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虾面开始打卡了!
16589 545
[304 楼] jszsc [资深泡菜]
20-5-12 00:48
寻找埃里克 发表于 2020-5-12 00:45
说实话,这种物资匮乏时代的东西现在卖高价忽悠

北方人表示理解不能
人工都要多少钱了好不,而且现在小河虾不便宜,五六十一斤起步,而且又不是每个都抱籽的。
[303 楼] 寻找埃里克 [泡菜]
20-5-12 00:45
说实话,这种物资匮乏时代的东西现在卖高价忽悠

北方人表示理解不能 本帖最后由 寻找埃里克 于 2020-5-12 00:46 编辑
[302 楼] benniewang [资深泡菜]
20-5-12 00:43
原上草 发表于 2020-5-11 23:59
静安的全麦面包和法棍是我对欧包最初的认识。后来我自己买进口全麦面粉做面包,参考标准就是味觉记忆中的静安面包房。后来在中俄边境小镇室韦吃到当地俄族后裔用传统木材燃料烤炉烤出的列巴当场惊呼,静安标杆就此倒下。。。。。

以我本人几次不完整北方游历,广阔中华帝国的北方虽然以面食为主,但以面条为主地方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例如广袤的新疆以馕为主,而广阔的东北三江平原和中朝边境地区盛产最优质的大米。。。。。帝国首都标志性美食烤鸭也不是以面条作为搭配。


我有个小学同学+邻居+基友,他的外祖母是流亡中国的俄罗斯人,用柴火烤出来的面包,跟石头一样,实在是太粗糙了,吃起来有种喂牲口的感觉。

不过牙是真的好,八十几岁的老人家,一口牙,没有一个掉没有一颗蛀牙,又整齐又白。

全麦面包还是静安改良版的比较好。就好象前面帖子里的辣酱油,觉得泰康的比lea的味道更好。 本帖最后由 benniewang 于 2020-5-12 00:45 编辑
[301 楼] jszsc [资深泡菜]
20-5-12 00:39
原上草 发表于 2020-5-11 23:59
静安的全麦面包和法棍是我对欧包最初的认识。后来我自己买进口全麦面粉做面包,参考标准就是味觉记忆中的静安面包房。后来在中俄边境小镇室韦吃到当地俄族后裔用传统木材燃料烤炉烤出的列巴当场惊呼,静安标杆就此倒下。。。。。

以我本人几次不完整北方游历,广阔中华帝国的北方虽然以面食为主,但以面条为主地方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例如广袤的新疆以馕为主,而广阔的东北三江平原和中朝边境地区盛产最优质的大米。。。。。帝国首都标志性美食烤鸭也不是以面条作为搭配。
是的,就山西陕西多一点,北方不少地方主食很多是各种饼。
[300 楼] 原上草 [陈年泡菜]
20-5-11 23:59
benniewang 发表于 2020-5-11 23:05
弄不好我们以前一起在华山路上的静安面包房排过队,最爱的,其实是爸爸最爱的是全麦面包。
天钥桥路市四中学旁边的白玉兰的奶油短棍相当不错。


静安的全麦面包和法棍是我对欧包最初的认识。后来我自己买进口全麦面粉做面包,参考标准就是味觉记忆中的静安面包房。后来在中俄边境小镇室韦吃到当地俄族后裔用传统木材燃料烤炉烤出的列巴当场惊呼,静安标杆就此倒下。。。。。

以我本人几次不完整北方游历,广阔中华帝国的北方虽然以面食为主,但以面条为主地方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例如广袤的新疆以馕为主,而广阔的东北三江平原和中朝边境地区盛产最优质的大米。。。。。帝国首都标志性美食烤鸭也不是以面条作为搭配。
[299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23:32
jszsc 发表于 2020-5-11 23:12
一脉相承好不,现在也是梅林正广和公司所有的。


梅林罐头食品厂 在军工路224号。1930年7月,梅林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办,1954年公私合营,并入伟大、开林罐头厂和科学印铁制罐厂。试制成功午餐肉、八宝饭、火腿等罐头。1958年,午餐肉、蘑菇罐头开始出口。1960年,益民食品二厂并入

泰康食品厂 在斜土路1591号。1914年7月,中国泰康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济南创建,1923年在上海开设泰康罐头食品制造厂,生产凤尾鱼、油焖笋等罐头。1933年建新厂,改泰康罐头食品公司,购英国机器生产机制饼干,产品注册福字牌、三角牌商标。1956年,泰康罐头食品公司公私合营,先后并入福康食品饼干厂、培林食品厂、亨达生饼干

1954年,梅林公司在全市食品行业中首先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2月,全市私营食品企业全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全市有食品厂507家。是年,上海市食品工业公司成立。1957年,和上海市冷藏工业公司合并为上海市食品冷藏工业公司,全行业企业合并为16家,有23家企业迁外省市。公司所属有梅林、泰康、益民食品一厂3家罐头食品厂,伟多利、天星(上海儿童糖果厂)、天明、爱民(原爱皮西糖果饼干厂)、冠村、大乐6家糖果厂,益民食品四厂(原沙利文公司)、冠生园、泰昌、央中、天山※※食品厂5家饼干面包厂,正广和汽水厂、德胜咖啡行2家饮料厂。企业规模扩大。天厨味精厂并天生、太乙、天香、天元、天然5厂,味精年产量达265吨,比合营前一年提高163%。1959年3月,德胜咖啡厂改地方国营上海咖啡厂,成为全国唯一的以“咖啡”命名的企业。
[298 楼] jszsc [资深泡菜]
20-5-11 23:12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22:58
以前不是一家好瓦

1930年梅林厂的创始人石永锡、戴行水合伙在虹桥路808号创建食品厂,设备简陋,几台“老爷”封口车和两只紫铜锅、杀菌缸,生产番茄沙司和辣酱油。

1933年石永锡和冯义祥等13人正式合股投资成立梅林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并招股5万元,于沪西虹桥路租地造厂,以梅林为牌号,金盾为商标,意为梅林产品如“金盾”抵挡外货于国门之外,颇受世人欢迎,营业大增。

1960年移交泰康食品厂生产,更名为上海辣酱油,改用金鸡牌。1990年又改为泰康黄牌、泰康蓝牌两种,黄牌为特级品,蓝牌为一级品
一脉相承好不,现在也是梅林正广和公司所有的。
[297 楼] benniewang [资深泡菜]
20-5-11 23:05
zhaoleslie 发表于 2020-5-11 16:28
那倒不是, 这个事情是有※※渊源的。

上海人吃炸猪排,配辣酱油是※※的遗存。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上海确实引领了潮流。

还有红宝石面包房的羊角面包。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静安面包房静安白脱别司其。

现在有机会也会吃,但是吃起来已经没有小时候吃的感觉了。

已经成为※※了。

往事随风。

现在流行的是奶茶,还有网红,呵呵。。。。

弄不好我们以前一起在华山路上的静安面包房排过队,最爱的,其实是爸爸最爱的是全麦面包。
天钥桥路市四中学旁边的白玉兰的奶油短棍相当不错。
本帖最后由 benniewang 于 2020-5-11 23:07 编辑
[296 楼] benniewang [资深泡菜]
20-5-11 23:02
弄几块泰康厂出的万年青,泡一杯上咖厂的麦乳精,满满的童年回忆。
[295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22:58
jszsc 发表于 2020-5-11 22:41
泰康就是梅林出的,就是以前的梅林辣椒油一路演变来的。


以前不是一家好瓦

1930年梅林厂的创始人石永锡、戴行水合伙在虹桥路808号创建食品厂,设备简陋,几台“老爷”封口车和两只紫铜锅、杀菌缸,生产番茄沙司和辣酱油。

1933年石永锡和冯义祥等13人正式合股投资成立梅林罐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并招股5万元,于沪西虹桥路租地造厂,以梅林为牌号,金盾为商标,意为梅林产品如“金盾”抵挡外货于国门之外,颇受世人欢迎,营业大增。

1960年移交泰康食品厂生产,更名为上海辣酱油,改用金鸡牌。1990年又改为泰康黄牌、泰康蓝牌两种,黄牌为特级品,蓝牌为一级品
[294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22:45
才醒1 发表于 2020-5-11 20:25
我没说过自己有涵养,尤其对小老卵更没有涵养了:
凭啥我必须跑到嘉定去东海饭店中餐店吃炸猪排+番茄浓汤?至于吃锅贴配小馄饨?你到底是在吃下午茶还是在吃早点?
是,我是很惨,一块炸猪排就能当正餐了。请教一下小老卵朋友:您混得这么牛,在上海吃过几家大餐啊?正规的法餐有几道“硬”菜?量有多大?
不过我也好奇了:拿葱花当浇头的人到底混得咋样?


老啊古,看你素质不乍地,你应该学历不高,年轻时收入不乍地。 小时候我是吃父母的,我父亲大学本科老娘是老师 放那个时候是属于高收入群体且我是最早一代独生子女, 不是家庭多小孩 工厂群体可比的。  
[293 楼] jszsc [资深泡菜]
20-5-11 22:41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22:38
康泰,老啊古。
泰康就是梅林出的,就是以前的梅林辣椒油一路演变来的。
[292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22:38
才醒1 发表于 2020-5-11 20:20
梅林厂是小厂?请教一下上海有几家比梅林大的食品厂?


康泰,老啊古。  
[291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22:35
才醒1 发表于 2020-5-11 20:17
小阿弟:不管番茄浓汤还是叫罗宋汤(也有叫乡下浓汤),浓不浓跟番茄酱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说的浓是汤的浓稠度的话,汤的浓淡是靠油炒面粉调出来的。如果你说的是番茄味的浓淡,用番茄酱还是不对的。正规的罗宋汤炒好面粉后要煸炒番茄,如果没有这道煸炒,罗宋汤是不会有“红油”的。另外相信你家一定有番茄酱,看看配方吧,里面有多少添加剂?正规的烧法是加茄膏,而不是番茄酱。茄膏是纯番茄加工而成的,没有任何添加剂。
德大和东海距离不是问题,问题是一是爹,另一个是儿子~连这个你居然都不知道!说儿子的味道比爹还牛逼,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另外这两家都是德餐,拿手菜根本不是海派西餐的炸猪排+“番茄浓汤”。


番茄浓汤里没有番茄,以前添加机没那么多。  你又没去过东海,  还爹儿子,不懂装懂,笑掉大牙  

东海咖啡馆1934年开门迎客,作为上海※※悠久的咖啡店,记录着上海人喝咖啡的※※。东海咖啡馆最早是苏籍犹太人开设的Mars马尔斯咖啡馆,后来更名为东海咖啡厅。

德大西菜社的创始人是陈安生,创立于1897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上的德大西菜社,前身是开在塘沽路上的德大牛羊肉庄,解放前在外滩、四川路上,最后才搬到现在的南京西路上的,已经有100多年的※※了。
[290 楼] 佣书自雄 [资深泡菜]
20-5-11 22:20
zhaoleslie 发表于 2020-5-11 16:14
吓不死我。

西北也就这样了。面食罢了。

山西,陕西都没什么可吃的。

大部分所谓美食,不吃遗憾,吃了后悔。

牛羊肉是真不错。

国内国外咱也算去过点地方,嘴巴都吃坏了。

以后有空,去趟两极,在去趟月球,就不是井底之蛙了。

蚂蚁朋友。

只能说明没见识。
[289 楼] jszsc [资深泡菜]
20-5-11 22:14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17:34
那个康泰味道很差的,自己家里吃,没有其他的,不得已才选这货,而且质量差,上层的味道和下层差别很大,要把下层渣渣摇到上面来。 最早时候是金鸡牌,后面才出来康泰一直以为是山寨货味道 康泰又是个小厂。
泰康就是金鸡啊,梅林辣酱油最早用梅林金盾商标,后来改金鸡牌,最后改泰康黄牌和泰康蓝牌。
[288 楼] 原上草 [陈年泡菜]
20-5-11 20:54
zhaohaoru 发表于 2020-5-11 20:38
三虾面看着很不错,非常想尝个鲜。估计本地没卖的。本人祖籍陕西在新疆长大,现在在西安工作。相对于陕西的面食比较喜欢新疆的拌面。发个自己做的拌面,面是意大利面,因为孩子们喜欢吃,用来当新疆拌面的面也不错,因为和新疆产的面粉做的拉条子口感比较接近。主要还是自己懒得和面拉面


大盘鸡标配拉条子,大赞。大盘鸡+拉条子,广阔大西北给我留下最深的面食之一。
[287 楼] zhaohaoru [泡菜]
20-5-11 20:38
三虾面看着很不错,非常想尝个鲜。估计本地没卖的。本人祖籍陕西在新疆长大,现在在西安工作。相对于陕西的面食比较喜欢新疆的拌面。发个自己做的拌面,面是意大利面,因为孩子们喜欢吃,用来当新疆拌面的面也不错,因为和新疆产的面粉做的拉条子口感比较接近。主要还是自己懒得和面拉面
本帖由 无忌论坛V3.1.0 iPhone6 iOS13.2 客户端发布
[286 楼] 才醒1 [禁言中]
20-5-11 20:25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17:39
你有没去过,知道什么。 从幼儿园一直吃到初中  后面上学了认字了才知道叫东海 那时候已经重新装修过了, 番茄浓汤变罗宋汤就不去了。东海的辣酱油才是上海排第一的,和康泰完全不一样,你只吃过康泰而已 去西餐馆不吃西餐,点快最便宜的猪排 和罗宋汤 下午点心当西餐吃  啧啧     

80年代我还在读书 你工作了该大不少了。 我90年代才大学毕业上班的。   生煎锅贴从来就没只吃2个的,通常还有一碗小馄饨,小学那是就这样了,你过得太惨了把,还不如我一个在读书的  不说外地人 连我多看不下去了 。   

你年纪大不少 但是说话很缺涵养 比老顽童版主差远了  看看你的250贴
我没说过自己有涵养,尤其对小老卵更没有涵养了:
凭啥我必须跑到嘉定去东海饭店中餐店吃炸猪排+番茄浓汤?至于吃锅贴配小馄饨?你到底是在吃下午茶还是在吃早点?
是,我是很惨,一块炸猪排就能当正餐了。请教一下小老卵朋友:您混得这么牛,在上海吃过几家大餐啊?正规的法餐有几道“硬”菜?量有多大?
不过我也好奇了:拿葱花当浇头的人到底混得咋样? 本帖最后由 才醒1 于 2020-5-11 20:35 编辑
[285 楼] 才醒1 [禁言中]
20-5-11 20:20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17:34
那个康泰味道很差的,自己家里吃,没有其他的,不得已才选这货,而且质量差,上层的味道和下层差别很大,要把下层渣渣摇到上面来。 最早时候是金鸡牌,后面才出来康泰一直以为是山寨货味道 康泰又是个小厂。
梅林厂是小厂?请教一下上海有几家比梅林大的食品厂?
[284 楼] 才醒1 [禁言中]
20-5-11 20:17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17:26
不是我弄小时后自己有不会弄,叫大人弄,不够浓,整罐番茄酱全到进汤里还是不行。 番茄浓汤 看不见番茄 应该用番茄酱弄的,里面撩起的就只有上海红肠。  小时不爱吃菜,罗宋汤全是菜,我最多把牛肉快挑了吃,其他不碰的。

呵呵东海离的德大才几步路,你居然不知道。 小时后叫习惯了东海饭店 实际上是东海咖啡馆。
小阿弟:不管番茄浓汤还是叫罗宋汤(也有叫乡下浓汤),浓不浓跟番茄酱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说的浓是汤的浓稠度的话,汤的浓淡是靠油炒面粉调出来的。如果你说的是番茄味的浓淡,用番茄酱还是不对的。正规的罗宋汤炒好面粉后要煸炒番茄,如果没有这道煸炒,罗宋汤是不会有“红油”的。另外相信你家一定有番茄酱,看看配方吧,里面有多少添加剂?正规的烧法是加茄膏,而不是番茄酱。茄膏是纯番茄加工而成的,没有任何添加剂。
德大和东海距离不是问题,问题是一是爹,另一个是儿子~连这个你居然都不知道!说儿子的味道比爹还牛逼,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另外这两家都是德餐,拿手菜根本不是海派西餐的炸猪排+“番茄浓汤”。
[283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19:31
月见草 发表于 2020-5-11 19:10
你做给我看看


你不是说了我没吃过,还明知故问。 你很懂 就科普一下 本帖最后由 mdes80 于 2020-5-11 19:33 编辑
[282 楼] 月见草 [资深泡菜]
20-5-11 19:10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18:53
苏式冷拌面? 请你科普下为何其自己家里做不出来?

你做给我看看
[281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18:53
月见草 发表于 2020-5-11 18:45
你到底是不识字还是怎的?哪里在说上海了?


苏式冷拌面? 请你科普下为何其自己家里做不出来?
[280 楼] 月见草 [资深泡菜]
20-5-11 18:45
mdes80 发表于 2020-5-11 11:55
冷拌面? 你说的是上海吗 上海不叫冷面 还叫什么? 面叫冷面, 馄饨叫冷拌馄饨也是可以的,在上海从来没叫过冷半面,你不是上海的吧? 是你老家吃的吧

你到底是不识字还是怎的?哪里在说上海了?
[279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17:39
才醒1 发表于 2020-5-11 16:49
前面不知道哪个东西说的是东海饭店,现在又改口了?
网上搜的信息吧?
说到惨,我突然想起80年代初我们单位里面的外地人。下午去点心一下,生煎包或锅贴都是半斤起板。看我们每人只吃2只(半两)、顶多不超过4只(一两),才恍然大悟:原来上海这么惨啊,怪不得会有半两粮票。


你有没去过,知道什么。 从幼儿园一直吃到初中  后面上学了认字了才知道叫东海 那时候已经重新装修过了, 番茄浓汤变罗宋汤就不去了。东海的辣酱油才是上海排第一的,和康泰完全不一样,你只吃过康泰而已 去西餐馆不吃西餐,点快最便宜的猪排 和罗宋汤 下午点心当西餐吃  啧啧     

80年代我还在读书 你工作了该大不少了。 我90年代才大学毕业上班的。   生煎锅贴从来就没只吃2个的,通常还有一碗小馄饨,小学那是就这样了,你过得太惨了把,还不如我一个在读书的  不说外地人 连我多看不下去了 。   

你年纪大不少 但是说话很缺涵养 比老顽童版主差远了  看看你的250贴 本帖最后由 mdes80 于 2020-5-11 18:04 编辑
[278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17:34
zhaoleslie 发表于 2020-5-11 16:28
那倒不是, 这个事情是有※※渊源的。

上海人吃炸猪排,配辣酱油是※※的遗存。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上海确实引领了潮流。

还有红宝石面包房的羊角面包。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静安面包房静安白脱别司其。

现在有机会也会吃,但是吃起来已经没有小时候吃的感觉了。

已经成为※※了。

往事随风。

现在流行的是奶茶,还有网红,呵呵。。。。


那个康泰味道很差的,自己家里吃,没有其他的,不得已才选这货,而且质量差,上层的味道和下层差别很大,要把下层渣渣摇到上面来。 最早时候是金鸡牌,后面才出来康泰一直以为是山寨货味道 康泰又是个小厂。
[277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17:28
才醒1 发表于 2020-5-11 16:26
你家的罗宋汤才全是蔬菜吧?


你以为里面有几块牛肉?  最不喜欢吃菜
[276 楼] mdes80 [泡菜]
20-5-11 17:26
才醒1 发表于 2020-5-11 16:22
说你不懂吧,还要杠。千万别学乡下人,没有吃过罗宋汤非要跑到我家里来做卷心菜土豆番茄汤。结果被我骂成烧猪食的。
第一、我真没去过东海饭店,只知道上海有个叫东亚的西餐社。
第二、既然你弄过番茄浓汤,而且自人为番茄浓汤比罗宋汤好,就说说你的番茄浓汤用了哪些主料,以及加工步骤。
第三、你要是把东海咖啡厅说成了东海饭店,那么知道德大西餐社(不是德大咖啡厅哦)吗?知道这两家的关系吗?


不是我弄小时后自己有不会弄,叫大人弄,不够浓,整罐番茄酱全到进汤里还是不行。 番茄浓汤 看不见番茄 应该用番茄酱弄的,里面撩起的就只有上海红肠。  小时不爱吃菜,罗宋汤全是菜,我最多把牛肉快挑了吃,其他不碰的。

呵呵东海离的德大才几步路,你居然不知道。 小时后叫习惯了东海饭店 实际上是东海咖啡馆。  

[275 楼] jibirds [资深泡菜]
20-5-11 17:23
从楼下的对话再次证明,全国各地老乡碰面都是格外热情,你家哪个道口,哪边区域的。
上海人碰面,互瞅两眼,瘪下嘴,各自离去

无意引起地域之争,就当一乐子,咱们上海讲海派文化,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都少说两句,说多了都显得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