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记博物馆中的中国瓷器珍品(10期)——吉州窑
15298 2498
[87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3 06:35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33
绿釉花卉纹枕
绿釉花卉纹枕
[87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4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14:42
从宋元时期开始,木叶天目盏就远销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现在世界各地珍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古瓷为数极少,藏家都以拥有这种“举世之珍”为荣。日本东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吉州窑木叶天目盏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每年只在有限的时间内才会拿出来供人参观,下面为已知的桑叶名品。
[87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42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14:41
还有一些打着金叶的旗号描金画叶,看似富丽堂皇,有档次但观察之下就会发现叶面呆板,脉络僵硬。你可以说是创新,但绝不能说这是真的吉州木叶盏。
从宋元时期开始,木叶天目盏就远销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87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41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14:41
贴花描金法:它是用扫描仪扫出叶片的图案,再用作图软件把每个不同样子的叶子图案排版定型,做出贴纸贴器物上的一种方法。
还有一些打着金叶的旗号描金画叶,看似富丽堂皇,有档次但观察之下就会发现叶面呆板,脉络僵硬。你可以说是创新,但绝不能说这是真的吉州木叶盏。
[87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41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14:29
涂抹法:该法属于后人推新的一种烧法,不是吉州窑木叶盏烧制工艺。这种工艺制成的木叶盏脉络呆板、颜色单调,茎脉线条细看不自然感,或者边沿有毛刺。
贴花描金法:它是用扫描仪扫出叶片的图案,再用作图软件把每个不同样子的叶子图案排版定型,做出贴纸贴器物上的一种方法。
[87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29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14:29
压印法:这个方式做出来的木叶盏,基本上可以用一眼假来形容,主要操作是用树叶在瓷坯上压印个印子。烧出的成品木叶有形无质,叶筋下凹,面光而无层次,呆板生硬,既不自然也不灵动。
涂抹法:该法属于后人推新的一种烧法,不是吉州窑木叶盏烧制工艺。这种工艺制成的木叶盏脉络呆板、颜色单调,茎脉线条细看不自然感,或者边沿有毛刺。
[87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29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14:29
市面上假木叶盏都不是用真的树叶烧制而成,从工艺上来看常见的有三类,分别是压印法(拓叶工艺)、涂抹法、贴花描金法。
压印法:这个方式做出来的木叶盏,基本上可以用一眼假来形容,主要操作是用树叶在瓷坯上压印个印子。烧出的成品木叶有形无质,叶筋下凹,面光而无层次,呆板生硬,既不自然也不灵动。
[87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29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14:28
就瓷器本身来讲,真正的木叶盏胎质紧密,釉面光滑平整,树叶与釉面融合在一个平面上,用手触摸无突兀感;就木叶上讲,木叶盏树叶形态自然灵动,注水后宛如真实的叶片漂浮在盏中。
市面上假木叶盏都不是用真的树叶烧制而成,从工艺上来看常见的有三类,分别是压印法(拓叶工艺)、涂抹法、贴花描金法。
[86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14:28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28
由于木叶纹碗盏的制作工艺独特,存世量少,国内很少几家博物馆有收藏,现市场上所见老木叶盏绝大部分都不是真品。
就瓷器本身来讲,真正的木叶盏胎质紧密,釉面光滑平整,树叶与釉面融合在一个平面上,用手触摸无突兀感;就木叶上讲,木叶盏树叶形态自然灵动,注水后宛如真实的叶片漂浮在盏中。
[86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28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27
入窑前是光与露的滋润涵养,入窑后是土与火的歌舞绝响,出窑后是人与杯的浅吟低唱。一片飘零的落叶,历经高温烤炙,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完好存留,成为特殊※※时空下一个重要的东方文化符号!
由于木叶纹碗盏的制作工艺独特,存世量少,国内很少几家博物馆有收藏,现市场上所见老木叶盏绝大部分都不是真品。
[86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2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27
作为釉下彩的装饰工艺,能够将木叶纹米黄色的釉和盖壁的黑釉相溶于“一个平面”之中,用手触摸毫无违和,实在是一个奇迹。 现代工艺的建盏烧制,通常都是将新鲜树叶通过烘干后,直接贴于上完釉的盏底。
入窑前是光与露的滋润涵养,入窑后是土与火的歌舞绝响,出窑后是人与杯的浅吟低唱。一片飘零的落叶,历经高温烤炙,不但没有灰飞烟灭,反而完好存留,成为特殊※※时空下一个重要的东方文化符号!
[86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2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27
天然树叶纹理直接烧在黑釉碗上,以黑釉衬托出黄色的叶子剪影,一般是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或二叶重叠。
作为釉下彩的装饰工艺,能够将木叶纹米黄色的釉和盖壁的黑釉相溶于“一个平面”之中,用手触摸毫无违和,实在是一个奇迹。 现代工艺的建盏烧制,通常都是将新鲜树叶通过烘干后,直接贴于上完釉的盏底。
[86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2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06
浸釉的叶脉在高温下彻底烧化、与黑釉溶结为一体,而木叶烧化留下的灰碱质与所蘸色釉,最终呈现与黑地对比分明的、褐黄、金黄、米黄、米灰、灰白或者夹杂色调的木叶形态的纹饰。
天然树叶纹理直接烧在黑釉碗上,以黑釉衬托出黄色的叶子剪影,一般是一片叶子贴在盏心,也有贴在盏壁、盏口的,或二叶重叠。
[86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06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05
接着在处理好的树叶筋络上铺层暖黄色彩釉,将其置于已经施黑釉的器物内壁,使其与器物贴合,然后入窖高温烧成。或是在刷地釉、贴叶和晾坯后,入窑前还有一道再覆罩一层稀薄透明釉的工序,这两种方式也可能是同时存在的。
浸釉的叶脉在高温下彻底烧化、与黑釉溶结为一体,而木叶烧化留下的灰碱质与所蘸色釉,最终呈现与黑地对比分明的、褐黄、金黄、米黄、米灰、灰白或者夹杂色调的木叶形态的纹饰。
[86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05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04
制作时,先将精选的叶脉清晰、叶形肥大树叶用水浸泡,经特殊处理除去叶肉,保存叶茎叶脉。
接着在处理好的树叶筋络上铺层暖黄色彩釉,将其置于已经施黑釉的器物内壁,使其与器物贴合,然后入窖高温烧成。或是在刷地釉、贴叶和晾坯后,入窑前还有一道再覆罩一层稀薄透明釉的工序,这两种方式也可能是同时存在的。
[86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0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04
叶无相同盏无双, 一窑生一窑死。
木叶盏的烧制工艺为二道釉的“原体蘸釉贴烧法”,在世界工艺技术史都是独一无二的!
制作时,先将精选的叶脉清晰、叶形肥大树叶用水浸泡,经特殊处理除去叶肉,保存叶茎叶脉。
[86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0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2 07:04
一盏之中,玄黑的寂,枯槁破缺的叶,苦涩微甘的茶,隔绝了世俗的烦嚣,抽离了嗔痴的情绪。
叶无相同盏无双, 一窑生一窑死。
木叶盏的烧制工艺为二道釉的“原体蘸釉贴烧法”,在世界工艺技术史都是独一无二的!
[86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2 07:0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58
佛家又讲究“一叶一菩提”,当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锻造的茶盏中,对禅宗来说,已远非一般的喝茶工具,所谓“禅茶一味”,在禅与茶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由一片小小树叶,入定沉思,入定佛国,谁说又不可?
一盏之中,玄黑的寂,枯槁破缺的叶,苦涩微甘的茶,隔绝了世俗的烦嚣,抽离了嗔痴的情绪。
[85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58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58
另外,木叶盏多用来装饰宋代典型的斗笠碗造型,这种造型的器物口大、足小、敞口浅腹,蕴藏着佛家颇具宽广的包容性格。
佛家又讲究“一叶一菩提”,当一片飘零的落叶,置于火与泥锻造的茶盏中,对禅宗来说,已远非一般的喝茶工具,所谓“禅茶一味”,在禅与茶千丝万缕的关系中,由一片小小树叶,入定沉思,入定佛国,谁说又不可?
[85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58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57
南宋诗人陈与义有诗云“桑叶能通蝉”,菩提叶更是佛的信物,目前出土的木叶盏,大多以这两种树叶为装饰,寓意茶道中蕴藏着佛性与觉悟。
另外,木叶盏多用来装饰宋代典型的斗笠碗造型,这种造型的器物口大、足小、敞口浅腹,蕴藏着佛家颇具宽广的包容性格。
[857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5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57
它创烧于江西吉州窑,江西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也是禅宗“五宗七派”发源所在,宋代时仅吉州境内禅宗寺庙就不下50座。
南宋诗人陈与义有诗云“桑叶能通蝉”,菩提叶更是佛的信物,目前出土的木叶盏,大多以这两种树叶为装饰,寓意茶道中蕴藏着佛性与觉悟。
[856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57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44
茶盏里落入一片桑叶,确实是一件惬意又风雅的意外,木叶盏的产生和佛教中的禅宗有很大的关系。
它创烧于江西吉州窑,江西是禅宗“一花五叶”生根建基之地,也是禅宗“五宗七派”发源所在,宋代时仅吉州境内禅宗寺庙就不下50座。
[855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4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44
它釉色莹黑,胎质坚致。盏内木叶茎脉清晰,或卷或舒,自古享有“木叶无双”的美誉!它是《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古代制器四要素论的完美体现!
茶盏里落入一片桑叶,确实是一件惬意又风雅的意外,木叶盏的产生和佛教中的禅宗有很大的关系。
[854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4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44
木叶盏,又称“树叶盏”,是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代表性作品。
它釉色莹黑,胎质坚致。盏内木叶茎脉清晰,或卷或舒,自古享有“木叶无双”的美誉!它是《考工记》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古代制器四要素论的完美体现!
[853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44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17:43
宋有万千盏,枯叶生无双,古人的工艺魔法木叶盏!
一叶片永久地被定格于瓷器中,难以想象,这是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的艺术!
木叶盏,又称“树叶盏”,是吉州窑传统制瓷工艺的代表性作品。
[852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17:4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07:13
绿釉花卉纹枕
宋有万千盏,枯叶生无双,古人的工艺魔法木叶盏!
一叶片永久地被定格于瓷器中,难以想象,这是一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的艺术!
[851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07:13
ZHJJUN 发表于 2024-09-04 07:33
绿釉花卉纹枕
绿釉花卉纹枕
[850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07:11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07:11
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反复试烧,多少次的积累,逐步走上新的台阶,从追求单纯的叶纹清晰,到轻松,似有似无,从静止到灵动.做到器物与叶纹的气韵生动。
宋人创立木叶盏为不经意的偶然,后人以讹传讹,加之无数神秘的解说,演义,从物品到神品,后来人很难发现真相,国人中的文人,自古于今,想像力特别丰富,而且个个论据确凿不容置疑,我自已最深切体会,实践,反复试验,仔细体验这个过程,势必会是曲径通幽的心灵之路。也是成功之路。
[849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07:11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07:10
社会发展也是十年一大变,陶艺全因兴致使然,做木叶从好奇开始到一发不可的痴迷。
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反复试烧,多少次的积累,逐步走上新的台阶,从追求单纯的叶纹清晰,到轻松,似有似无,从静止到灵动.做到器物与叶纹的气韵生动。
[848 楼] ZHJJUN [资深泡菜]
24-9-11 07:10
ZHJJUN 发表于 2024-09-11 06:45
2012年的第一窑开了,在寒冬中意外给人惊喜,除却珐翠烧好之外,木叶盏是最大的收获,自2002年金水窑开始,断断续续做了10年,其中的甘苦只有自知,10这个数字彷佛是一种咒语和无形的力,学画十年,做陶十年,学语言十年,学琴十年,就连人生的发展阶段也是...
社会发展也是十年一大变,陶艺全因兴致使然,做木叶从好奇开始到一发不可的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