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姐姐”出面证实,只要片子可用,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
24242 655
[207 楼] 123sss [泡菜]
11-1-17 20:12
原文由 spot 在2011-01-17 20:06发表
DC单个像素面积只有DSLR几十分之一,像素密度的提高无法弥补信噪比的严重恶化。

你的其它问题可以看我这个帖子:/showthread.php?threadid=827025

总的来说,由于数字点阵图像原理上的限制,像素总数始终决定画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数码图像设备(无论是采集还是输出)还远没 ......
只说像素总数没用,得说像素密度。
800W的APSC和1800W的全幅用同一镜头拍一场景,前者等于是在后者中间切了一块,分辨率、色彩等不会哪个更好。
像素密度提高才可以使成像更细腻,分辨率更高,但像素密度提高又会降低信噪比,这是两难选择,只能取平衡。
[206 楼] 123sss [泡菜]
11-1-17 20:07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20:03发表
咱主要先看看细节等方面有多大差别

看不出,再次证明1200W和2100W一样,要么100%贴出来
[205 楼] spot [陈年泡菜]
11-1-17 20:06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07:38发表

......自己祭出采样定理的大旗,却不敢让DC“适用”采样定理,才当真有点儿“失谐”

你对“采样频率”的计算是正确的,但我为什么不认同那个频率越高画质越好,就是因为那个逼得你不敢承认DC同样适用采样定理的残酷的现实


DC单个像素面积只有DSLR几十分之一,像素密度的提高无法弥补信噪比的严重恶化。

你的其它问题可以看我这个帖子:/showthread.php?threadid=827025

总的来说,由于数字点阵图像原理上的限制,像素总数始终决定画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数码图像设备(无论是采集还是输出)还远没有达到分辨率的瓶颈,无论有多少人认为“X万像素已经足够了”,多年来的现实是所有摄影、摄像、显示、打印/印刷等等厂家都在努力提高像素总数,并且还将不断用大幅提高像素数量的新产品去改变人们对数字图像效果的认识。
[204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20:03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1-17 19:56发表

下面是D700上面是5D2?

咱主要先看看细节等方面有多大差别
[203 楼] 123sss [泡菜]
11-1-17 19:56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19:46发表
确实不容易看出来
下面可能调整一下色阶就好了

下面是D700上面是5D2?
[202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19:46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1-17 19:44发表
缩到这尺寸看不出哪个细节好,倒是色彩还是上面的好点,下面的有点发白。

确实不容易看出来
下面可能调整一下色阶就好了
[201 楼] 123sss [泡菜]
11-1-17 19:44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18:57发表
很多人发现下图比上图细节多、过渡好,能看出来吗
缩到这尺寸看不出哪个细节好,倒是色彩还是上面的好点,下面的有点发白。
[200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18:57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18:44发表
1200万的D700和2100万的5D2同尺寸

很多人发现下图比上图细节多、过渡好,能看出来吗
[199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18:53
1200万的D700和2100万的5D2同尺寸3
[198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18:48
1200万的D700和2100万的5D2同尺寸2
[197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18:44
1200万的D700和2100万的5D2同尺寸
[有闲人 编辑于 2011-01-17 18:46]
[196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13:11
原文由 123sss 在2011-01-17 13:08发表
再拍10张画质更好分辨率更高的作补偿

^_^ 如果能找到神仙姐姐的行踪,那机会早就被其他更多擅拍人像的色友抢走了
[195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13:10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7 13:06发表
那是否应该改名?

帖名就包含了 “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那当然要先明确 “画质”的定义和标准。

原帖全问 “胶片”一词未出现一次。

如果原意是讨论 “像素与胶片颗粒的不同之处”,是否应改删除此楼,另开新帖。以免混淆试听?

还没有管理权,改名的事儿就再说吧。

如果数码和胶片是同样的原理,这个命题就不应该存在的。如果弄明白了那个不同之处就好办了,不管现在肉眼能不能看出那些图的区别
[194 楼] 123sss [泡菜]
11-1-17 13:08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07:47发表
错已铸成,这可咋整
再拍10张画质更好分辨率更高的作补偿
[193 楼] 7-11 [泡菜]
11-1-17 13:06
那是否应该改名?

帖名就包含了 “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那当然要先明确 “画质”的定义和标准。

原帖全问 “胶片”一词未出现一次。

如果原意是讨论 “像素与胶片颗粒的不同之处”,是否应改删除此楼,另开新帖。以免混淆试听?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19:11发表

不,这帖不是评价画质标准的,更不是评价相机的,而是说像素与胶片颗粒的不同之处,能不能让它像胶片的颗粒度那样决定等大图片的画质
[192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07:47
原文由 pnp1 在2011-01-17 07:43发表
强烈※※楼主用这张像做技术讨论,对神仙JJ不敬。

错已铸成,这可咋整
[191 楼] pnp1 [禁言中]
11-1-17 07:43
强烈※※楼主用这张像做技术讨论,对神仙JJ不敬。
[190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07:38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7 01:08发表
完全同意兄台的若干发言.

我想这几天已经说了足够多的东西, 已经说得很清楚,就算以前没注意采样的问题,现在也该懂了. 但是有人就是死不承认理论和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一致结果.

我想这个问题不是技术讨论能说清的. 我深度怀疑有的人不能接受D700可能在细节的画质方面不如更高像素机这个冲击性的观点和事实, 而落入" 认知失谐......

讨论这个问题不用涉及具体像素,何必提什么具体机型?

“认知失谐”?自己祭出采样定理的大旗,却不敢让DC“适用”采样定理,才当真有点儿“失谐”

你对“采样频率”的计算是正确的,但我为什么不认同那个频率越高画质越好,就是因为那个逼得你不敢承认DC同样适用采样定理的残酷的现实
[189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7 07:11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6 22:56发表
好吧,我接受批评,来试着理解一下你对画质的理解。

1。你评价不同相机画质的标准是:它们对同样场景捕捉的图像,在“给定”输出尺寸,“给定”输出dpi下,  给观赏者带来的最大审美享受。如果理解的不对,请指正。

我想说:

评价不同相机画质的标准应该是:它们对同样场景捕捉的图像,在任意输出尺寸,任意输出dpi ......

不,这帖不是评价画质标准的,更不是评价相机的,而是说像素与胶片颗粒的不同之处,能不能让它像胶片的颗粒度那样决定等大图片的画质
[188 楼] 洋葱圈 [泡菜]
11-1-17 04:25
这张照片堪称无忌最受欢迎肖像
[187 楼] 雨中赏花 [老坛泡菜]
11-1-17 04:01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7 02:05发表
"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

--像素质量差不多的时候呢? 画质是否取决于像素的数量? 考虑到采样频率, 答案是肯定的.


刘大虱终于承认像素质量有区别了
[186 楼] 雨中赏花 [老坛泡菜]
11-1-17 03:58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6 23:29发表
补充一两点:

1。一台相机,相机/胶片/后背生产商是无法精确地预知用户的使用目的的。只能较笼统地说,记者,体育摄影需要高fps 等等。甚至连用户本人都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知图片的最终用途。比如拍的时候是为了上杂志,但是抓到了几个特别出彩的,想印成大幅招贴。

2。再打个比方,假设今天,5D3发布了,3千万像素 ......


老兄倒是可以看看这贴,里边有印制大画幅的效果。
/showthread.php?threadid=823048
[185 楼] yejun [老坛泡菜]
11-1-17 03:33
原文由 刘云飞 在2011-01-17 02:05发表
"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

--像素质量差不多的时候呢? 画质是否取决于像素的数量? 考虑到采样频率, 答案是肯定的.


你定义一下什么叫差不多。是不是单像素面积差2倍也可以差不多?
[184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7 02:05
"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

--像素质量差不多的时候呢? 画质是否取决于像素的数量? 考虑到采样频率, 答案是肯定的.
[183 楼] 刘云飞 [资深泡菜]
11-1-17 01:08
完全同意兄台的若干发言.

我想这几天已经说了足够多的东西, 已经说得很清楚,就算以前没注意采样的问题,现在也该懂了. 但是有人就是死不承认理论和现实所表现出来的一致结果.

我想这个问题不是技术讨论能说清的. 我深度怀疑有的人不能接受D700可能在细节的画质方面不如更高像素机这个冲击性的观点和事实, 而落入"认知失谐" 的陷阱中被困住, 所以对和自己有矛盾的像素/画质观点采取了"否认"和"拒绝"的态度.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6 23:29发表
补充一两点:

1。一台相机,相机/胶片/后背生产商是无法精确地预知用户的使用目的的。只能较笼统地说,记者,体育摄影需要高fps 等等。甚至连用户本人都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知图片的最终用途。比如拍的时候是为了上杂志,但是抓到了几个特别出彩的,想印成大幅招贴。

2。再打个比方,假设今天,5D3发布了,3千万像素 ......


[刘云飞 编辑于 2011-01-17 01:10]
[182 楼] 7-11 [泡菜]
11-1-16 23:29
补充一两点:

1。一台相机,相机/胶片/后背生产商是无法精确地预知用户的使用目的的。只能较笼统地说,记者,体育摄影需要高fps 等等。甚至连用户本人都不可能完全精确地预知图片的最终用途。比如拍的时候是为了上杂志,但是抓到了几个特别出彩的,想印成大幅招贴。

2。再打个比方,假设今天,5D3发布了,3千万像素,高感与5D2类似。我会说,我的5D2对我而言基本够用,不考虑马上升级 。

但是我不会否认5D3 的画质几乎肯定更好! 为工程技术的发展,为有条件使用5D3的朋友们高兴。我有可能开始攒钱。:)

原文由 7-11 在2011-01-17 10:56发表
好吧,我接受批评,来试着理解一下你对画质的理解。

1。你评价不同相机画质的标准是:它们对同样场景捕捉的图像,在“给定”输出尺寸,“给定”输出dpi下,  给观赏者带来的最大审美享受。如果理解的不对,请指正。

我想说:

评价不同相机画质的标准应该是:它们对同样场景捕捉的图像,在任意输出尺寸,任意输出dpi ......


[7-11 编辑于 2011-01-16 23:32]
[181 楼] 7-11 [泡菜]
11-1-16 22:56
好吧,我接受批评,来试着理解一下你对画质的理解。

1。你评价不同相机画质的标准是:它们对同样场景捕捉的图像,在“给定”输出尺寸,“给定”输出dpi下,  给观赏者带来的最大审美享受。如果理解的不对,请指正。

我想说:

评价不同相机画质的标准应该是:它们对同样场景捕捉的图像,在任意输出尺寸,任意输出dpi下,  给观赏者带来的最大审美享受。

2。“任意输出尺寸,任意输出dpi”, 并不意味着越大,越蜜越好。给定器材,尺寸大到一定,密度高到一定,“给观赏者带来的审美享受”不再增涨。数码成像技术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不断挑战,拓展这个极限。

一台相机的任务是在技术和成本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提供适用于最广泛最终用途的数字图像。

借用那个 “贴满长城”的夸张修辞上。

对于相机的感光器件,其能够达到的“给观赏者的最大审美享受”不是孤立的,而是受到其他因素制约的。之前有镜头,之后有输出设备。在不同的输出尺寸上,制约画质的因系略有不同。小尺寸时,是输出。输出大于一定尺寸时是镜头和感光器件

数码机身追求的目标是使感光器件不成为“任意输出尺寸”下画质的瓶颈。目前的数码机身正在向这个目标快速发展,从而镜头将成为限制最终输出尺寸,最终输出画质的主要瓶颈。(至少再低感下如此)

4。当前,135镜头成像质量(分辨率,畸变等等)的提升相当困难,昂贵。所以我认为,镜头决定像素的是否够用。

假想,如果明天135镜头技术突然取得重大突破,镜头分辨率在不影响其他质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那么我们对感光器件分辨率的追求也会被刷新。打印机技术很可能也需要大幅度提高。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7 00:42发表

呵呵,好像是大专辩论会选手啊。那对方辩友,看来我首帖那最后一段在你看来没什么意义。
先不争这个了,说说我对几个ID的印象吧:
你总是要回到定义上;7-11总是要回到公式上;刘云飞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
而我作为一个只是喜欢看照片的外行,总是从感官上来到感官中去
所以,这茬总难对上


[7-11 编辑于 2011-01-16 22:58]
[180 楼] 有闲人 [资深泡菜]
11-1-16 16:57
如果换成胶片,大底和小底、高速卷和低速的,出同样大的片子谁画质好比较容易判断。
如果说像素数量大小相当于胶片颗粒的细腻度的话
胶片最原始本真的还原,相当于把底片直接叠在相纸上曝光,这时候底片的幅面决定了照片的大小,底片的颗粒决定了细腻程度。也就是说幅面和颗粒,分别决定了片子的大小和细腻程度。
而数码的像素一“释放”出来,各自都要占据一个固定大小的位置。如果忽略所谓的“画质”,那么可以认为像素决定了幅面,而细腻程度相同。比如总像素相同的DC和全幅,在光线极其理想的时候可以认为成像没有差别。
所以我的问题是像素与底片的颗粒相似与不同之处在哪里,如果使用中将像素减少,剩余的像素是不是会得到优化,使之发挥如胶片颗粒度的作用

btw:我根本的目的是弄明白,不是非要充当甲方乙方搞什么辩论游戏
[179 楼] qtomcn [资深泡菜]
11-1-16 16:44
原文由 fastone 在2011-01-15 20:36发表

片子使用眼睛看得,理论家使用数学算的 所以不需要JJ拍片 算算就行了。


翻拍的不准确,因为很明显左边的比右边的看上去更好看一些,右边稍微清楚但你给模特看,她指定选择左边的,右边脸上太脏了
[178 楼] 糊涂终结者 [禁言中]
11-1-16 16:17
原文由 有闲人 在2011-01-16 12:42发表
呵呵,好像是大专辩论会选手啊。那对方辩友,看来我首帖那最后一段在你看来没什么意义。
先不争这个了,说说我对几个ID的印象吧:
你总是要回到定义上;7-11总是要回到公式上;刘云飞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
而我作为一个只是喜欢看照片的外行,总是从感官上来到感官中去
所以,这茬总难对上


但你至少应该对自己所说的“像素质量”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吧?!因为你认为“画质取决于像素质量非数量”,这个“像素质量”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你得明确地指出来吧?