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出面证实,只要片子可用,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
24242 655
[597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10:16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10:14发表

这个问题你已经自己回答了。感光原件中的硬降噪电路和输出电路都是数字电路。


感光器的输入是数字的吗?
[596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10:16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10:12发表
我举例说明很多东西有极限而已。
d700的单像素面积是d7000的一倍,噪音却正好低了一倍,不就说明了这几年单位面积的信噪比完全没有提高?


拿D7000和D300比呢?
[595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10:14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10:01发表
数字电路的噪音只要小于一定值输出可以完全一样的。但是感光器的输入光子数固定,输出噪音和输入噪音直接成正比。


这个问题你已经自己回答了。感光原件中的硬降噪电路和输出电路都是数字电路。
[594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10:14
原文由 qulin86 在2011-01-23 10:08发表
除了分辨率,其他都可以用后期软件解决。

因为镜头的分辨率是固定的,提升估计很难,同样的技术,像素决定分辨率,所以像素是王道,

除非有一天镜头成为瓶颈。


不是有一天,APS的镜头极限已经达到了。
[593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10:12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10:06发表

高精度打印机的确是越来越便宜了。
关于镜头的分辨率,之前也计算过,像素达到3000—3500W像素才能满足镜头提供的信息量,还不包括计算色彩以及过采样的因素。


我举例说明很多东西有极限而已。
d700的单像素面积是d7000的一倍,噪音却正好低了一倍,不就说明了这几年单位面积的信噪比完全没有提高?
[592 楼] qulin86 [资深泡菜]
11-1-23 10:08
除了分辨率,其他都可以用后期软件解决。

因为镜头的分辨率是固定的,提升估计很难,同样的技术,像素决定分辨率,所以像素是王道,

除非有一天镜头成为瓶颈。
[591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10:06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10:02发表
打印机的分辨率有变高吗?镜头的分辨率有变高吗?


高精度打印机的确是越来越便宜了。
关于镜头的分辨率,之前也计算过,像素达到3000—3500W像素才能满足镜头提供的信息量,还不包括计算色彩以及过采样的因素。
[590 楼] qulin86 [资深泡菜]
11-1-23 10:04
d3x、d700 1600,d3x缩到1200万像素。

事实证明,高像素不仅分辨率领先,高感也不会差。
[589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10:02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10:00发表

你想想看,从那票人嚷嚷600W像素够用开始到D3x出来,用了几年的时间?

不过你承认了这个技术发展的趋势就好。


打印机的分辨率有变高吗?镜头的分辨率有变高吗?
[588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10:01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9:57发表

而且照你说的,晶体管越多,电流强度相同,内阻越大。那就不要再往感光原件里面多塞晶体管了,塞多了也会增加噪声。那制程的进步就没有用了。高感再提高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降低噪声,只能减少晶体管数量,电子原件少了,数模转换也无法做得更精确,降噪也更粗糙。高感怎么会好呢?多大的悖论啊~


数字电路的噪音只要小于一定值输出可以完全一样的。但是感光器的输入光子数固定,输出噪音和输入噪音直接成正比。
[587 楼] qulin86 [资深泡菜]
11-1-23 10:00
高感比较
[586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10:00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9:51发表
但是这个以后是什么时候你现在能知道吗?你怎么知道不是明天?


你想想看,从那票人嚷嚷600W像素够用开始到D3x出来,用了几年的时间?

不过你承认了这个技术发展的趋势就好。
[585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9:57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9:07发表
sony有说单像素像保持现有水平吗?像素越小内阻越高,所以热噪音也越高。


而且照你说的,晶体管越多,电流强度相同,内阻越大。那就不要再往感光原件里面多塞晶体管了,塞多了也会增加噪声。那制程的进步就没有用了。高感再提高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降低噪声,只能减少晶体管数量,电子原件少了,数模转换也无法做得更精确,降噪也更粗糙。高感怎么会好呢?多大的悖论啊~
[584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9:51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9:49发表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以保守的眼光看待,只能是刻舟求剑。
话说几年前一票人还嚷嚷着600W像素够用,像素不必提高,赶紧提高高感、增强像素质量吧。谁又曾想到现在会有2400W的全副,而且高感还比以前的好呢?
就像你现在,想象一下4800W的全副,那得是手机画质。但是真到它问世的那天,它还是当 ......


但是这个以后是什么时候你现在能知道吗?你怎么知道不是明天?
[583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9:49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9:42发表
你看不见的就是没有吗?

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以保守的眼光看待,只能是刻舟求剑。
话说几年前一票人还嚷嚷着600W像素够用,像素不必提高,赶紧提高高感、增强像素质量吧。谁又曾想到现在会有2400W的全副,而且高感还比以前的好呢?
就像你现在,想象一下4800W的全副,那得是手机画质。但是真到它问世的那天,它还是当时的主流素质。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3 09:50]
[582 楼] audiomeet [禁言中]
11-1-23 09:44
原文由 fastone 在2011-01-22 21:54发表
什么是像素质量? ISO100000000000000跟ISO50一样品质就是质量  谁越接近这个谁的质量越好.


有道理
[581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9:42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9:41发表

可以,只是提高的慢了。以后你会见到默频3.8G或者4.0G的双核或者四核处理器。
话说几年前的显卡核心频率都是500—600,现在默频已经有上1G的了,功耗还差不多。

而且不仅是提升频率可以提升性能,提升处理单元数量也可以。

总之显卡和CPU的性能我们看不到极限,感光原件同理。你不能否认科技进步的力量。


你看不见的就是没有吗?
[580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9:41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9:33发表
但是频率有再提高吗?

可以,只是提高的慢了。等6核或者8核心处理器普及以后,你会见到默频3.8G或者4.0G的双核或者四核处理器。
话说几年前的显卡核心频率都是500—600,现在默频已经有上1G的了,功耗还差不多。
而且不仅是提升频率可以提升性能,提升处理单元数量也可以。
总之显卡和CPU的性能我们看不到极限,感光原件同理。你不能否认科技进步的力量。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3 09:43]
[579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9:33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9:25发表

谁说的?
P4时代,双核主频突破2.8G,TDP都要125W,现在四核主频上到3.4G,TDP只要95W。速度提升的慢了可以靠多核心,说白了还是往上堆晶体管数量。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3 09:27]


但是频率有再提高吗?
[578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9:25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9:17发表
cpu速度上限不是也达到极限了吗?

谁说的?
P4时代,双核主频突破2.8G,TDP都要125W,现在四核主频上到3.4G,TDP只要95W。速度提升的慢了可以靠多核心,说白了还是往上堆晶体管数量。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3 09:27]
[577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9:17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9:14发表

那Intel从45nm制程升级到32nm制程后,把同架构CPU的主频从2.8提升到3.4,热设计功耗不变。性能变强了,发热量却没有增加。这又怎么解释?


cpu速度上限不是也达到极限了吗?
[576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9:14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9:07发表
sony有说单像素像保持现有水平吗?像素越小内阻越高,所以热噪音也越高。


那Intel从45nm制程升级到32nm制程后,把同架构CPU的主频从2.8提升到3.4,热设计功耗不变。性能变强了,发热量却没有增加。这又怎么解释?
[575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9:07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9:01发表

证据就是索尼今年还要推出2400W像素的APS感光原件。高感维持或者超过现有水平。
制程技术在发展,感光原件的性能不断在进步。跟CPU、显卡性能的进步同理。这俩东西你见什么人说过性能有极限?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3 09:02]


sony有说单像素像保持现有水平吗?像素越小内阻越高,所以热噪音也越高。
[574 楼] rohs [泡菜]
11-1-23 09:04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7:59发表

物理极限可以用技术克服吗?


你比物理学家牛,这个他们还未提过到了极限。
[573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9:01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8:57发表
因为D300没有达到极限?你敢保证D7000没有?证据呢?

证据就是索尼今年还要推出2400W像素的APS感光原件。高感维持或者超过现有水平。
制程技术在发展,感光原件的性能不断在进步。跟CPU、显卡性能的进步同理。这俩东西你见什么人说过性能有极限?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3 09:02]
[572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8:57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8:55发表

热噪声不可以克服,但可以控制。D7000比D300的高感好怎么解释?


因为D300没有达到极限?你敢保证D7000没有?证据呢?
[571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8:55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7:59发表
物理极限可以用技术克服吗?

热噪声不可以克服,但可以控制。为什么你们总是往极端的方面想?D7000比D300的高感好怎么解释?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3 08:56]
[570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7:59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7:58发表

制程技术有发展,控制好发热量有何不可?


物理极限可以用技术克服吗?
[569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3 07:58
原文由 yejun 在2011-01-23 07:54发表
你的前提是两个相机的单像素质量是一样的。


制程技术有发展,控制好发热量有何不可?
[568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23 07:54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3 07:51发表

追求像素是有限度的,也要在保证低感画质可以接受的前提下。拿“手机”当砖头到处砸人实在没什么意思。

而且我只是说一种思路,即下一代的平衡机,依旧会是高像素。但可能使用像素融合的方式提升高感效果。你是用佳能的,如果佳能出了台2400W像素的APS机,通过像素融合输出1200W的图片时,高感比过去的提升1到2档, ......


你的前提是两个相机的单像素质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