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出面证实,只要片子可用,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
24242 655
[537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1 22:21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21 19:38发表
没错
原来在网上看过一个用20D的国家地理摄影师
实际使用的,可能没有像素控那么执着

杂志打印精度和读者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加之商业竞争的因素,风光摄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现在摄影师手中普遍使用的器材还是无敌兔一类的高像素机,以适应各种情况的要求。那些老器材只是淘汰下来的。好几年钟情于一台不换的哥们实在太少了。而且你不能否认,那台20D限制了摄影师的创作范围,至于那个范围他是否需要,是另外一回事。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1 22:30]
[536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21 19:38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1 19:20发表

不会每个杂志的摄影师都这么做吧。

没错
原来在网上看过一个用20D的国家地理摄影师
实际使用的,可能没有像素控那么执着
[535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1 19:20
原文由 qz3323451 在2011-01-21 18:00发表
米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就有用中画幅的...上次在书店看过一本关于中画幅、大画幅的书,就提到作者见过这样的摄影师


不会每个杂志的摄影师都这么做吧。
[534 楼] lica2 [泡菜]
11-1-21 19:10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21 13:50发表
你甭扯基本元素了,扯再远还是个波形采样问题。  我告诉你wiki上的496帖的是示意图, 我贴的那个是正经的某个乐队的某一首曲子的一小段的音频波形。你甭多此一举提醒我了,你也没有什么疑问了。


别人演示这个波形当然有前因后果上下文的联系,否则没有解释同样这张图我可以理解为数学统计曲线, 这个道理不明白?再来,你现在借来是叫别人用3个采样点来描述整个曲线从而证明自己采样点多的重要性是不?我就当然要问你这个曲线如果是声音的波形,并叫人用数字化采样来描述这个波形声音,你缺了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就是时间期段(或给出波形周期频率都可以,我一直在提醒你哦)。你要别人用三个点描述这段波形,那必须让人知道这是在多少时间点内描述这段波形的,如果这是1/44.1khz的时间段。那这段波形当然是就只有一个采样点。如果是96khz就有两个采样点。全部都不能完整描述这段波形。而且这个波形文件频率如此之高,人从来也是听不见的。所以问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完全不懂音频原理的人。

如果这个期段是1秒,那好,44.1khz就有441000个采样点描述这段波形,而96khz是有96000个采样点描述的波形,都可以很好的描述这段波形了。答案就是两者无可听的区别。

这就是采样点问题上必须给出时间段的原因,否则就是瞎出题。

你倒好,一直不给时间期段,所以我提醒你几次,出题要别人用采样点描述一个声音波形来讨论采样的完整度是。却一直缺了基本元素和条件。可你只会copy别人的图片,做个搬运工还要考别人,自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的。无忌上你是典型,无论在图像/声音上都是大量借别人的话来给自己撑腰。空不空啊你。

在DVD上DTS上的数据存储是有损压缩(就像JPG),是要在有限带宽上提供5.1声道的技术,同过DTS运放DA后还是只能尽量接近还原成转换成波形文件,其最大可能性只是接近PCM波形(像RAW/TIF)。是无法和不压缩的PCM比较再现音乐本身的还原精度。所以纯音乐界是不秒DTS的。当我在举例子谈SACD和CD的比较时,懂行的人都不会再提什么DVD的DTS,因为那是更低的音频标准储存格式而已。果然是※※※咧咧的跳出来说DTS什么什么的,可笑至极。

[lica2 编辑于 2011-01-21 19:19]
[533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21 18:22
※※B炸! 滚一边儿7.

原文由 220FANS 在2011-01-21 18:05发表
你还说哈,刘大湿诈尸了
......
[532 楼] 220FANS [泡菜]
11-1-21 18:05
原文由 fastone 在2011-01-21 12:57发表

你敢说这不是你的采样公式?

刘大湿的定理,
7D 5184/22.5/2=115.2
5D2 5616/36/2=78
115.2〉78,所以7D比5D2 画质好!!!


你还说哈,刘大湿诈尸了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21 14:48发表

你不羞, 你在N坛的表现就是个骂人马甲。劝你别骂人你不听, 就你这※※贱德行在N坛欠砸, 跑C坛找骂, --你使劲儿锤地, 你恼, 你成怒啊?  

原文由 fastone 在2011-01-19 13:13发表
原文由 glenmoredude 在2011-01-19 13:10发表

敢情大湿媳妇也是我给干的?
[531 楼] qz3323451 [泡菜]
11-1-21 18:00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1 17:42发表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当用稍大一点画幅输出,1200W像素不够用的时候,LZ总是说135全副不够用,请用中大画幅。其实对于棚拍和风景,135画幅的机器出大图还是可以用的啊。难道《国家地理》这样的杂志,想随书附赠一张A3的海报,就要特意把中画幅机器背过去?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1 17:44]


米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就有用中画幅的...上次在书店看过一本关于中画幅、大画幅的书,就提到作者见过这样的摄影师
[530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21 17:42
原文由 ytyw 在2011-01-21 13:39发表
如果楼主是这个条件,那么我就不反驳他了。
他的条件结合现实,其实是:一块很小,小到只能挂走廊做点缀画,另一块大一倍,但说不准够什么用。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当用稍大一点画幅输出,1200W像素不够用的时候,LZ总是说135全副不够用,请用中大画幅。其实对于棚拍和风景,135画幅的机器出大图还是可以用的啊。难道《国家地理》这样的杂志,想随书附赠一张A3的海报,就要特意把中画幅机器背过去?

[dianzhewudi 编辑于 2011-01-21 17:44]
[529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21 17:23
原文由 ytyw 在2011-01-21 17:18发表

握握手吧。我其实挺喜欢看你这种贴的,看别人的回帖,也能觉得自己和楼主一样有优越感。呵呵

上次某人的大小像素贴。我也好开心的。不过没想到那个楼主幽默感不够,居然删贴,我就忍不住和那个楼主玩Ctrl+V。呵呵,看有人不停删帖,也挺好玩

不知你看别的兄弟的回帖,从哪里来的优越感?

正在申请主题管理,但主要是修订一下主帖,你这类帖我是不会删的,除非你自己发现这类回帖是对你自己理解力的侮辱,告诉我一声儿,我会帮忙的
[528 楼] ytyw [禁言中]
11-1-21 17:18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21 15:56发表
能达到你这个层次的哪有那么多


握握手吧。我其实挺喜欢看你这种贴的,看别人的回帖,也能觉得自己和楼主一样有优越感。呵呵

上次某人的大小像素贴。我也好开心的。不过没想到那个楼主幽默感不够,居然删贴,我就忍不住和那个楼主玩Ctrl+V。呵呵,看有人不停删帖,也挺好玩
[527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21 15:56
原文由 ytyw 在2011-01-21 15:52发表

呵呵,费尽心思,就是不用有准确定义的文字,非要用含糊的“允许”“可用”。
你不就是为了嘲笑每一个回帖的人[red]愚蠢[/red]吗

当然你很清楚,像我这样能指出你的用意的,不在乎你直接发帖说我愚蠢的。我怎么会对恼羞成怒的人的话当真呢?

能达到你这个层次的哪有那么多
[526 楼] ytyw [禁言中]
11-1-21 15:52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21 14:17发表
展示你的愚蠢很有意思吗?

呵呵,费尽心思,就是不用有准确定义的文字,非要用含糊的“允许”“可用”。
你不就是为了嘲笑每一个回帖的人[red]愚蠢[/red]吗

当然你很清楚,像我这样能指出你的用意的,不在乎你直接发帖说我愚蠢的。我怎么会对恼羞成怒的人的话当真呢?
[525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21 14:23
原文由 流亡者 在2011-01-21 14:17发表
WK,居然把神仙姐姐搬出来了

呵呵,玩笑玩笑
[524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21 14:17
原文由 ytyw 在2011-01-21 13:47发表
什么允许范围?
嗯 ,加上尺寸、精度任意。
这次你又变成3个不确定了。
1个不确定变2个,现在变3个。你真能扩展

展示你的愚蠢很有意思吗?
[523 楼] 流亡者 [泡菜]
11-1-21 14:17
WK,居然把神仙姐姐搬出来了
[522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21 14:04
你这段还像讨论的样子. 但是应该你知道现实中DVD电影/音乐已经不是照搬44.1K采样的,这些产品并不是面对个别小众发烧群体的.

你可以说44.1K够你用,这个我不反对,但是如果从音响音质的角度说高于这个采样频率没有意义,那肯定不能支持。即便是从大众观看的DVD电影的规格上也不支持你的说法儿。

--Wiki
Audio dataThe audio data on a DVD movie can be PCM, DTS, MPEG-1 Audio Layer II (MP2), or Dolby Digital (AC-3) format. In countries using the PAL system standard DVD-Video releases must contain at least one audio track using the PCM, MP2, or AC-3 format, and all standard PAL players must support all three of these formats. A similar standard exists in countries using the NTSC system, though with no requirement mandating the use of or support for the MP2 format. DTS audio is optional for all players, as DTS was not part of the initial draft standard and was added later; thus, many early players are unable to play DTS audio tracks. The vast majority of commercial DVD-Video releases today employ AC-3 audio.[citation needed] The official allowed formats for the audio tracks on a DVD Video are:

PCM: 48 kHz or 96 kHz sampling rate, 16 bit or 24 bit Linear PCM, 2 to 6 channels, up to 6144 kbit/s. N.B. 16-bit 48 kHz 8 channel PCM is allowed by the DVD-Video specification but is not well-supported by authoring applications or players.
AC-3: 48 kHz sampling rate, 1 to 5.1 (6) channels, up to 448 kbit/s
DTS: 48 kHz or 96 kHz sampling rate, 2 to 6.1 channels, Half Rate (768 kbit/s) or Full Rate (1536 kbit/s)
MP2: 48 kHz sampling rate, 1 to 7.1 channels, up to 912 kbit/s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21 13:27发表

你知道44.1khz和96khz音频在描述波形特性是究竟差别在哪里吗? 知道的人都晓得就在超过22khz那些部分,因为20khz以下的音频部分,两种采样率文件都可以很好的平滑还原原始波形了.唯独差别就在20khz以上区域.44.1khz必须做high s_shelf衰减,而96khz不用,还可以保留大量数据.可是问题是你的喇叭根本在那个区域是无法播放的,你 ......
[521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21 13:50
你甭扯基本元素了,扯再远还是个波形采样问题。  我告诉你wiki上的496帖的是示意图, 我贴的那个是正经的某个乐队的某一首曲子的一小段的音频波形。你甭多此一举提醒我了,你也没有什么疑问了。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21 13:29发表

音频波形图几大基本元素,你一直不给全,当然就不是音频波形图了.还要我提醒你缺啥?
[520 楼] ytyw [禁言中]
11-1-21 13:47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21 13:23发表
在相对较低像素图片的允许范围内,任意尺寸、任意精度,只要参加比较的二者都采用同样的标准
这么简单地问题就把你套住了?

什么允许范围?
嗯 ,加上尺寸、精度任意。

这次你又变成3个不确定了。

1个不确定变2个,现在变3个。你真能扩展
[519 楼] ytyw [禁言中]
11-1-21 13:39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20 08:43发表

还要加上一句“出大图请用中大画幅”
完美的逻辑。
实际上争论的焦点不在你前面所限定的范围内,而是另外一套逻辑。
给你两块画布,一块小一点,但是作画条件很完美。
一块大一点,条件稍差,但可以创作更大的内容,一来可以应急,二来是可以画得更精细,细节更多。虽然条件苛刻一些,但是凭借作者的使用,可以获得和 ......

如果楼主是这个条件,那么我就不反驳他了。
他的条件结合现实,其实是:一块很小,小到只能挂走廊做点缀画,另一块大一倍,但说不准够什么用。
[518 楼] lica2 [泡菜]
11-1-21 13:29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21 13:17发表
你先说说这个是不是音频波形?


音频波形图几大基本元素,你一直不给全,当然就不是音频波形图了.还要我提醒你缺啥?
[517 楼] lica2 [泡菜]
11-1-21 13:27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21 13:11发表
两码事哈, 音频设备能不能获取/处理/递送高保真音频制品和客户端的破喇叭能不能听到高保真音质时两码事.
数码相机能不能派到质量的细节,和你用一个聚焦不咋样的CRT能不能欣赏那些精细的细节也是两码事.你的CRT不够好不能说明照片没必要那么精细.


你知道44.1khz和96khz音频在描述波形特性是究竟差别在哪里吗? 知道的人都晓得就在超过22khz那些部分,因为20khz以下的音频部分,两种采样率文件都可以很好的平滑还原原始波形了.唯独差别就在20khz以上区域.44.1khz必须做high s_shelf衰减,而96khz不用,还可以保留大量数据.可是问题是你的喇叭根本在那个区域是无法播放的,你的耳朵也是无法听到的.几千人的实验证明下来也是没有几个人可以准确辨别的.

对应中图像处理也就是说你肉眼看月球,上面有人开汽车还是开摩托, 对你是无所谓的, 你肉眼根本是看不见的.
[516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21 13:23
原文由 ytyw 在2011-01-21 13:18发表

什么尺寸,什么精度?呵呵,你越来越娴熟了。

可用二字,一个纬度的无定义命题,已经够下套的了

你现在又换成两个纬度的无定义命题,你这是加倍下套啊。

无忌管理员一定更开心了,这套越下越多,回帖就越乱。。。。

在相对较低像素图片的允许范围内,任意尺寸、任意精度,只要参加比较的二者都采用同样的标准

这么简单地问题就把你套住了?
[515 楼] ytyw [禁言中]
11-1-21 13:18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9 22:37发表

你真搞笑,你还一针见血了?

只要同尺寸、同精度、不超过100%使用
这个标准说了多少次了,什么96、300、1寸、8寸的,你的理解力可真是超级棒

什么尺寸,什么精度?呵呵,你越来越娴熟了。

可用二字,一个纬度的无定义命题,已经够下套的了

你现在又换成两个纬度的无定义命题,你这是加倍下套啊。

无忌管理员一定更开心了,这套越下越多,回帖就越乱。。。。
[514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21 13:17
你先说说这个是不是音频波形?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21 13:11发表

第二次了出题了,还没有给出最关键的地方,音频文件图里为何不给出波形文件图的周期/频率的时间刻度?你不给出时间刻度,怎么让别人知道采样率?
你这段音频是三秒的文件还是0.00003秒的文件都不告诉,却叫人采样来描述?还只给3个点,那时什么采样平率. 如果你给出了时间刻度,谁都会知道你这个问题是只有傻瓜才敢提出的.
[513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21 13:11
两码事哈, 音频设备能不能获取/处理/递送高保真音频制品和客户端的破喇叭能不能听到高保真音质时两码事.

数码相机能不能派到质量的细节,和你用一个聚焦不咋样的CRT能不能欣赏那些精细的细节也是两码事.你的CRT不够好不能说明照片没必要那么精细.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21 12:54发表

CD的44.1khz是音频在还原部分的实施和宁奎斯特理论的反向实施. 这里的音频设备就是你的cd播放器和功放,和专业音源采样设备没有关系.其实结果是恰恰相反,好的音频播放设备放CD足够好了,所以才会导致我前贴中发烧友都无法正确辨别不同sampling rate的音频的来源. 更高的采样频率是否必须呢? 导致音质恶化的不是我们前期制 ......
[512 楼] lica2 [泡菜]
11-1-21 13:11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21 12:51发表
这么照我现在就裁一段音乐的波形给你看看, 这样你就看出周期来了吧?
你忘了,音乐不光是独奏, 有时候是乐队合奏,好多好多的乐器,好多频率混合的.
[/QUOTE]

第二次了出题了,还没有给出最关键的地方,音频文件图里为何不给出波形文件图的周期/频率的时间刻度?你不给出时间刻度,怎么让别人知道采样率?
你这段音频是三秒的文件还是0.00003秒的文件都不告诉,却叫人采样来描述?还只给3个点,那时什么采样平率. 如果你给出了时间刻度,谁都会知道你这个问题是只有傻瓜才敢提出的.
[511 楼] spot [陈年泡菜]
11-1-21 13:08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21 12:54发表

CD的44.1khz是音频在还原部分的实施和宁奎斯特理论的反向实施. 这里的音频设备就是你的cd播放器和功放,和专业音源采样设备没有关系.其实结果是恰恰相反,好的音频播放设备放CD足够好了,所以才会导致我前贴中发烧友都无法正确辨别不同sampling rate的音频的来源. 更高的采样频率是否必须呢? 导致音质恶化的不是我们前期制 ......


我从一开始看到的,在讨论Nyquist定理时,这里就有一种说法,认为人体有极限,所以需要的采样频率也有极限,再多了就没用了。比如打印输出,300DPI就是极限了,推算出来1000万像素就够用了。比如人耳上限是22K,所以采样频率44K就足够了。我认为后面说的都是这个对这个观点的反对。因为数码相机的情况就是一个采集设备,我一直以为大家都是在说输入端,没想到你说的其实是输出端,我对这个误会表示道歉。

那么,现在应该很清楚了,从数码相机角度,在保证信噪比前提下,像素密度越高越好。举音频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同样的意思,为了保证44K输出,得96K甚至192K录制。

希望这里从此和谐了
[510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21 13:05
"7D 5184/22.5/2=115.2
5D2 5616/36/2=78
115.2〉78"

说明7D定焦定距离打远儿细节好, 对呀, 怎么啦?

原文由 fastone 在2011-01-21 12:57发表

你敢说这不是你的采样公式?

刘大湿的定理,
7D 5184/22.5/2=115.2
5D2 5616/36/2=78
115.2〉78,所以7D比5D2 画质好!!!
[509 楼] fastone [禁言中]
11-1-21 12:57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21 12:53发表
无耻的家伙, 昨天指出你断章取义的胡说八道, 现在还出来装傻。


你敢说这不是你的采样公式?

刘大湿的定理,
7D 5184/22.5/2=115.2
5D2 5616/36/2=78
115.2〉78,所以7D比5D2 画质好!!!
[508 楼] lica2 [泡菜]
11-1-21 12:54
原文由 spot 在2011-01-21 12:43发表
你可以往前面翻翻帖子,我给你提个醒,省得你自我催眠了
我的322贴:
因为现实中没有理想的Nyquist采集和还原设备。好的音频设备必须使用更高的采样频率,来弥补可能的滤波、定位等等信号处理损失。
7-11的323贴
对,Nyquist Frequency 给的是个下限。在Nyquist Frequency之上最好有一定冗余采 ......


CD的44.1khz是音频在还原部分的实施和宁奎斯特理论的反向实施. 这里的音频设备就是你的cd播放器和功放,和专业音源采样设备没有关系.其实结果是恰恰相反,好的音频播放设备放CD足够好了,所以才会导致我前贴中发烧友都无法正确辨别不同sampling rate的音频的来源. 更高的采样频率是否必须呢? 导致音质恶化的不是我们前期制作音乐输出的44.1khz不够高,恰恰是你们消费者手里的器材不够高保真,给你96khz的音源一样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