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到论坛求助,均无结果。哪位大侠肯仗义出手相助:第一台中画幅数码相机应如何选择
9245 296
[58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5-6-10 07:41
考虑到当代电子产品的同质化特征.虽然各有自己的独门绝迹,但已经不是靠黄金白银的物质成本,而是各自的技术竞争点.但不论如何.现在的中画幅领域.日本宾得645D\645Z的售价都是个合理的参照物.虽然不尽合理,以此类推.哈苏H5D-40\H5D-50C及飞思IQ140\150等的价格都不该超越宾得20%.徕卡S售价也就五万左右,不该再高.而他们的独立后背价格更不该超过宾得价格的80%.

现在利图的酷图6000万像素的套机109000元,其去掉机身和镜头以后的后背售价也还是这个钱.这是营销策略,不做评判.但以此为参照,飞思的同等规格后背在15-25万之间.哈苏的小幅后背CFV50也这个价钱.那这不就是一种消费指引吗?近期肯定会对潜在消费者构成吸引力.

把话说得远一点.不是摄影从业者的业余爱好者.如果你不是靠得奖等手段取得某种自己认为必要的荣誉.中画幅无非就是能助你一臂之力,让你拍摄的画面更加优秀,画质更加细腻清晰.如果年轻的人通过这个展示可侧面协助你获得你心爱的恋人的人,能够取得婚姻的美满,那就买.如果能让你的上司(遇到讨厌摄影等业余爱好太多的上司可更麻烦)更加认可你,也可买.如果都不是.真的不建议去买笨重庞大的中画幅系统.绝不是买一个套机就够用够玩的.后面还要买拍摄大场面的超广角镜头,能把足够远的物体拍摄的更能占满画面的长焦距镜头,能够拍摄花卉小虫的微距镜头.还希望有个方便的变焦镜头.这样下来,花在镜头上的钱,十万绝对难以满足要求的.很有可能奔向20万了.一个机身,如果遇到※※咋办,慢慢的,你会买第二个更高级甚至最高级的相机,这样下来,最终的花费都在40万人民币左右.

现在能拿出40万买相机的人太多太多了,不用说不计其数的大小老板们,大型企业※※们,金融机构通信行业等的中层管理人员.就是很多能独当一面的主力大军.也都能买得起,也花得起这个钱.问题是,必要性有多大.你需要那么高清晰的画面吗?单纯的娱乐自己,一套物美价廉的索尼微单足够好了,方便携带.使用方便,何乐不为?中画幅的商业市场定位很明确,就是专业拍摄用.业余爱好是陶冶情操疏解心理压力的,如果拿本来舒缓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自己的负担甚至累赘.可就南辕北辙而得不偿失了.这段话不针对楼主,而是给所有情绪激昂的所有业余爱好者降降温.因为,这个魔鬼般冲动的岁月,我曾经义无反顾地走过.回头看.其实那个经历都没必要有.
[57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9 22:18
哈哈,这里面应该有三拨鬼子。索尼研制的这个,据说是Pentax下的大订单,然后飞思,哈苏搭了车;加拿大的Dalsa,主要是主打CCD的,估计在这方面的投入比较多,希望吃老本;而七棱镜则有一个设想说,飞思定了不少的CCD器件,所以要先把库存给消化掉,所以才推出了换汤不换药的IQ3系列。所以大家都在挤牙膏。作为消费者,找套二手先玩起来也是个办法。
[56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22:03
yongfei 发表于 2015-6-9 17:32
不是愚弄,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机产业链的上游是成像器,目前大家主要都是用索尼的这块CMOS,好比600像素的年代的那块CCD。所以说,先弄套二手,等等CMOS的发展情况,也是一个办法。毕竟后背是最贵的部分。
原来如此,受制于鬼子,那也不能CMOS卖得比CCD贵呀?看来后背的制造尚未突破技术瓶颈,IQ3也只能是踏步走了。
[55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5-6-9 20:19
yongfei 发表于 2015-6-9 17:27
这个施头,貌似都是原来Mamiya厂加工的,有些还是贴牌。是否凡带镜间快门的,肯定就是施奈德的原创设计?其实施奈德的利器是移轴镜头,可迟迟不见推出。

另外,你对飞思推出的新机身怎么看?


不论哪个渠道,也不管数据多么诱人,我还没有见到这个东西,在我没有亲自摸到这个东西之前,绝不做判断,也不做评判。因为没有评判的依据,隔山买驴要不得,隔空就盖棺定论更要不得,要得只能是胡说八道。

等有机会接触到它以后才有发言权。在没有触及之前,我不能也不敢对此发表言论。希望你能理解和原谅我。
[54 楼] dmy0407 [泡菜]
15-6-9 17:46
yongfei 发表于 2015-6-9 17:27
这个施头,貌似都是原来Mamiya厂加工的,有些还是贴牌。是否凡带镜间快门的,肯定就是施奈德的原创设计?其实施奈德的利器是移轴镜头,可迟迟不见推出。


比较正确的称呼是:施奈德设计的镜间快门镜头于玛米亚精工制造,在其镜头群里有一款移轴俯仰镜头T/S 120/5.6为施奈德制造。
[53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9 17:32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17:22
为什么新出的几款5000万像素的CMOS后背,都是小底的,而且价格还比CCD的高,不知厂家玩得什么把戏,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想要愚弄消费者,恐怕是长不了得。
不是愚弄,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机产业链的上游是成像器,目前大家主要都是用索尼的这块CMOS,好比600像素的年代的那块CCD。所以说,先弄套二手,等等CMOS的发展情况,也是一个办法。毕竟后背是最贵的部分。
[52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9 17:27
臭哈苏 发表于 2015-6-9 17:06
在施奈德中心快门镜头里按照自己拍摄需求选.这个选择,只有自己决定.哪个镜头都不赖.要知道,施奈德的中幅镜头没有白给的.
这个施头,貌似都是原来Mamiya厂加工的,有些还是贴牌。是否凡带镜间快门的,肯定就是施奈德的原创设计?其实施奈德的利器是移轴镜头,可迟迟不见推出。

另外,你对飞思推出的新机身怎么看?
[51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7:24
臭哈苏 发表于 2015-6-9 17:06
在施奈德中心快门镜头里按照自己拍摄需求选.这个选择,只有自己决定.哪个镜头都不赖.要知道,施奈德的中幅镜头没有白给的.
谢谢哈兄!记下了。
[50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7:22
yongfei 发表于 2015-6-9 17:08
你还要注意所谓的CCD和CMOS的区别。要我看,小CCD的保值要差一些,而且出来也已经有几年了,不如再看看。
很有道理!据我所知,CMOS是后来者,这两种感光器件各有优缺点,现在除了中画幅系统外,其它相机基本没有用CCD的,不知为何数码后背到现在还是以CCD为主,本来CMOS的制作成本比CCD要低得多,为什么新出的几款5000万像素的CMOS后背,都是小底的,而且价格还比CCD的高,不知厂家玩得什么把戏,实在令人费解。如果想要愚弄消费者,恐怕是长不了得。
[49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7:08
seasonluna 发表于 2015-6-9 16:58
对,哈苏就是单反结构的。
我给你的建议是去实体店里都试一试,你买2手的不要紧,拿哈苏来说外形手感变化几乎没有,什么宾得,玛米亚飞思都摸一摸感受下你就知道喜欢哪个了,摄影嘛除了最后效果过程愉悦也挺重要,我就喜欢哈苏的手感,这是纯粹个人意见,可能宾得啊飞思玛米亚成像都不差,但这东西就是各有所爱。你要选一个你拿着感觉顺手开心的机器,都中画幅了,大家成像都不会差。

去实体店都试一试你就知道想要什么了,比在这里问有用。
非常正确。
[48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9 17:08
你还要注意所谓的CCD和CMOS的区别。要我看,小CCD的保值要差一些,而且出来也已经有几年了,不如再看看。
[47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5-6-9 17:06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17:03
哈兄,如果选择飞思系统,哪款镜头应优先考虑?


在施奈德中心快门镜头里按照自己拍摄需求选.这个选择,只有自己决定.哪个镜头都不赖.要知道,施奈德的中幅镜头没有白给的.
[46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7:03
臭哈苏 发表于 2015-6-9 14:00
折中的选项,飞思最科学!如果我选一定是飞思.那我以前写过《哈苏HXD正在向最大中画幅系统方向迈进》,是不是我自己打我自己的嘴巴呢?当然不是,那时的飞思等还没有今天成熟,甚至说还没有形成系统。但今天它们不但形成了系统,而且系统也开始强大起来了。我如果不是手里沉积下一堆没有用途的哈苏V器材,也直奔飞思去了。手里的哈苏和徕卡还有二十多万元的沉积物,任何品牌,过去的辉煌不代表永远的辉煌。选择永远很难 ...
哈兄,如果选择飞思系统,哪款镜头应优先考虑?
[45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5-6-9 17:01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16:46
很精辟!受益匪浅。谢谢哈兄仗义相助,分析得如此详细,我的想法也逐渐清晰起来。看来我应该在哈苏H5D-40和玛米亚利图Credo 40套机中选其一。我感到目前这两个套机还是比较实惠的,只是不知这种中画幅的“小底”,除了像素不太高以外,与6000万像素以上的后背在画质和透视上有何区别?


透视关系由光路投射角决定的.中画幅的截幅机如同135系统里的半幅机一样的道理,明白了135系统里的半幅机的透视关系就明白了中画幅的投射关系.

你的选择都是性价比超级低的.不买6000万的后背.何不买宾的645D.买6000万的,就拿定主意买飞思.连怀疑都不要有.哈苏的握持感是最舒服的.但飞思是双快门系统.哈苏没有的.别小看这点.由于各自的技术壁垒,中画幅的选择比135系统尴尬的多,但选项也少得很.所有答案都齐备了.再怎么咨询也就这些问题了. 本帖最后由 臭哈苏 于 2015-6-9 17:05 编辑

[44 楼] seasonluna [泡菜]
15-6-9 16:58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16:27
谢谢兄台点拨!我看哈苏H5D-40套机的性价比不错,不知是不是属于“中画幅单反结构的”的?

对,哈苏就是单反结构的。
我给你的建议是去实体店里都试一试,你买2手的不要紧,拿哈苏来说外形手感变化几乎没有,什么宾得,玛米亚飞思都摸一摸感受下你就知道喜欢哪个了,摄影嘛除了最后效果过程愉悦也挺重要,我就喜欢哈苏的手感,这是纯粹个人意见,可能宾得啊飞思玛米亚成像都不差,但这东西就是各有所爱。你要选一个你拿着感觉顺手开心的机器,都中画幅了,大家成像都不会差。

去实体店都试一试你就知道想要什么了,比在这里问有用。
[43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6:55
cheji 发表于 2015-6-9 16:00
性价比最高的分明是645Z
645Z和645D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可是我对这种类似135单反一体结构的中画幅机器并无兴趣,还是想玩后背的,再说对宾得相机的成像也不看好,也许是自己无知吧。
[42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6:46
臭哈苏 发表于 2015-6-9 14:00
飞思或者哈苏或者利图.就这几个选项.我惯于蹭机蹭数据.手里有不少原始数据,不充分的数据表明,中画幅画质相当出色.除了后背以外的飞思相机和哈苏相机都是日本产品,哈苏的镜头也是日本产品,飞思的镜头部分是日本产德国品牌.利图就看是禄莱机身或玛米亚机身了,后者就是飞思机身.另一个德国产品徕卡S的镜头无可挑剔,但画质和价格相比,它本不该比宾得645贵的.阿尔帕机身拍摄风景大场面的优势几乎独一无二,但它配合长焦镜头的可能性没有啊,除非你买阿尔帕专注于场面,再买套另外系统针对长焦.所有中画幅在长焦领域都不足.最长的焦距都有限.

一步到位的选项应该在哈苏和飞思里诞生.机身各有特色也相差无几,飞思有施奈德镜头可选一项突出出来,飞思的机身幕帘快门对于第三方镜头的利用更加便捷.折中的选项,飞思最科学!如果我选一定是飞思.那我以前写过《哈苏HXD正在向最大中画幅系统方向迈进》,是不是我自己打我自己的嘴巴呢?当然不是,那时的飞思等还没有今天成熟,甚至说还没有形成系统。但今天它们不但形成了系统,而且系统也开始强大起来了。我如果不是手里沉积下一堆没有用途的哈苏V器材,也直奔飞思去了。手里的哈苏和徕卡还有二十多万元的沉积物,任何品牌,过去的辉煌不代表永远的辉煌。选择永远很难 ...
很精辟!受益匪浅。谢谢哈兄仗义相助,分析得如此详细,我的想法也逐渐清晰起来。看来我应该在哈苏H5D-40和玛米亚利图Credo 40套机中选其一。我感到目前这两个套机还是比较实惠的,只是不知这种中画幅的“小底”,除了像素不太高以外,与6000万像素以上的后背在画质和透视上有何区别?
[41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5-6-9 16:30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16:27
谢谢兄台点拨!我看哈苏H5D-40套机的性价比不错,不知是不是属于“中画幅单反结构的”的?


这款机器和宾得645D一个档次,一个规格的感光芯片,差异在算法和外观.价格差远了.买H5D-40远不如买宾得645D.价格两万多就搞定了.

本帖最后由 臭哈苏 于 2015-6-9 16:32 编辑

[40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6:27
seasonluna 发表于 2015-6-9 12:01

我觉得你目前没必要纠结这些,说句中肯不中听的话, ...
谢谢兄台点拨!我看哈苏H5D-40套机的性价比不错,不知是不是属于“中画幅单反结构的”的?
[39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6-9 16:00
yongfei 发表于 2015-6-7 22:37
看到楼主在隔壁的萨诺促销贴的问题,提醒两点。一是这是罗莱接口的,虽然以后Alpa之类的相机也有此后背接口,但比较小众。二是这个机身有一代和二代之分,虽然成像没有区别,但会体现在价格上。

总之,这套的性价比最高,但是基本是封闭的系统。适合安心拍照的。也许再要买一个40广角。


性价比最高的分明是645Z
[38 楼] cheji [陈年泡菜]
15-6-9 15:57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15:39
谨记!似乎明白了一点,能利用沙姆定律实现全景深的中画幅系统也是不多的。继续学习。


富士680
[37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15:39
yongfei 发表于 2015-6-9 11:19
这个问题比较高深了,你不妨先做一些沙姆定律的功课,然后有疑问再继续讨论。不过概念还是要有的,也就是要知道有俯仰机构的相机才可以实现沙姆定律下的全景深。要知道有些中画幅其实也是单反,是135的放大版,有些则更接近于以前的大幅技术相机。
谨记!似乎明白了一点,能利用沙姆定律实现全景深的中画幅系统也是不多的。继续学习。
[36 楼] 臭哈苏 [陈年泡菜]
15-6-9 14:00
飞思或者哈苏或者利图.就这几个选项.我惯于蹭机蹭数据.手里有不少原始数据,不充分的数据表明,中画幅画质相当出色.除了后背以外的飞思相机和哈苏相机都是日本产品,哈苏的镜头也是日本产品,飞思的镜头部分是日本产德国品牌.利图就看是禄莱机身或玛米亚机身了,后者就是飞思机身.另一个德国产品徕卡S的镜头无可挑剔,但画质和价格相比,它本不该比宾得645贵的.阿尔帕机身拍摄风景大场面的优势几乎独一无二,但它配合长焦镜头的可能性没有啊,除非你买阿尔帕专注于场面,再买套另外系统针对长焦.所有中画幅在长焦领域都不足.最长的焦距都有限.

一步到位的选项应该在哈苏和飞思里诞生.机身各有特色也相差无几,飞思有施奈德镜头可选一项突出出来,飞思的机身幕帘快门对于第三方镜头的利用更加便捷.折中的选项,飞思最科学!如果我选一定是飞思.那我以前写过《哈苏HXD正在向最大中画幅系统方向迈进》,是不是我自己打我自己的嘴巴呢?当然不是,那时的飞思等还没有今天成熟,甚至说还没有形成系统。但今天它们不但形成了系统,而且系统也开始强大起来了。我如果不是手里沉积下一堆没有用途的哈苏V器材,也直奔飞思去了。手里的哈苏和徕卡还有二十多万元的沉积物,任何品牌,过去的辉煌不代表永远的辉煌。选择永远很难,好在你没有负担。买飞思吧,镜头别盲目的买,选准精品,买一个收一个,最后都沉积在手,不再倒腾,才叫划算。

不要买旧的系统了,哈苏503CW等等留在记忆里的好,买了收藏也可.但拍片要看出片效果.尽管有些哈苏镜头持续高价,尽管哈苏V口背持续高价.但依然不建议买.也没必要买.这种神话犹如今天的徕卡镜头里的M镜头普遍高于R镜头的现象,其实当时的定位,R系统才是更加专业的系统.但是R镜头在今天没有M镜头贵.这些都是被神化而致使被神话了.宾得645性价比非常高,但你得接受它的色彩风格.相对于新品,除了哈苏V背以外的二手数码的价格都低得很(因为哈苏V系统保有量太大,即便最少的购买率带来的需求绝对数也足够大).二手镜头更是如此.好多超一流品牌的二手中幅都是整套整套的被处理掉,那些整套被抛弃的原有必须要关注,二手价格奇低的品牌,恰恰是所有潜在新买者应该深思的.如果系统足够好画质足够完美,谁会赔掉大把银子扔掉一个好端端的系统啊.

本帖最后由 臭哈苏 于 2015-6-9 14:33 编辑

[35 楼] seasonluna [泡菜]
15-6-9 12:01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08:58
拜读了!理论固然重要,可是在具体操作上,怎样才能使中画幅机器实现全景深效果呢?既然摇摆和移轴不能实现全景深,那么坛子里的那些全景深的神片是如何获得的呢?难道是后期叠加的?

注意看我之前说的话,旋转和移轴会改变什么,还有超焦距和景深。你说的是个伪命题。为什么我们用技术相机可以拍摄出一张从脚下带无穷远都清晰的照片?其实是我们通过旋转前组将焦平面倾斜改变,假设我们将焦平面变成大地,这时候光圈再大大地面也是清晰的(对焦面),因为景深变化垂直于焦平面(景深永远如此),对于我们来说只需要将景深调节到能涵盖景物的“高度”程度就可以了,而不必纠结于利用如何利用景深达到无穷远。这是简单通俗的解释,所以解释里面有漏洞,但大致原理是如此,论坛上没必要说的很学术严密。当相机不具备移轴旋转功能时,我们是利用“超焦距”来获得可接受的清晰的效果的,具体操作拿一个你手上的镜头,选个光圈,假设F16,将景深标尺的(从上面看)无穷远对准右端的16的位置,你就获得了这个光圈的超焦距,但你这时候观察,会发现景深标尺的另一端对着16是个数字,譬如是3.5英尺,那就意味着这是的景深是从3.5英尺到无穷远,如果3.5英尺内没有被摄物,那么整张照片所有物体都处于可接受的清晰范围内,注意,是“可接受的清晰”,也就是你说的全景深片子。如果是真的绝对清晰,人们就不会为了航测而研究发现沙姆定律了。
我觉得你目前没必要纠结这些,说句中肯不中听的话,你在这部分还有很大差距,不要想一口气了解太多东西,反而用不上,相机也不要一开始就接触很麻烦的,还是建议你选择个哈苏这种相机配个数码后背。或者直接哈苏数码等等中画幅单反结构的。用着方便
[34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9 11:32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09:25
米不多,更不是土豪,只是为追求更好的画质(宽容度和色彩),通过有限的投入,既能在把玩中画幅器材中娱悦心身,也可在追求高画质的路上有所收获。难道这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现在的中画幅数码,就好比一辆豪华车的价格。没有太多资金和概念的话最好先从二手练起。很多人愉悦身心的方式之一主要是靠键盘的(包括我),这个是用不花钱的,不过如果时间算金钱的话,其实也花了不少投入。你不妨研究一下中画幅第一,二页里那些发帖朋友的器材,看到主题里出照片好的,原样复制一套类似的。
[33 楼] yongfei [陈年泡菜]
15-6-9 11:19
光影如斯 发表于 2015-6-9 09:11
烤兄能否说得具体说说,如何利用沙姆定律通过信仰摇摆操作来实现全景深。千万别推辞。
这个问题比较高深了,你不妨先做一些沙姆定律的功课,然后有疑问再继续讨论。不过概念还是要有的,也就是要知道有俯仰机构的相机才可以实现沙姆定律下的全景深。要知道有些中画幅其实也是单反,是135的放大版,有些则更接近于以前的大幅技术相机。

多问无用,我也找了好几年有性价比的数码后背。去年说哈苏的CFV 50c日本只卖1万美元。但苦于没有渠道。今年迫于其它国家代理商的压力,日本的价格也涨回到欧美国家标准零售价的水平了。
[32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09:43
yaoht 发表于 2015-6-9 09:16
个人感觉,请参考:
(1)买买得起的最好的
(2)不要迷信老的后背,老的胶卷头
(3)哈苏H机器和徕卡S不会考虑
总结:只有两个方向:飞思或645z (看购买力)
谢谢指点!我也有同感。
有人说:飞思和哈苏如同单反领域的佳能和尼康,代表了当前数码中画幅和单反的主流方向。这种观点我觉得有道理,只是没吃过葡萄,不知飞思和哈苏这两个中画幅系统,各自有什么优势和不足,选和不选的理由有哪些?望不吝赐教。
[31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09:25
seasonluna 发表于 2015-6-8 17:48
中画幅绝大部分机器没有皮腔,移轴幅度小,而且镜头像场一半不够大,可移轴范围也是很有限的,不建议中画幅拍摄的重心放在移轴上。如alpa,只提供很小的移轴量,哈苏和双反更是没有此功能,你要是土豪可以入alpa ,样子比较酷
米不多,更不是土豪,只是为追求更好的画质(宽容度和色彩),通过有限的投入,既能在把玩中画幅器材中娱悦心身,也可在追求高画质的路上有所收获。难道这是无法实现的目标?
[30 楼] yaoht [泡菜]
15-6-9 09:16
个人感觉,请参考:
(1)买买得起的最好的
(2)不要迷信老的后背,老的胶卷头
(3)哈苏H机器和徕卡S不会考虑
总结:只有两个方向:飞思或645z (看购买力)
[29 楼] 光影如斯 [泡菜]
15-6-9 09:11
大烤拉 发表于 2015-6-8 16:38
数码中画幅超焦距得不到全景深,远景肯定时虚的.另外俯仰摇摆操作请参考大画幅的沙姆定律.
烤兄能否说得具体说说,如何利用沙姆定律通过信仰摇摆操作来实现全景深。千万别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