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到论坛求助,均无结果。哪位大侠肯仗义出手相助:第一台中画幅数码相机应如何选择
9245 296
[1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5 10:46
常来中画幅论坛游荡,已中毒很久,当咬牙想涉足时,却不知如何下手。皆因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且囊中羞涩,不能像有钱人那样,不问得失,看好就,自己那点血汗钱还想用在刀刃上。那么,如何能防止盲目冲动、少走弯路,选择一台性价比好、实用性强、真正值得拥有的机器呢?请各位好心的大侠们帮忙指点。当然能详尽地分析说明,那就更好了。
[297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7-23 15:59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5-7-22 20:52
如果不用三脚架出大片专辑,中幅买来浪费。可能还不如全幅/APSC/M43娱乐效果。

中幅以上是以画质取胜,为有想法的摄影人准备的。
[296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5-7-22 20:52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7-22 15:28
有道理。不过出集子,不是我等只为娱乐所能企及的。


如果不用三脚架出大片专辑,中幅买来浪费。可能还不如全幅/APSC/M43娱乐效果。

中幅以上是以画质取胜,为有想法的摄影人准备的。
[295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7-22 15:28
旅行诗人 发表于 2015-7-20 02:07
新手还是先玩APSC单反配定焦上架拍,出了大片,能送专业打印20x30英寸,办个8-10张的集子,再去玩中幅数码。
有道理。不过出集子,不是我等只为娱乐所能企及的。
[294 楼] 旅行诗人 [泡菜]
15-7-20 02:07
新手还是先玩APSC单反配定焦上架拍,出了大片,能送专业打印20x30英寸,办个8-10张的集子,再去玩中幅数码。
[293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27 21:12
是啊,P45是可以转90度装的,比哈苏厂家的V口后背要好。我以小人之心,揣测这是哈苏厂有意为之,提供各种的不方便,好让人升级它家的H系统。

我有一套相对便宜的Horseman SWD系统(具体见我开的一个帖子),当年厂家也是配合P45卖的。稍微重一点,四向移轴。上下管建筑物的垂直,左右管两张接片。若四个方向一起移,36*36的最大幅度可以达到70*70,6000万像素左右,但比较麻烦。使用后我感觉,有左右或上下移轴就够了,减轻重量。不玩移轴或不在乎135照片的比例(个人不喜欢3*2比例),就没必要上中画幅了。

毛玻璃取景没必要。对于喜欢按按快门,又不是非要出片的业余爱好者,盲拍很好玩。这好比射击,有一半能“上靶”(为清晰有效的照片)就不错了。大家一起等CMOS取景的后背或中幅微单吧。
[292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7 13:20
yongfei 发表于 2015-06-26 10:54
其实我和你差不多,也喜欢在景点按几下快门。现在的中幅数码很脑残,比如新出的那个飞思机身,有腰平取景,但没有方画幅后背;新出的那些哈苏V后背,...


如果就是校正建筑物的透视变形,是不是升降和平移就可以,不需要摇摆,曾经用过一段时间4x5,实在没法忍受大画幅复杂的操作流程就卖了,退而求其次就留了hass,其实hass也够麻烦的。我也垂涎移轴,怎奈对毛玻璃取景心有余悸,而且那些新款数码镜头个个价格不菲。
飞思的v口后背可以竖着装,只是不能方便的直接旋转。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291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26 18:54
就喜欢按快门 发表于 2015-6-26 12:41
这个36*36的后背配135镜头真实物尽其用了,又能移轴,移轴是不是只能用玻璃屏取景,没法估计焦平面了吧?
数码后背的像素3000w,5000w,8000w一路上涨,各种数码优化的镜头也层出不穷,只是如果没有移轴,前景和后景如何保证清晰还只能靠景深凑合。cmos的后背实时取景,应该能对方便移轴操作起很大作用。
其实我和你差不多,也喜欢在景点按几下快门。现在的中幅数码很脑残,比如新出的那个飞思机身,有腰平取景,但没有方画幅后背;新出的那些哈苏V后背,也只能一个方向(横)装在自家的V机身身上,竖拍还要把机身侧过来,根本不利于手持,我管这些单反设计叫侧脸党。哈苏以前宣传说66画幅最好,的确在数码时代是最佳篇幅,便于拍摄和后期裁剪。

我有一个取景框装置,只要把中心点对准需要拍的人或物体就可以了。这种取景方式很原始,但我喜欢拍的,都是景点的建筑,横平竖直即可。比如你照的佛香阁,其实也不需要取景的,只要把中心对准佛香阁即可。这个取景和估焦方式很原始,照片也不一定每张都清晰,但比较好玩。

的确移轴镜头或机身(如Alpa STC)很重要,现在我看到那些建筑物,就一定要想办法给它照垂直了。所以我是围绕着移轴功能来选相机系统的。而且不能选大路化的日本(单反)产品,以免在景点和大部分游客“撞机“,这样,选择的类型就很少了。
[290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26 15:01
就喜欢按快门 发表于 2015-6-25 22:06
谢谢!
再上个佛香阁吧
[289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26 15:00
就喜欢按快门 发表于 2015-6-26 12:41
这个36*36的后背配135镜头真实物尽其用了,又能移轴,移轴是不是只能用玻璃屏取景,没法估计焦平面了吧?
数码后背的像素3000w,5000w,8000w一路上涨,各种数码优化的镜头也层出不穷,只是如果没有移轴,前景和后景如何保证清晰还只能靠景深凑合。cmos的后背实时取景,应该能对方便移轴操作起很大作用。
如此复杂,岂非菜等所及。
[288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26 14:59
yongfei 发表于 2015-6-26 09:07
我也是神农尝百草的玩法:想升级后背或Alpa的时候,就想个准DIY项目玩玩。这个是尼康镜头+3号快门+36X36的后背。EXIF不准,这个奥林帕斯的35MM移轴镜头的光圈为2.8。
开眼!
[287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26 14:57
阮蒙蒙 发表于 2015-6-25 21:00
飞思和5DS 同是5000W像素 差距还是很大的  因为是同一批编辑搞的 拍摄题材也同一 有一定参考性  但不排除佳能没用C1解码的可能性
http://qicai.fengniao.com/520/5204410.html

http://qicai.fengniao.com/520/5204411.html
单就最终出片的效果,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估计所用的解码软件不会是同一款的,即使都用C1,不是同一个人,不用相同的手法和流程,效果也会有差别的。再说,这种评测出于何种动机?有多大的可靠性和说服力也是个问号。只有在同一环境、同一条件下,所用器材技术性能相当,同时进行对比测试,并公开整个过程的细节,才能作为基本的参考。我想这样的对比测试,是不会有人去做的,因为无利可图,还要得罪人。
[286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6 12:41
yongfei 发表于 2015-6-26 09:07
我也是神农尝百草的玩法:想升级后背或Alpa的时候,就想个准DIY项目玩玩。这个是尼康镜头+3号快门+36X36的后背。EXIF不准,这个奥林帕斯的35MM移轴镜头的光圈为2.8。


这个36*36的后背配135镜头真实物尽其用了,又能移轴,移轴是不是只能用玻璃屏取景,没法估计焦平面了吧?
数码后背的像素3000w,5000w,8000w一路上涨,各种数码优化的镜头也层出不穷,只是如果没有移轴,前景和后景如何保证清晰还只能靠景深凑合。cmos的后背实时取景,应该能对方便移轴操作起很大作用。
[285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26 09:07
我也是神农尝百草的玩法:想升级后背或Alpa的时候,就想个准DIY项目玩玩。这个是尼康镜头+3号快门+36X36的后背。EXIF不准,这个奥林帕斯的35MM移轴镜头的光圈为2.8。
[284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6 08:00
yongfei 发表于 2015-6-26 03:51
哈哈,顺化的护城河来了。这个镜头是135的奥林帕斯,又没有用三脚架,色彩和细节都比较差。


135的奥巴镜头,哈苏cfv后背,1/4s f1.4手持拍摄,这是什么机器呀?想不出来,请教。
[283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26 03:51
哈哈,顺化的护城河来了。这个镜头是135的奥林帕斯,又没有用三脚架,色彩和细节都比较差。
[282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5 22:10
这是前一张的100%局部,仅想说明大底能带来的一些优势,供参考。
[281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5 22:06
yongfei 发表于 2015-6-25 21:36
呵呵,虽然我的照片拍得一般,阅读理解还是可以的。这个事儿,肯定是对方过度解读,理解错了。因为他也有莱卡,所以就把“装13的机器”误解为”装13的人“了。大家相互谅解,共同提高吧。


谢谢!
再上个佛香阁吧
[280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25 21:36
就喜欢按快门 发表于 2015-6-25 20:52
不知是您理解错了还是我表达有问题,我说我自己用的m9装13的成份大,质量好的是p25这个廉价货。
至于如何发挥器材的100%作用,这个题目就大了,谁也别抬杠。
呵呵,虽然我的照片拍得一般,阅读理解还是可以的。这个事儿,肯定是对方过度解读,理解错了。因为他也有莱卡,所以就把“装13的机器”误解为”装13的人“了。大家相互谅解,共同提高吧。
[279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25 21:30
“大底是硬道理”这个物理逻辑关系是成立的,前提是成像器的技术基本一样(比如用索尼的那块中幅CMOS和7R的比),镜头的水平也差不多。现在的问题是成像器技术不一样,120的价格往往是135器材的平方,而且升级的频率也差不多。

该如何选择,要看自己的摄影水平,拍摄题材和对器材的发烧程度了。
[278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5 21:07
yongfei 发表于 2015-06-25 11:16
如果楼主需要生文件,应该会给你短信了。

Anyway, 请问这张护城河在哪里拍的?有点像是越南顺化啊。不过仔细看右上角好像还有个湖,又...


这是颐和园呀,呵呵。那两天帝都难得天蓝的一塌糊涂,于是就抓紧按了几张。
让大家见笑了,不好意思!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277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5 21:04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06-25 11:07
兄台的片子质感不错,不知是哪个后背出的,有胶片的味道了,单张的动态范围也不错,是C1出的吗?...


这是飞思p45 在哈苏903上拍的,手持,100%原大其实是胡的,以前用p25基本不会发生这个情况,大概是高像素放大了手振吧。用c1简单矫正白平衡然后srgb转jpg,就是这个图了。如果这argb的显示器看还要好看很多。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276 楼] 阮蒙蒙 [资深泡菜]
15-6-25 21:00
飞思和5DS 同是5000W像素 差距还是很大的  因为是同一批编辑搞的 拍摄题材也同一 有一定参考性  但不排除佳能没用C1解码的可能性
http://qicai.fengniao.com/520/5204410.html

http://qicai.fengniao.com/520/5204411.html 本帖最后由 阮蒙蒙 于 2015-6-25 21:02 编辑

[275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5 20:52
badcat008 发表于 2015-06-25 12:35
很客观的说,器材没有发挥出20%水平。就以此片来说真不如小邮票底的旁轴。手机拍得好,也是大片。无论用什么器材拍照,都是摄友,不是阶级敌人...


不知是您理解错了还是我表达有问题,我说我自己用的m9装13的成份大,质量好的是p25这个廉价货。
至于如何发挥器材的100%作用,这个题目就大了,谁也别抬杠。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274 楼] badcat008 [禁言中]
15-6-25 20:35
就喜欢按快门 发表于 2015-06-25 10:39
"大作和知道“把我给吓住了,其实就是喜欢按快门罢了。我其实想说的是120数码有时没有那么累赘,起得到的照片质量我个人感觉比那个装13...


很客观的说,器材没有发挥出20%水平。就以此片来说真不如小邮票底的旁轴。手机拍得好,也是大片。无论用什么器材拍照,都是摄友,不是阶级敌人。
另外,还是用照片说话,出口伤人,只能说明您缺乏教养。

你如何看别人,你就是什么人,明白人,就会看轻你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5-06-25 20:45:56
[273 楼] magicip [资深泡菜]
15-6-25 19:39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25 19:33
“大底是硬道理”这种观点,在我头脑里还是根深蒂固的,总以为全幅的一定比残幅的好,中画幅一定比135的好,中画幅感光器件的面积是135系统的一倍多,那么,它的成像品质也一定要比135好很多,价格高也是应该的。可是很多老师的结论并非如此,说两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不象它们的面积和价格那么大的差距。当然也有和我持相同观点的,为此我很困惑。还有一个顽固的观点,就是CCD的成像比CMOS的成像色彩要好,只是CCD的制作成本高,高感不如CMOS,其它都比CMOS好,可是,很多老师说CMOS的后背比CCD的好,这使我感到很迷糊。另外,又出来了背照CMOS,说比普通的CMOS好,倒底好在哪?能好多少?我看未必有本质性的改进。这些都迫切需要有权威性的分析解读。否则,事实与忽悠是很难分清的。


有钱都试一试,钱有限,就买能力范围最贵的,不要相信便宜的老的会比新的贵的好
[272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25 19:33
“大底是硬道理”这种观点,在我头脑里还是根深蒂固的,总以为全幅的一定比残幅的好,中画幅一定比135的好,中画幅感光器件的面积是135系统的一倍多,那么,它的成像品质也一定要比135好很多,价格高也是应该的。可是很多老师的结论并非如此,说两者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不象它们的面积和价格那么大的差距。当然也有和我持相同观点的,为此我很困惑。还有一个顽固的观点,就是CCD的成像比CMOS的成像色彩要好,只是CCD的制作成本高,高感不如CMOS,其它都比CMOS好,可是,很多老师说CMOS的后背比CCD的好,这使我感到很迷糊。另外,又出来了背照CMOS,说比普通的CMOS好,倒底好在哪?能好多少?我看未必有本质性的改进。这些都迫切需要有权威性的分析解读。否则,事实与忽悠是很难分清的。
[271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25 19:16
就喜欢按快门 发表于 2015-6-25 18:39
"大作和知道“把我给吓住了,其实就是喜欢按快门罢了。我其实想说的是120数码有时没有那么累赘,起得到的照片质量我个人感觉比那个装13的135旁轴强很多。
如果能对你有帮助非常高兴,”生“文件有45M,等学习一下怎么传上来。
如果楼主需要生文件,应该会给你短信了。

Anyway, 请问这张护城河在哪里拍的?有点像是越南顺化啊。不过仔细看右上角好像还有个湖,又不太像了。 本帖最后由 yongfei 于 2015-6-25 19:21 编辑

[270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25 19:07
就喜欢按快门 发表于 2015-6-25 18:39
"大作和知道“把我给吓住了,其实就是喜欢按快门罢了。我其实想说的是120数码有时没有那么累赘,起得到的照片质量我个人感觉比那个装13的135旁轴强很多。
如果能对你有帮助非常高兴,”生“文件有45M,等学习一下怎么传上来。
兄台的片子质感不错,不知是哪个后背出的,有胶片的味道了,单张的动态范围也不错,是C1出的吗?
[269 楼] 就喜欢按快门 [泡菜]
15-6-25 18:39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24 14:39
谢谢兄台捧场!兄台这番现身说法的肺腑之言,对我来说如同醍醐灌顶,太及时了,太有说服力了。希望见到兄台的大作——p45的“生”文件和更多指教。


"大作和知道“把我给吓住了,其实就是喜欢按快门罢了。我其实想说的是120数码有时没有那么累赘,起得到的照片质量我个人感觉比那个装13的135旁轴强很多。
如果能对你有帮助非常高兴,”生“文件有45M,等学习一下怎么传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