,高有17米,面积超过2600平方米。正面有石墓门,两旁有石狮子镇墓。 ![]() |
[791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21:03
洛阳关林—22
“四柱石牌坊” 寝殿之后,墓冢前立有石坊,前为四柱三间,后为两柱单间。前坊额刻“汉寿亭侯墓”,后坊额刻"※※宛在”。坊间可见众多题联,均为明清时代所作。 ![]() |
[790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13:20
洛阳关林—21
“春秋殿”内关公夜读像。 ![]() |
[789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13:16
洛阳关林—20
“春秋殿” 殿前有旋生柏和结义柏两株。结义柏一树三叉,象征桃园三结义。 ![]() |
[788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13:10
洛阳关林—19
“春秋殿” 春秋殿,也称寝殿,清嘉庆22年所建。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7 13:13 编辑 ![]() |
[787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13:05
洛阳关林—18
“财神殿” 殿内正中塑关羽像,左侧关平手捧大印,右侧周仓手持大刀。 ![]() |
[786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13:02
洛阳关林—17
“财神殿” 财神殿门楣高悬"光昭日月",为清光绪帝御笔。 财神殿前对联为“忠诏古今旋生护国称神勇,义参天地藏镪富民是至仁。”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7 13:07 编辑 ![]() |
[785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7 13:01
洛阳关林—16
“财神殿” ![]() |
[784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6 21:53
洛阳关林—15
“拜殿” 右为“凤尾柏”,其根分散如凤尾。 ![]() |
[783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6 21:49
洛阳关林—14
“拜殿” 右为“凤尾柏”, 本帖最后由 hym1941 于 2020-6-16 21:52 编辑 ![]() |
[782 楼] hym1941
[陈年泡菜]
20-6-16 21:47
洛阳关林—13
“拜殿” 左为“龙首柏”, 仰望顶上虬枝如龙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