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到论坛求助,均无结果。哪位大侠肯仗义出手相助:第一台中画幅数码相机应如何选择
9245 296
[28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08:58
seasonluna 发表于 2015-6-8 17:48
中画幅绝大部分机器没有皮腔,移轴幅度小,而且镜头像场一半不够大,可移轴范围也是很有限的,不建议中画幅拍摄的重心放在移轴上。如alpa,只提供很小的移轴量,哈苏和双反更是没有此功能,你要是土豪可以入alpa ,样子比较酷
拜读了!理论固然重要,可是在具体操作上,怎样才能使中画幅机器实现全景深效果呢?既然摇摆和移轴不能实现全景深,那么坛子里的那些全景深的神片是如何获得的呢?难道是后期叠加的?
[27 楼] nesorrow [泡菜]
15-6-8 18:19
要我肯定哈苏v口数码后背 剩下来的钱买一台哈苏903swc加503cw 后背通用 903swc的biogon牛逼 再买一堆哈苏503用的牛头 物美价廉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26 楼] seasonluna [泡菜]
15-6-8 17:48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06-08 08:13
谢谢烤兄指点!移轴可改变透视效果,这个我能理解(从未玩过移轴),但对移轴与景深的关系,则不明就里(没有俯仰摇摆是达不到全景深的),除了超焦距...


中画幅绝大部分机器没有皮腔,移轴幅度小,而且镜头像场一半不够大,可移轴范围也是很有限的,不建议中画幅拍摄的重心放在移轴上。如alpa,只提供很小的移轴量,哈苏和双反更是没有此功能,你要是土豪可以入alpa ,样子比较酷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25 楼] seasonluna [泡菜]
15-6-8 17:39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06-08 08:13
谢谢烤兄指点!移轴可改变透视效果,这个我能理解(从未玩过移轴),但对移轴与景深的关系,则不明就里(没有俯仰摇摆是达不到全景深的),除了超焦距...


相机后组(像平面)旋转会改变投影形状,前组(镜平面)旋转改变焦平面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24 楼] seasonluna [泡菜]
15-6-8 17:38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06-08 08:13
谢谢烤兄指点!移轴可改变透视效果,这个我能理解(从未玩过移轴),但对移轴与景深的关系,则不明就里(没有俯仰摇摆是达不到全景深的),除了超焦距...


超焦距只是一种近似清晰的虚,沙姆定律是枢纽律的简化版,简单的说就是当焦平面,镜平面和成像面相交于一条线时,就能保证焦平面完全清晰。135相机因为镜平面和成像面平行(不可能相交),所以只能选取平行面作为清晰焦平面。
本帖由 iPhone 5s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23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5-6-8 16:38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06-08 08:13
谢谢烤兄指点!移轴可改变透视效果,这个我能理解(从未玩过移轴),但对移轴与景深的关系,则不明就里(没有俯仰摇摆是达不到全景深的),除了超焦距...


数码中画幅超焦距得不到全景深,远景肯定时虚的.另外俯仰摇摆操作请参考大画幅的沙姆定律.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22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8 16:13
大烤拉 发表于 2015-6-8 09:46
玩数码中画幅,最重要的是享受她的移轴,俯仰,摇摆等功能,还有她的轻便性,很多技术相机的整体重量和135的全画幅旗舰差不多,甚至更轻.数码中画幅的景深和135相比较是非常浅的,要得到全景深不太容易,光圈缩到F11以后画质会变差.如果想拍那种冲击力比较强的风光片,如前景在1米以内或者更近,没有俯仰摇摆是达不到全景深的,等你入手以后你就明白了.另外移轴功能并不只是用来接片,我更多的是用来校正透视变形.如构图前先保持机器完全水平,然后用上下移轴功能构图来代替传统的俯拍或仰拍,有效的来控制被摄体的变形.画质好坏小图是很难看出来的,135照样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如果只是用来拍人文,不建议买,个头太大,性价比太差,被135秒杀.再说人文也不需要打印那么大的片子,拿个sony微单就足够了.
谢谢烤兄指点!移轴可改变透视效果,这个我能理解(从未玩过移轴),但对移轴与景深的关系,则不明就里(没有俯仰摇摆是达不到全景深的),除了超焦距,移轴或摇摆也能实现景深增加吗?如何通过俯仰摇摆来解决中画幅景深浅的缺陷?请不吝赐教。进中画幅主要是用来拍风光,兼顾人文,并不想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只想了却玩中画幅的心愿,也确实能得到玩单反所得不到的惊喜,仅此而已。望烤兄能给个建议。
[21 楼] dmy0407 [泡菜]
15-6-8 13:04
行摄流浪 发表于 2015-6-8 12:20
如果已经决定入中画
那么相信你的技术绝对没问题
所以直接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中画
原因是中画不必全幅
最次一个机身也要4、5万
加上镜头和附件
一个最低级的中画基本配置就是十来万
你既然铁了心要入中画
难道准备把这个十来万的用个一两年就出了再入更高级?
与其如此不如就买买得起的最好的
然后心无旁骛的安安心心拍片
当然
有米人可按由低到高的阶级慢慢玩上去


[20 楼] 行摄流浪 [泡菜]
15-6-8 12:20
如果已经决定入中画
那么相信你的技术绝对没问题
所以直接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中画
原因是中画不必全幅
最次一个机身也要4、5万
加上镜头和附件
一个最低级的中画基本配置就是十来万
你既然铁了心要入中画
难道准备把这个十来万的用个一两年就出了再入更高级?
与其如此不如就买买得起的最好的
然后心无旁骛的安安心心拍片
当然
有米人可按由低到高的阶级慢慢玩上去
[19 楼] 火龙5号 [资深泡菜]
15-6-8 11:54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5 10:46
常来中画幅论坛游荡,已中毒很久,当咬牙想涉足时,却不知如何下手。皆因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且囊中羞涩,不能像有钱人那样,不问得失,看好就,自己那点血汗钱还想用在刀刃上。那么,如何能防止盲目冲动、少走弯路,选择一台性价比好、实用性强、真正值得拥有的机器呢?请各位好心的大侠们帮忙指点。当然能详尽地分析说明,那就更好了。


没有什么值得拥有这一说,买个二手的,适合你自己用就可以,这是一条不归路,慎重

首先想好自己要拍什么,在考虑买什么机器,不论是数字后背,还是135系统,还是大画幅系统,种类繁多,眼花缭乱,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18 楼] 大烤拉 [资深泡菜]
15-6-8 09:46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8 09:39
其实我也疑虑,中画幅数码系统比全幅单反系统的优势并不大。但是,架不住论坛上那些玩中画幅的资深高手们“不可比”的定论和一些不知通过什么技法手段搞出来让人中毒的片子。还有,也从未有哪位有爱心和负责任的高人,认真详细地把中画幅和单反两个系统,作一个具体的分析比对,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高手们似乎只热衷于找高手过招,或者自我展示独门绝技,少有行侠丈义,拔刀相助的,也不乏孤芳自赏的。因此,吾等只能雾里看花、犹豫徘徊。


玩数码中画幅,最重要的是享受她的移轴,俯仰,摇摆等功能,还有她的轻便性,很多技术相机的整体重量和135的全画幅旗舰差不多,甚至更轻.数码中画幅的景深和135相比较是非常浅的,要得到全景深不太容易,光圈缩到F11以后画质会变差.如果想拍那种冲击力比较强的风光片,如前景在1米以内或者更近,没有俯仰摇摆是达不到全景深的,等你入手以后你就明白了.另外移轴功能并不只是用来接片,我更多的是用来校正透视变形.如构图前先保持机器完全水平,然后用上下移轴功能构图来代替传统的俯拍或仰拍,有效的来控制被摄体的变形.画质好坏小图是很难看出来的,135照样能拍出这样的片子.如果只是用来拍人文,不建议买,个头太大,性价比太差,被135秒杀.再说人文也不需要打印那么大的片子,拿个sony微单就足够了.

本帖最后由 大烤拉 于 2015-6-8 10:00 编辑

[17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8 09:39
badcat008 发表于 2015-6-7 22:04
必须玩禄来双反,这才是个性,我跟你想法其实差不多,但我现在玩双反还有老旁轴M3。

数码产品,根本谈不上个性。

就画质来说,其实目前数码全幅系统已经非常好了(画质和数码中画幅的差别微乎其微),而且比中画幅数码系统更加灵活机动。

可以搭配个胶片中福玩,纯粹装B用也可以,拍照的过程很有趣,肯定比什么数码中画幅好玩
其实我也疑虑,中画幅数码系统比全幅单反系统的优势并不大。但是,架不住论坛上那些玩中画幅的资深高手们“不可比”的定论和一些不知通过什么技法手段搞出来让人中毒的片子。还有,也从未有哪位有爱心和负责任的高人,认真详细地把中画幅和单反两个系统,作一个具体的分析比对,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高手们似乎只热衷于找高手过招,或者自我展示独门绝技,少有行侠丈义,拔刀相助的,也不乏孤芳自赏的。因此,吾等只能雾里看花、犹豫徘徊。
[16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8 09:00
yongfei 发表于 2015-6-7 22:37
看到楼主在隔壁的萨诺促销贴的问题,提醒两点。一是这是罗莱接口的,虽然以后Alpa之类的相机也有此后背接口,但比较小众。二是这个机身有一代和二代之分,虽然成像没有区别,但会体现在价格上。

总之,这套的性价比最高,但是基本是封闭的系统。适合安心拍照的。也许再要买一个40广角。
谢谢提醒!
[15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7 22:37
看到楼主在隔壁的萨诺促销贴的问题,提醒两点。一是这是罗莱接口的,虽然以后Alpa之类的相机也有此后背接口,但比较小众。二是这个机身有一代和二代之分,虽然成像没有区别,但会体现在价格上。

总之,这套的性价比最高,但是基本是封闭的系统。适合安心拍照的。也许再要买一个40广角。
[14 楼] badcat008 [禁言中]
15-6-7 22:04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6 08:58
对我来说,后背只是玩个性,满大街的都是日本单反,看着都没胃口用了。很有同感,我也是对单反没胃口了,想换盘菜尝一尝,只是玩个率性,娱乐自己,没有其它用途。本来觉得玛米亚利图credo 40套机很实惠,但看很多评价不一,心里没底,想寻更好的选择,不知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必须玩禄来双反,这才是个性,我跟你想法其实差不多,但我现在玩双反还有老旁轴M3。

数码产品,根本谈不上个性。

就画质来说,其实目前数码全幅系统已经非常好了(画质和数码中画幅的差别微乎其微),而且比中画幅数码系统更加灵活机动。

可以搭配个胶片中福玩,纯粹装B用也可以,拍照的过程很有趣,肯定比什么数码中画幅好玩 本帖最后由 badcat008 于 2015-6-7 22:14 编辑

[13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7 21:51
dmy0407 发表于 2015-6-6 09:30
何尝是玩后背,摄影就是图个乐趣,充满了个性,靠它赚钱的除外。论坛里的评价永远不会一致,每个人的评论都包含自己的主观判断,未必正确也未必就适合你,俗话说: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不求最好,只求最合适,数码时代更是如此。论坛里的评价最多作个参考,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自己喜欢就好。

[12 楼] dmy0407 [泡菜]
15-6-6 09:30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6 08:58
对我来说,后背只是玩个性,满大街的都是日本单反,看着都没胃口用了。很有同感,我也是对单反没胃口了,想换盘菜尝一尝,只是玩个率性,娱乐自己,没有其它用途。本来觉得玛米亚利图credo 40套机很实惠,但看很多评价不一,心里没底,想寻更好的选择,不知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何尝是玩后背,摄影就是图个乐趣,充满了个性,靠它赚钱的除外。论坛里的评价永远不会一致,每个人的评论都包含自己的主观判断,未必正确也未必就适合你,俗话说: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不求最好,只求最合适,数码时代更是如此。论坛里的评价最多作个参考,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自己喜欢就好。 本帖最后由 dmy0407 于 2015-6-6 09:31 编辑

[11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6 08:58
yongfei 发表于 2015-6-5 17:17
具体的给个标杆吧。十万元要性价比,可以买全新的罗莱一套,带credo 60全幅数码后背,隔壁萨诺有个帖子里的促销价。单买V口后背本身也要这个价钱。但问题是,罗莱已经破产,所以以后的发展是没有保障的。看起来飞思玛米亚代表了方向,但性价比又不高了。而在技术上,代表方向的其实是CMOS,所以还有一个办法是先买个哈苏CFV 50c,弄个SWC先对付着,然后升级Alpa。对了,宾得645的性价比也挺高的,老镜头也保值。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问楼主,你的用途有啥是目前尼康810之流无法完成的?对我来说,后背只是玩个性,满大街的都是日本单反,看着都没胃口用了。

对我来说,后背只是玩个性,满大街的都是日本单反,看着都没胃口用了。很有同感,我也是对单反没胃口了,想换盘菜尝一尝,只是玩个率性,娱乐自己,没有其它用途。本来觉得玛米亚利图credo 40套机很实惠,但看很多评价不一,心里没底,想寻更好的选择,不知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10 楼] 色朦胧 [资深泡菜]
15-6-5 17:25
机器就是个工具,能满足自己用途的就是好机器。性价比就是买性能够用的机器而不是储备那些用不到的功能!
[9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5 17:17
具体的给个标杆吧。十万元要性价比,可以买全新的罗莱一套,带credo 60全幅数码后背,隔壁萨诺有个帖子里的促销价。单买V口后背本身也要这个价钱。但问题是,罗莱已经破产,所以以后的发展是没有保障的。看起来飞思玛米亚代表了方向,但性价比又不高了。而在技术上,代表方向的其实是CMOS,所以还有一个办法是先买个哈苏CFV 50c,弄个SWC先对付着,然后升级Alpa。对了,宾得645的性价比也挺高的,老镜头也保值。

还有一个问题我想问楼主,你的用途有啥是目前尼康810之流无法完成的?对我来说,后背只是玩个性,满大街的都是日本单反,看着都没胃口用了。 本帖最后由 yongfei 于 2015-6-5 17:25 编辑

[8 楼] Licorice [陈年泡菜]
15-6-5 16:47
郭致影像 发表于 2015-6-5 12:41
选择一台性价比好、实用性强、真正值得拥有的机器   兄弟:这样的机器是没有的!


我看也是。哈哈
[7 楼] ericlnh [泡菜]
15-6-5 16:13
数码都没有性价比,过几年就好升级换代了。而且数码的优势就是做商业,快速出片换钱。lz有钱,可以做商业,像我们这种没钱的也只能玩个艺术了。论艺术,目前只谈胶片 本帖最后由 ericlnh 于 2015-6-5 16:14 编辑

[6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5 15:07
谢谢各位兄台的点拨!胶片自己是不想去玩的,数码后期没什么障碍,只想在10万元左右选一套新款的、有代表时代潮流、有一定性价比潜在价值的机器。是否有这样的选择呢?
[5 楼] badcat008 [禁言中]
15-6-5 14:27
建议双反
可以找个便宜的先用

因为没钱,可以考虑2000多的日系双反,成色就8成那种。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2015-06-05 14:32:47
[4 楼] dtouzhu [资深泡菜]
15-6-5 13:00
玩胶卷吧,推荐玛米亚BR67、哈苏500c,都是全手动全机械,特别耐操,练手最好。
[3 楼] 郭致影像 [泡菜]
15-6-5 12:41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5 10:46
常来中画幅论坛游荡,已中毒很久,当咬牙想涉足时,却不知如何下手。皆因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且囊中羞涩,不能像有钱人那样,不问得失,看好就,自己那点血汗钱还想用在刀刃上。那么,如何能防止盲目冲动、少走弯路,选择一台性价比好、实用性强、真正值得拥有的机器呢?请各位好心的大侠们帮忙指点。当然能详尽地分析说明,那就更好了。


选择一台性价比好、实用性强、真正值得拥有的机器   兄弟:这样的机器是没有的! 本帖最后由 郭致影像 于 2015-6-5 12:41 编辑

[2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5 11:04
前几个贴其实也有人答了,其实这就是个砸钱的选择,放大版的单反发烧路而已,花费指数上升,因此发再多的帖子也没有用,不如买个二手先试试水。哈苏V,50或60MM,飞思P25,P20或CFV。先学后期,看看自己是否合适数码背的出片方式。
[1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5 10:46
常来中画幅论坛游荡,已中毒很久,当咬牙想涉足时,却不知如何下手。皆因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且囊中羞涩,不能像有钱人那样,不问得失,看好就,自己那点血汗钱还想用在刀刃上。那么,如何能防止盲目冲动、少走弯路,选择一台性价比好、实用性强、真正值得拥有的机器呢?请各位好心的大侠们帮忙指点。当然能详尽地分析说明,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