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90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17:3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17:32
正是这禅理,很得中国人的性格精髓。
在人类注定走向繁华,走向精致的路程中,这种来源于自然的装饰,其理念本身就很了不起。
[90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17:3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17:32
可以这么说,吉州窑产生的主要原因注定了此窑口器物天然的禅意特质。
正是这禅理,很得中国人的性格精髓。
[90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17:3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16:57
大禅师们按照禅宗哲学与美学的要求,指导和规定窑工为寺院生产法事所用及僧侣们日用的陶瓷器物,便出现了茶器、香器与花器等不一而足的禅理美器。
可以这么说,吉州窑产生的主要原因注定了此窑口器物天然的禅意特质。
[90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16:5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16:57
吉州窑位于赣南,在唐宋时期,赣南是中国禅宗寺院密集、大师辈出的地区。在此种特殊环境中,吉州窑的产生与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甚至是约束。
大禅师们按照禅宗哲学与美学的要求,指导和规定窑工为寺院生产法事所用及僧侣们日用的陶瓷器物,便出现了茶器、香器与花器等不一而足的禅理美器。
[90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16:5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16:56
即便繁华如天幕,我仍清奇如初
其实,不止木叶盏,众多吉州窑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禅的智能与美学特征,这也并非偶然,这还得从吉州窑说起。
吉州窑位于赣南,在唐宋时期,赣南是中国禅宗寺院密集、大师辈出的地区。在此种特殊环境中,吉州窑的产生与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甚至是约束。
[90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16:56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16:56
所谓“禅茶一味”,在禅与茶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由一片小小的树叶,入定于沉思,入定于佛国,谁又说不可呢?
即便繁华如天幕,我仍清奇如初
其实,不止木叶盏,众多吉州窑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禅的智能与美学特征,这也并非偶然,这还得从吉州窑说起。
[90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16:56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7:13
佛家又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土锻造的茶盏之中,对于禅宗来说,已远非一般普通喝茶的工具。
所谓“禅茶一味”,在禅与茶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由一片小小的树叶,入定于沉思,入定于佛国,谁又说不可呢?
[90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7:1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7:12
细细想来,木叶盏多用来装饰宋代典型的斗笠碗造型。这种造型口大、足小、敞口浅腹,蕴藏着佛家颇具宽广的包容性格。
佛家又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当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土锻造的茶盏之中,对于禅宗来说,已远非一般普通喝茶的工具。
[89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7:1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7:12
又有人认为木叶盏可能为禅寺僧人们订制的特殊专用茶器,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颇近于禅理。后一种说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细细想来,木叶盏多用来装饰宋代典型的斗笠碗造型。这种造型口大、足小、敞口浅腹,蕴藏着佛家颇具宽广的包容性格。
[89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7:1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7:12
但似乎也可存疑,黑陶黄纹,似乎并不利于斗茶时的观茶色,倒是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结晶窑变的反而更适合。
又有人认为木叶盏可能为禅寺僧人们订制的特殊专用茶器,其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也颇近于禅理。后一种说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可。
[89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7:1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6:52
木叶盏给人以美,也费人思量。木叶到底有何用途?又究竟是什么树种?木叶盏又是什么场合的茶器?有人认为木叶装饰茶盏,乃是宋人为了斗茶、点茶之用。
但似乎也可存疑,黑陶黄纹,似乎并不利于斗茶时的观茶色,倒是兔毫、鹧鸪斑、油滴等结晶窑变的反而更适合。
[89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6:5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6:52
后一种解释得到更多人的响应。但不管是否留有叶衣,作为釉下彩的装饰工艺,能够做到将木叶纹米黄色的釉和盏壁的黑釉相溶于“一个平面之中”,用手触摸毫无违和,实在是一个奇迹。
木叶盏给人以美,也费人思量。木叶到底有何用途?又究竟是什么树种?木叶盏又是什么场合的茶器?有人认为木叶装饰茶盏,乃是宋人为了斗茶、点茶之用。
[89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6:5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6:51
有的认为叶子经浸泡腐蚀之后,去了叶衣,只剩叶茎和叶脉的叶片,然后将叶片粘上与盏底不相类似的釉,平整地置于盏面,高温使两种不同的釉产生变化,进而生成一丝丝叶脉清晰的图像。
后一种解释得到更多人的响应。但不管是否留有叶衣,作为釉下彩的装饰工艺,能够做到将木叶纹米黄色的釉和盏壁的黑釉相溶于“一个平面之中”,用手触摸毫无违和,实在是一个奇迹。
[89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6:51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4 06:51
然而,木叶盏的制作工艺至今仍是个谜。有的认为,木叶盏是将树叶贴在茶盏的瓷坯内,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过程中树叶烧亡,只留一清晰轮廓覆于碗内,与釉色融于一个平面之中;
有的认为叶子经浸泡腐蚀之后,去了叶衣,只剩叶茎和叶脉的叶片,然后将叶片粘上与盏底不相类似的釉,平整地置于盏面,高温使两种不同的釉产生变化,进而生成一丝丝叶脉清晰的图像。
[89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4 06:51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49
可以想见,古人将茶汤倒入盏中,浸润了水分的黑陶油亮可鉴,盏底木叶在悠悠荡荡的汤水中,似乎也飘动了起来。盏底木叶与遇水泅开的茶叶,相映成趣,连茶水也分外灵动了。
然而,木叶盏的制作工艺至今仍是个谜。有的认为,木叶盏是将树叶贴在茶盏的瓷坯内,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过程中树叶烧亡,只留一清晰轮廓覆于碗内,与釉色融于一个平面之中;
[89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49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48
而吉州窑木叶盏则把这一特质发挥得更完美,盏遇水黑光油亮,纹路似雨后新叶悠然飘至盏底,给人以清新的古风。
可以想见,古人将茶汤倒入盏中,浸润了水分的黑陶油亮可鉴,盏底木叶在悠悠荡荡的汤水中,似乎也飘动了起来。盏底木叶与遇水泅开的茶叶,相映成趣,连茶水也分外灵动了。
[89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48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48
巧夺天工的木叶盏
吉州窑有个特点,平时看来釉面不是很光滑,但一遇水马上变得色彩闪亮,釉面放光,其效果类似于雨花石。
而吉州窑木叶盏则把这一特质发挥得更完美,盏遇水黑光油亮,纹路似雨后新叶悠然飘至盏底,给人以清新的古风。
[89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48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47
那形状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平铺盏底,有的曲卷折迭,有的横卧盏腹,有的牵越盏口,在在不同。且大小不一,无一片雷同,能看出窑工的信手取来,并无刻意,便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趣。
巧夺天工的木叶盏
吉州窑有个特点,平时看来釉面不是很光滑,但一遇水马上变得色彩闪亮,釉面放光,其效果类似于雨花石。
[88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4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36
人们常说世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纵观吉州窑木叶盏中的木叶,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那形状真是千姿百态,有的平铺盏底,有的曲卷折迭,有的横卧盏腹,有的牵越盏口,在在不同。且大小不一,无一片雷同,能看出窑工的信手取来,并无刻意,便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趣。
[88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36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36
但最具艺术魅力的还是木叶天目。若无木叶,单单的吉州黑釉瓷大约与同时期北方的定瓷也无二致,但就是这随意的一片叶,黑釉瓷木叶盏一举成为宋代,乃至中国茶器中独一无二的品类。
人们常说世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是不同的,纵观吉州窑木叶盏中的木叶,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88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36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35
这种被日本人称为“天目”的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黑釉产品,种类繁多,变幻无穷,有木叶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皮天目、黑釉彩绘、黑釉洒彩和素天目等等。
但最具艺术魅力的还是木叶天目。若无木叶,单单的吉州黑釉瓷大约与同时期北方的定瓷也无二致,但就是这随意的一片叶,黑釉瓷木叶盏一举成为宋代,乃至中国茶器中独一无二的品类。
[88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35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16:35
江西吉州窑与宋代同时期的北方磁州窑、闽北建窑同为颇具地方特色的古代窑系,影响极大。其中黑釉瓷是吉州窑陶瓷的“代表作”。
这种被日本人称为“天目”的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黑釉产品,种类繁多,变幻无穷,有木叶天目、玳瑁天目、兔毫天目、油滴天目、虎皮天目、黑釉彩绘、黑釉洒彩和素天目等等。
[88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16:35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53
如果注上茶水,眼睛和茶盏口保持水平,就会看到树叶仿佛在水中漂浮,叶影逼真,装饰其中可谓独具匠心,体现宋人独特审美情调。
江西吉州窑与宋代同时期的北方磁州窑、闽北建窑同为颇具地方特色的古代窑系,影响极大。其中黑釉瓷是吉州窑陶瓷的“代表作”。
[88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5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53
制作方法是先将天然树叶浸水腐蚀后留存叶脉,然后贴在已施黑釉的器物上,再敷透明黄釉经高温烧制而成,树叶的形状、叶脉清晰可见,入窑烧制后,形成一片深秋中的黄色叶片,叶脉清晰可见。
如果注上茶水,眼睛和茶盏口保持水平,就会看到树叶仿佛在水中漂浮,叶影逼真,装饰其中可谓独具匠心,体现宋人独特审美情调。
[88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5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52
在中国古代陶瓷装饰中,有一种独特的以木叶纹为装饰的品种,时称“木叶纹”,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相叠成纹的。它是吉州窑独创的一种典型的黑釉瓷装饰,碗胎体为黄色,釉面黑亮。
制作方法是先将天然树叶浸水腐蚀后留存叶脉,然后贴在已施黑釉的器物上,再敷透明黄釉经高温烧制而成,树叶的形状、叶脉清晰可见,入窑烧制后,形成一片深秋中的黄色叶片,叶脉清晰可见。
[88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5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52
窃以为,古朴虽好,但失之细;精致虽好,但失之拙,而拙中藏细确是最妙。
在中国古代陶瓷装饰中,有一种独特的以木叶纹为装饰的品种,时称“木叶纹”,有半叶、一叶,也有二三叶相叠成纹的。它是吉州窑独创的一种典型的黑釉瓷装饰,碗胎体为黄色,釉面黑亮。
[88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5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36
一路走来,可以得见,在从粗放式羹饮向精细慢品的饮茶变化中,茶器亦由古朴向精致进发。细说起来,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中国的茶具出于粗陶而精于瓷,精细之不足故纹路之,纹路之不足故颜色之,颜色之不足故雕之錾之嵌之。
窃以为,古朴虽好,但失之细;精致虽好,但失之拙,而拙中藏细确是最妙。
[88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36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35
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又有“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脱俗,可谓占得务实又得虚灵。国人又历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的器用之道,对于茶器的用度则更为挑剔。
一路走来,可以得见,在从粗放式羹饮向精细慢品的饮茶变化中,茶器亦由古朴向精致进发。细说起来,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中国的茶具出于粗陶而精于瓷,精细之不足故纹路之,纹路之不足故颜色之,颜色之不足故雕之錾之嵌之。
[87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35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35
一片叶子的传奇:木叶盏
茶,在国人的生活里扮演着有意味的角色。
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又有“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脱俗,可谓占得务实又得虚灵。国人又历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的器用之道,对于茶器的用度则更为挑剔。
[87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35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3 06:35
绿釉花卉纹枕
一片叶子的传奇:木叶盏
茶,在国人的生活里扮演着有意味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