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出面证实,只要片子可用,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
24242
655
[237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8 00:21
呵呵,比较含糊啊, 感觉你还要加些限定词. 你的意思是说像素够用的时候(比如1200万,大像素画质优异),画质取决于像素大小而非数量? (D7000像素多余,而且画质变差?)
![]()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23:59发表 |
[236 楼] 5885398pj
[资深泡菜]
11-1-18 00:18
其实像素就是视网膜,镜头就是晶状体和角膜。画质应当是由像素和镜头共同决定的。而镜头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机身很好可镜头解析度不行这PP能好到那里去呢???
能否看到视网膜起决定性作用,能否看清晶状体和角膜起决定性作用。有白内障的人看到的景色会是什么呢??? [5885398pj 编辑于 2011-01-18 00:22] |
[235 楼] benma
[泡菜]
11-1-18 00:10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8 00:04发表 就算D7000的ISO100的动态范围竟然超越了D3/D700, 而且还超了不少,你怎么知道是因为像素提高的原因,还是其他方面技术更进步的原因照成的? 更何况,D3/D700的ISO是200起跳。 你可以不回答。呵呵。。 [benma 编辑于 2011-01-18 00:13] |
[234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8 00:09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8 00:04发表 呵呵,这里说的不就是“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吗,D7000像素质量高的话,那它画质也好呗,也许技术真的有了进步 |
[233 楼] lica2
[泡菜]
11-1-18 00:08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8 00:02发表 谁扯? 为何高清定义在1920x1080, 是和电视的尺寸和家庭收看距离密切相关. 在100"以下的1080P和50"以下720P. 在人眼正常收看距离下光看一副图像或者电影. 这时像素的点距在人眼的极限.而且非黑白对比相对,加上动态后人眼的分辨率还要急剧下降. 所以基于这个常识. 再片面增加点数, 缩小点距会导致大量增加制造成本却换来微弱的效益. 当然你是那种拿着放大镜在看50"电视10厘米内找电影人物细节的话当然是属于特别兴趣爱好者一类了. 我等常人就很难理解了. 以前用户就是只看像素所以以为LCD好像是最好的高清设备, 现在才认识到原来LCD除了像素在其他方面做的很差, 原不如PDP甚至CRT在动态映像来的效果好.唯像素谈画质的理论不但在摄影,在影像界也同样遭受质疑. [lica2 编辑于 2011-01-18 00:17] |
[232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8 00:04
看DXO数据意外地发现D7000的ISO100的动态范围竟然超越了D3/D700, 而且还超了不少.
原文由 cntangcn 在2011-01-17 23:32发表 |
[231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8 00:02
这个说的太扯了, 人总是在屏幕上看或者打印出来看, 一幅图像的像素谈不上超越人眼的分辨力.严格的说图像文件里面的像素没有大小属性, 可以是任意大小,它的大小取决于显示和打印设备.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17 22:41发表 |
[230 楼] benma
[泡菜]
11-1-18 00:01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23:59发表 ![]() |
[229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3:59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7 23:54发表 我对像素数量其实比你看得都重要,我说的是:像素“够用”时,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而非数量;像素不够用时,甚至都不用研究画质了 ![]() |
[228 楼] 7-11
[泡菜]
11-1-17 23:57
支持。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8 11:54发表 |
[227 楼] 7-11
[泡菜]
11-1-17 23:56
参见:
7-11 第 180 帖, 有闲人 第 188 贴。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8 11:54发表 |
[226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7 23:56
![]() 所以有人拿DC来掺合, 是常识性的问题. 原文由 spot 在2011-01-17 20:06发表 |
[225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7 23:54
“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这种提法肯定是片面的.
如果说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和数量才有道理.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7 13:06发表 |
[224 楼] 7-11
[泡菜]
11-1-17 23:54
“有闲人”兄对画质的定义必须坚持“给定”最终输出尺寸。
也就是 “用途决定对画质的定义”,所以“画质的定义”是不定的。所以他无法给出客观的 “画质的定义”。 我的理解是 “用途决定对画质的需求”。“需求”是不定的, 但是 “画质的定义”是普适的,是可以独立于输出尺寸讨论的。 这场口水战归根结蒂,是对 “画质的定义”诠释不同的结果。 此帖的讨论,我认为最终不能不归结到哪个定义更加科学。 我在先前的一帖中试图澄清我们对画质定义的不同: 1。你评价不同相机画质的标准是:它们对同样场景捕捉的图像,在“给定”输出尺寸,“给定”输出dpi下, 给观赏者带来的最大审美享受。如果理解的不对,请指正。 有闲人”兄否认了我对他画质定义的理解,所以我们仍然不知道他的画质指的是什么。 参见: 7-11 第 180 帖, 有闲人 第 188 贴。 原文由 cntangcn 在2011-01-18 11:32发表 [7-11 编辑于 2011-01-17 23:58] |
[223 楼] cntangcn
[泡菜]
11-1-17 23:53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18 11:47发表 事实上MTF图的分辨率就是根据这个线对原理做出来的呀。人眼的分辨率,在同等进化水平条件下(类似于感光片的同等技术水平),当然是有极限的 ![]() |
[222 楼] lica2
[泡菜]
11-1-17 23:47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7 23:38发表 你说的是可视范围角度. 人眼分辨率更确切的形容是, 当你退到一定距离后, 已经分不清两条极其靠拢的直线或点时, 这个就是人的分辨率极限. 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如果找你说的人眼分辨率无极限, 那人人都可以肉眼看清病毒的繁殖了.所以这个概念应该在讨论之前就统一一下. [lica2 编辑于 2011-01-17 23:56] |
[221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3:46
原文由 cntangcn 在2011-01-17 23:32发表 是的,很多人都在说画质的定义,我觉得楼下lica2兄弟说的比较好(他没说定义,但说了哪些因素更重要)。 画质真的有点主观,当年在DC版块很多人说F10/11画质好,可我始终不觉得。 关于您说的第二点,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强调同代技术比较。 关于第三点,当初尼康方面说以后将兼顾像素与高感的平衡时,我的看法是:平衡意味着妥协,意味着任何一方面都不追求所能达到的最佳,从而寻求整体的无缺憾。而真正的专业的应该有明确的需求,应该追求所需求方面的最佳。个人认为,目前各家旗舰来说,尼康的两条线体现了专业的追求 至于我等普通用户也是一样,应该明确自己的需求。所以我认为本主题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的探讨是有意义的 |
[220 楼] 7-11
[泡菜]
11-1-17 23:38
人眼的分辨率 几乎对任何成像系统可以认为无限大。因为人眼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下意识地扫描一个很宽的场景。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18 10:41发表 |
[219 楼] cntangcn
[泡菜]
11-1-17 23:32
有资,看您也是一个不拘门派的人,所以俺在这罗嗦几句。
大像素在动态范围和感光度等方面有其优势,这个在物理上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但由上面的理论推论到像素密度低就是画质好,是不足够的 1)画质的定义。很多人已经提到了这一点。如果无法定义画质,那只能老老实实停留在原来的理论上,而不可做推论 2)应该注意到密度高不是绝对意味着像素小,还要考虑像素间距。各方技术的不同,会导致像素间距的不同。 3)在各种画幅(APS-C或全副或更大一些的幅度)下如何在分辨率和动态范围感光度之间找到平衡,各厂商和用户都会有不同看法。您做这样的推论,有偏向某一端的倾向。很简单的逻辑,如果感光片上只有1个像素,或者无数亿个像素,两者可能都好不到哪去。唯一的差别是在APSC上做一个像素可能比做1亿个像素要容易一点。 |
[218 楼] 7-11
[泡菜]
11-1-17 23:30
我用5DII,也想:
5DII的对焦点有D700覆盖的那么全就更好了 。。。 竞争使消费者受易! 原文由 maxiang78 在2011-01-18 08:16发表 |
[217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3:07
原文由 lica2 在2011-01-17 22:41发表 呵呵,另一个帖子里说到高像素对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时候,有人嫌扯得太远了。可在这问题上扯得再远也是现实问题,总比扯离地面、扯上天有意义。 说照片的事,不管眼睛的感受,确实有点儿飞天的感觉 |
[216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3:00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7 22:45发表 这正是我这里要求证的问题啊:在用途没有超过像素量时,高像素还有没有优势? 这些对比图原本是发在蜂鸟佳能区的。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下面些D700的是5D2,都认为它细节更丰富,过渡更好 ![]() |
[215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17 22:58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22:36发表 不好意思,我确实算后来的。旅游党,拍风景居多,也比较喜欢折腾。 也是用上了高像素机器,才养成了看细节的毛病。 另外几年前的显示器分辨率,同价位打印机的精度也都没有这么高,放大图的成本也高。可能是现在水涨船高了,对于像素的要求也高了。 |
[214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7 22:45
这个才不到43万像素,证明看不出差别是肯定的.
因为5DII和D700的超过43万像素的部分都被削掉了, 那D70的片子缩到43万大概也分不出来哪个是哪个。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21:07发表 |
[213 楼] lica2
[泡菜]
11-1-17 22:41
原文由 spot 在2011-01-17 20:06发表 言过其实, 人眼的分辨率还没有无限制的增长前提下, 像素的增加必须建立在一定尺寸条件基础上到达人类可分辩的临界值后在增加分辨率就是作用微乎其微. 对画质的影响将大大低于颜色, 对比度反差, 亮度, 灰阶层次等更重要因素, 如果是动态映像, 还要低于瞬间反应度. 排在最末. 这个东西早已经是不用争辩的东西, 在无忌上竟然扯了那么多年. 而且, 目前谈的数字像数点数都要受到物理学限制, 单谈数码技术而抛开数字映像技术中光学的部分是根本回避重点在讨论问题. 如果只从数字像数密度上谈科技进步, 那1000万像素的手机就是数码映像的算最高精技术的民用级体现了? [2011-01-17 22:52 补充如下] 至于印刷, 文字刊物150dpi/75dpi, 一般照片打印300dpi/320dpi都已经那7-8年了都没有变过.在正常观看距离已经高于正常人可分辨极限,在增加单位点数已经意义不大.这已经是一个行业标准. 而很多打印下来的图片效果不佳, 恰恰是纸张质量和打印图片在对比,颜色和灰阶控制不行造成的.厂家在这方面倒要考虑如何提高民用级设备在这方面的质量. |
[212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2:36
原文由 dianzhewudi 在2011-01-17 22:27发表 呵呵,兄弟这话说得太有趣了,难道你生来就是拿着2000万像素机器的,20D、D70年代的摄影师(那个年代拿用单反的,真正的摄影师比例更高)都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另外好像看人算过边长,不至于到倍数的关系 |
[211 楼] dianzhewudi
[泡菜]
11-1-17 22:27
原文由 maxiang78 在2011-01-17 20:16发表 兄弟说的很中肯。 对于用低像素机的XD感到比较好奇。对于焦距不够用和需要裁图的情况是怎么解决的? 不要拿摄影技术不行和没带够器材来压人,上面的情况在出游时的确经常遇到。 |
[210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1:07
调得亮度接近点儿,是不是更容易看出差别?
1200万的D700和2100万的5D2同尺寸3 ![]() ![]() |
[209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0:18
原文由 spot 在2011-01-17 20:06发表 正是这个“数字点阵图像原理”,让我猜测是不是同样精度印刷同样尺寸时,使用高像素与低像素(不超过100%)的原片可能没有太多差别 |
[208 楼] maxiang78
[泡菜]
11-1-17 20:16
本人用的是D700
我觉得,单从像素考虑,如果不需要裁切照片的情况下1200万像素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需要 比如论坛贴图, 印照片, 高清显示器观看, 16开满页印刷等 像素不够的情况非常少,类似8开满页 大幅写真.......... 但是拍摄条件,或者拍摄技术不够的情况下,照片需要裁切,这个时候就是5DII 更好了 同样画幅像素更多,当然更好,这是不用证实的. D700要是有5DII那个像素,那就更好了.... 你们也许要问,那为什么不换5DII... 我家楼上的兄弟就有一台,我借来玩过,不太习惯canon的手感,反正自己也只是业余爱好者,1200万凑合用吧,期待D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